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丝光机相配套的理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348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丝光机相配套的理线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纱线染整行业,具体涉及到一种与丝光机相配套的理线架。



背景技术:

丝光机是棉纱线以及棉织物在一定张力条件下用浓烧碱液处理并水洗除碱的设备。工作时,需要借助于理线架,将棉纱线绷紧在一对圆弧形支承面(与丝光机中的罗拉相配合)的支承板上,然后,将纱线转移至丝光机中相对应的一对罗拉上。目前的理线架,其结构比较简单,通常包括:立柱,立柱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安装有多个直径与丝光机中的罗拉相对应的挂纱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挂纱臂不能转动,操作工人需要不停地在多个挂纱臂之间走动,大大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挂纱臂可以转动的与丝光机相配套的理线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与丝光机相配套的理线架,包括:立柱,该立柱包括有:支撑柱和活动设置在支撑柱上的支承柱,其具体设置方式为:支撑柱的顶部沿轴线开设有支承孔,支承柱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的支承孔相对应的转动轴,转动轴上套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的支承孔相配合的轴承,所述支承柱的长度≤所述支撑柱长度的五分之二;所述支承柱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沿不同水平方向布置的挂纱臂,挂纱臂的向上支承面为圆弧形支承面,即:挂纱臂横截面的上部轮廓线为圆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与丝光机相配套的理线架中,所述转动轴的长度≥所述支承柱的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与丝光机相配套的理线架中,所述的转动轴上在其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与丝光机相配套的理线架中,所述支承柱的顶部设置有三个均匀布置的挂纱臂,挂纱臂为圆柱形,即:挂纱臂横截面的轮廓线为正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与丝光机相配套的理线架中,所述的支承柱与支撑柱之间留有活动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由支撑柱和通过转动轴以及设置在转动轴上的轴承活动设置在支撑柱上的支承柱构成的分体式立柱,使得挂纱臂可以随着支承柱一起转动,这样,其中的一个操作工人只要站在靠近丝光机附近即可,不用来回走动,从而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挂纱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通过控制支承柱的长度,使得挂纱臂的转动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与丝光机相配套的理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三个挂纱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的附图标记为:1、支撑柱,11、支承孔,2、支承柱,21、转动轴,22、轴承,3、挂纱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与丝光机相配套的理线架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与丝光机相配套的理线架,包括:由支撑柱1和活动设置在支撑柱1上的支承柱2构成的分体式结构的立柱,其具体设置方式为:支撑柱1的顶部沿轴线开设有支承孔11,支承柱2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的支承孔11相对应的转动轴21,转动轴21上在其上、下端分别套设有一个与所述的支承孔11相配合的轴承22,所述支承柱2的长度≤所述支撑柱1长度的五分之二,优选方案为:所述支承柱2的长度控制在支撑柱1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二之间;如图2所示,所述支承柱2的顶部均匀设置有三个沿不同水平方向布置的挂纱臂3(任意两个相邻的挂纱臂3之间的夹角均为120度),挂纱臂3呈圆柱形,即:其横截面的轮廓线为正圆,这样就保证了其上部的支承面为圆弧形支撑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21的长度≥所述支承柱2的长度,使得转动轴21的转动更加平稳。

实际安装时,应保证支承柱2与支撑柱1之间留有活动间隙,使得支承柱2的转动更加轻松。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