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052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供绳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交织双层起圈模袋布的织机的供绳装置。



背景技术:

双层起圈模袋布是中间有起圈绳连接的双层交织物,两层之间可以填入混凝土等土工填充物,广泛用于堤坝、防洪、水渠等场合。对于起圈模袋布来说,除了双层织物面按照一般的经纬交织方法交织以外,还需要交织起圈绳,起圈绳与织物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一个绕过上下两侧织物面的圈,这个起圈高度就决定了起圈模袋填充以后的膨胀厚度。本申请人的在先中国专利“201010541222.6——无梭织机加工起圈布的起圈方法”与“201220291210.7---一种可交织双层起圈模袋布的无梭织机”中,已经解决了采用无梭织机进行双层起圈模袋布生产的起圈与编织方法,但是目前的织机均从绳卷上直接引导粗绳进行编织,依靠织机编织时的拉力引拽粗绳,但由于绳卷的位置与直径不同,因而每一股粗绳的线张力都不同,导致编织入模袋布进行起圈的粗绳的长度不一致,相应的起圈高度不同。后续进行填充时混凝土固化膨胀,膨胀力不能被绳圈的多股粗绳均匀分散,而会集中拉扯较短的粗绳,导致粗绳的断裂,而一旦粗绳断裂后,土工布的外观与整体性能均会受影响。因此,保证起圈的粗绳长度一致是控制土工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双层起圈模袋布的生产中因粗绳线张力不同导致起圈高度不同,在工作时容易造成粗绳断裂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供绳装置,从而保证进入交织位的粗绳线张力一致,获得相同的起圈高度,进而可以保证土工材料填充时的模袋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供绳装置,在绳圈与织机的交织位之间依次设置导绳辊与缓冲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还包括第一导条、第二导条与第三导条,所述导绳辊位于第一导条与第二导条之间,所述缓冲区位于第二导条与第三导条之间。

第一导条与第二导条位于导绳辊的同一侧,或者分布在导绳辊的两侧。

所述缓冲区内的粗绳上套设有配重环,使之下垂形成V型。

所述导绳辊两端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导轨,导绳辊一侧设置有牵引装置,另一侧设置有复位装置。

所述导轨斜向上设置,导绳辊正常工作位置在导轨的下部,被牵引后移动至导轨上部。

所述牵引装置为电机,或是与织机上的周期运动装置连接的牵引钢丝线;所述复位装置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双层起圈模袋布编织过程中,设立了粗绳缓冲区进行缓冲隔断,通过牵引装置牵引导绳辊周期性地进行滑移从而对缓冲区内粗绳进行补给,导绳辊将粗绳从绳圈上拉出,避免了绳圈的高低位置或直径粗细对线张力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缓冲区内的粗绳的线张力基本一致,因而向交织位的供绳稳定,起圈的高度相同,进而可以保证土工模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部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同图3,为导绳辊动作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导绳辊动作结束后的粗绳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

图中:1、绳圈;2、粗绳;3、第一导条;4、导绳辊;5、第二导条;6、配重环;7、导轨;8、第三导条;9、缓冲区;10、交织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粗绳2从绳圈1引出,依次经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绳装置的第一导条3、导绳辊4、第二导条5、第三导条8后进入织机的交织位10进行起圈。第一导条3先对从绳圈1引出的粗绳2进行梳理,然后粗绳2绕过导绳辊4的外周至第二导条5,导绳辊4两端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斜向导轨7,沿该斜向导绳辊4一侧设置有牵引装置(图中未示出),牵引装置可以采用电控的电机,或是与织机上的周期运动装置连接的牵引钢丝线。牵引时导绳辊4沿导轨7的凹槽上移,导绳辊4另一侧设置有弹簧(图中未示出),在弹簧弹性力作用下沿导轨7的凹槽下移复位。第一导条3与第二导条5位于导绳辊4同一侧,可以使粗绳2卷绕经过导绳辊4的大部分外周从而增大摩擦力。第三导条8与第二导条5可位于导绳辊4的两侧,也可以位于一侧,取决于织机结构。在第三导条8与第二导条5之间的粗绳2上套有配重环6,粗绳2在配重作用下下垂形成V型,该V型段即为粗绳缓冲区9。粗绳2从第三导条8引出后进入织机的交织位10。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正常工作时导绳辊4位于斜向导轨7的下部,粗绳2在配重环6配重作用下下垂形成V型,该V型段缓冲区9内的粗绳2被织机编织时的拉力引拽,向交织位10进行供绳;由于缓冲区9内的粗绳2的线张力是配重的重力分力,因而各股粗绳2的线张力基本一致,因而向交织位10的供绳稳定,起圈的高度相同,土工模袋布的质量得以保证。当缓冲区9内的粗绳2被逐渐消耗后,V型角变大,缓冲区9内的粗绳2变少,此时牵引装置快速启动工作,如图4所示,将导绳辊4向导轨7上部牵引,导绳辊4的移动将粗绳2从绳圈1上拉出,然后导绳辊4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至导轨7下部,此时已被导绳辊4拽出的粗绳2转移到缓冲区9内,配重环6下降,V型角变小,如图5所示,缓冲区9继续留有充足的粗绳2向交织位10供给。双层起圈模袋布编织过程中,牵引装置牵引导绳辊4周期性地进行滑移从而对缓冲区9内粗绳2进行补给。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的导绳辊4将粗绳2从绳圈1上拉出,同时设立了缓冲区9进行缓冲隔断,因而无论绳圈1的高低位置,或者绳圈1的直径粗细,均不会影响向交织位10供给的粗绳2的线张力。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导绳辊4可以设置在绳圈1与缓冲区9中的任意位置,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周期性地上下移动,同样实现将粗绳2从绳圈1转移至缓冲区9的目的。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使用于交织双层起圈模袋布的织机的粗绳供给,也可以使用在其他需要稳定供绳或者供线的纺织机械上。本实用新型即可以直接加装在织机前部,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装置给织机作为辅助设备。附图仅为较优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实际设备存在差异,亦不限定为唯一结构。例如导条既可以是图中实施例所示的开孔长条,也可以是设置凹槽的细长辊体。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