一种粗细针双面机实现的仿毛衫双层面料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68961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该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粗细针双面机实现的仿毛衫双层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规仿毛衫效果的圆机面料都是单面或者双面粗针圆机编织、整体呈现两面一样粗犷的风格,那么就会造成里面的近贴身面,其风格也很粗糙,如客户不着内衣等贴身衣物的情况下,直接贴身穿着的话,一方面舒适度显然不佳,另一方面由于不平整的表面缘故还会引起皮肤过敏瘙痒等问题,从而会大大降低客户穿着体验,并导致此类风格衣物的使用受限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方面能体现粗犷风格,另一方面能提高穿着体感的双面面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粗细针双面机实现的仿毛衫双层面料,其特征在于:上述面料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结构不同;

上述外表面呈粗犷风格的结构;

上述内表面呈光滑平整的结构。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粗细针双面机实现的仿毛衫双层面料,其特征在于,具体织造方法为:选用粗细针双面机进行编织;

其中,上针筒用细针距,细支纱线;

下针筒用粗针距,粗支纱线。

即、上针筒采用的针距小于下针筒采用的针距。

上针筒采用的纱线或纤维细于下针筒采用的纱线。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粗细针双面机实现的仿毛衫双层面料,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上述粗细针双面机为1-8倍的粗细针双针筒大圆机。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粗细针双面机实现的仿毛衫双层面料,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上述细支纱线为细支含棉、仿棉或棉型纱线。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粗细针双面机实现的仿毛衫双层面料,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上述粗支纱线为粗支含毛、仿毛或毛型纱线。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粗细针双面机实现的仿毛衫双层面料,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具体编织工艺为:

选用上针筒粗针距、下针筒细针距的粗细针双针筒大圆机进行织造;

其中,上针筒选用含棉、仿棉或棉型细支纱线,走第2、3、5、6路;

中间连接丝,走第1路;

下针筒选用含毛、仿毛或毛型粗支纱线,走第4路。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粗细针双面机实现的仿毛衫双层面料,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具体编织工艺为:

选用上针筒粗针距、下针筒细针距的粗细针双针筒大圆机进行织造;

其中,上针筒选用含棉、仿棉或棉型细支纱线,走第2、4路;

中间连接丝,走第1路;

下针筒选用含毛、仿毛或毛型粗支纱线,走第3路。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粗细针双面机实现的仿毛衫双层面料,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上述中间连接丝选自涤纶化纤、含棉纤维、仿棉纤维、棉型纤维、含毛纤维、仿毛纤维、毛型纤维或其混纺。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粗细针双面机实现的双面布,其特征在于,具体织造方法如下所示:

选用上针筒28g、下针筒7g的4倍粗细针双针筒大圆机进行织造;

其中,上针筒选用40s精梳全棉纱,走第2、3、5、6路;

中间连接丝选用75d/36fdty涤纶低弹丝,走第1路;

下针筒选用28nm/2膨体腈纶90/防缩羊毛10并线双纱线,走第4路。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粗细针双面机实现的直条布,其特征在于,具体织造方法如下所示:

选用上针筒28g、下针筒14g的2倍粗细针双针筒大圆机进行织造;

其中,上针筒选用30s精梳全棉纱,走第2、4路;

中间连接丝选用精梳全棉纱,走第1路;

下针筒选用10s全棉纱双纱线,走第3路。

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

在本发明中,改变了织机上下针筒配置,上针筒用细针距,下针筒用粗针距,同时采用粗细纱线配合,下针筒用粗支毛型纱线、上针筒用细支棉型纱线的方案,获得一种外表面粗犷风格、内表面光滑平整的面料。

附图说明

附图1、实施例一的编织图;

附图2、实施例二的编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粗细针双面布

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织造。

织机:上针筒28g、下针筒7g的4倍粗细针双针筒大圆机

原料:上针筒40s精梳全棉纱(赛络紧密纺)----第2、3、5、6路

中间连接丝75d/36fdty涤纶低弹丝---第1路

下针筒28nm/2膨体腈纶90/防缩羊毛10并线纱*双纱--第4路

实施例二:粗细针直条布

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式进行织造。

织机:上针筒28g、下针筒14g的2倍粗细针双针筒大圆机

原料:上针筒30s精梳全棉纱(赛络纺)----第2、4路

中间连接丝精梳全棉纱(赛络纺)---第1路

下针筒10s全棉纱*双纱--第3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粗细针双面机实现的仿毛衫双层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结构不同;所述外表面呈粗犷风格的结构;所述内表面呈光滑平整的结构。本发明的面料具有外表粗犷内表平滑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峰;杜方东;刘冲;高庆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嘉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9
技术公布日:2018.04.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