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36471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织物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带织物,截面直径连续不变,芯部结构连续不变,外部虽然可以提花,但花型连续重复不变,这种带织物品种单调,无法在特殊要求下用作体育器材、医疗器械、户外运动、服装鞋帽的紧固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的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由a段和b段连续循环组成,其中,a段截面直径较粗,不提花处的表面为a色编织,提花处为a色和b色两色提花,芯部为蓬松的b色纱填充,结构松软;b段截面直径较细,原为a段芯部的蓬松b色纱部分或全部织入到织物上下表面,b段形成a色和b色两色相间提花,这样这段带织物就拉长变细,最终的结构紧密硬挺。

在本发明的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中,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在本发明的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中,a色纱和b色纱均为涤纶低弹丝,采用两套经纱系统和纬纱系统的a色纱织造为管状织物,b色纱作为另外一套经纱,以纱芯的形式存在于管中。如果带织物表面需要提花时,部分b色纱将参加到管状表面的织造中。织造时,如果经纬纱的张力相对较小,这样形成的是截面直径较粗的a段。当全部或大部份当作纱芯的b色纱分别参加到a色纱管状织物的交织中,原为a段芯部的蓬松b色纱部分或全部织入到织物上下表面,“纱芯”消失,同时织造时经纬纱张力变大1.3-1.5倍,这段带织物就拉长变细,最终的结构紧密硬挺,形成了截面直径较细的b段。

本发明的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的制造方法,是在传统管状织物织造的基础上,增加一套经纱系统,作为纱芯。在制织管状织物的上层时,这套经纱与参与管状下层织造的另外一套经纱系统一起下沉,不参与织造。在制织管状织物的下层时,这套经纱与参与管状上层织造的另外一套经纱系统一起上浮,不参与织造。如果需要提花,则部分纱芯分别参加到织带表面上层和下层的织造中去,而不是整体的全部下沉或者上浮。在整个的织造过程中,经纬纱的张力较小(和织造细小截面时相比),弹力纱的蓬松性表现出来,从而织造出来的截面比较大。而当作为纱芯的这组经纱系统,大部分甚至全部都参加到管状织物上层以及下层的织造中,并且织造过程中,经纬纱的张力增大为原来的1.3-1.5倍,这段织物就会从径向收缩,再加上“纱芯”的减少或消失,就形成了截面直径较细的带织物。

本发明的产品在制织时可以根据需要,来改变产品的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从而可以提供结构各异的织带产品,广泛用于体育器材、医疗器械、户外运动、服装鞋帽的紧固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产品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表面花纹为平纹管状织物的织造示意图。

图3是传统的表面花纹为斜纹管状织物的织造示意图。

图4是表面花纹为的平纹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织造示意图,芯纱填充在中间,形成大直径的带织物。

图5是表面花纹为的平纹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织造示意图,大部分芯纱制织到上下表层,织造时经纬纱的张力增大为原来的1.5倍,形成小直径的带织物。

图6是表面花纹为的斜纹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织造示意图,芯纱填充在中间,形成大直径的带织物。

图7是表面花纹为的平纹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织造示意图,大部分芯纱制织到上下表层,织造时经纬纱的张力增大为原来的1.3倍,形成小直径的带织物。其中,1,2,3……分别表示a色的表经与表纬,i,ii,iii……分别表示a色的里经与里纬,b表示作为纱芯的b色纱。

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按以下方法制造本发明的表面花纹为平纹的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

在传统表面花纹为平纹的管状织物织造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套由b色纱组成的经纱系统,作为纱芯。在制织管状织物的上层时,这套经纱与参与管状下层织造的另外一套经纱系统一起下沉,不参与织造。在制织管状织物的下层时,这套经纱与参与管状上层织造的另外一套经纱系统一起上浮,不参与织造。如果需要提花,则部分作为纱芯的b色纱分别参加到织带表面上层和下层的织造中去,而不是整体的全部下沉或者上浮。在整个的织造过程中,经纬纱的张力较小(和织造细小截面时相比),弹力纱的蓬松性表现出来,从而织造出来的截面比较大,如图3所示。

而当作为纱芯的这组b色纱经纱系统,大部分甚至全部都参加到管状织物上层以及下层的织造中,并且织造过程中经纬纱张力变大1.5倍,这段织物就会从径向收缩,再加上“纱芯”的减少或消失,就形成了截面直径较细的带织物产品,如图4所示。

实施例2

按以下方法制造本发明的表面花纹为斜纹的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

在传统表面花纹为斜纹的管状织物织造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套b色纱组成的经纱系统,作为纱芯。在制织管状织物的上层时,这套经纱与参与管状下层织造的另外一套经纱系统一起下沉,不参与织造。在制织管状织物的下层时,这套经纱与参与管状上层织造的另外一套经纱系统一起上浮,不参与织造。如果需要提花产品,则部分作为纱芯的b色纱分别参加到织带表面上层和下层的织造中去,而不是整体的全部下沉或者上浮。在整个的织造过程中,经纬纱的张力较小(和织造细小截面时相比),弹力纱的蓬松性表现出来,从而织造出来的截面比较大,如图6所示。

当作为纱芯的这组b色经纱系统,大部分甚至全部都参加到管状织物上层以及下层的织造中,并且织造过程中,经纬纱的张力增大为原来的1.3倍,这段织物就会从径向收缩,再加上“纱芯”的减少或消失,就形成了截面直径较细的带织物产品,如图7所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的带织物,其由A段和B段连续循环组成,其中,A段截面直径较粗,不提花处的表面为a色编织,提花处为a色和b色两色提花,芯部为蓬松的b色纱填充,结构松软;B段截面直径较细,原为A段芯部的蓬松b色纱部分或全部织入到织物上下表面,B段形成a色和b色两色相间提花。本发明的产品在制织时可以根据需要,来改变产品的截面直径、芯部结构和外观花纹,从而可以提供结构各异的织带产品,广泛用于体育器材、医疗器械、户外运动、服装鞋帽的紧固件。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烟;王克毅;郭超群;费雪峰;刘昌杰;郑程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10
技术公布日:2018.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