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类承印物的表面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1793发布日期:2018-12-08 07:5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物类承印物的表面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织物类承印物的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是指用丝网作为版基,并通过感光制版方法,制成带有图文的丝网印版。丝网印刷由五大要素构成,丝网印版、刮板、油墨、印刷台以及承印物。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可透过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能透过油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印刷时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倒入油墨,用刮板对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匀速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

目前,丝网印刷承印物是多种多样的,承印物的质地特性也是产生糊版现象的一个因素。例如:纸张类、木板类。尤其是织物类承印物表面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掉粉、掉毛现象,因此造成糊版,此外印刷过程中丝印网版与承印物之间的间距、环境均会造成糊版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织物类承印物的表面处理工艺,减少糊版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织物类承印物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织物类承印物水洗1-2次并烘干10-20min;

s2、对烘干后的织物类承印物熨烫3-5min,以保证织物类承印物的平整度;

s3、采用刮刀对织物类承印物正反两面进行刮拭,以使毛絮脱离织物类承印物的表面;

s4、采用粘尘去毛滚筒对织物类承印物表面进行滚压,以去除其表面的毛絮;

s5、在织物类承印物涂覆一层硅油,干燥后形成硅油膜;

s6、用湿布擦拭丝网印版的表面,去除其表面的灰尘;

s7、将织物类承印物放置在丝网印版的下方以待印刷,其中丝网印版和织物类承印物之间的间距保持为2-10mm,环境温度保持20-25℃,湿度保持50-60%。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熨烫后对待绷网的织物类承印物的平整度进行检查,若平整度达不到预设要求,则再次进行熨烫。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首先确认织物类承印物待印刷的印刷区域,在印刷区域内,采用均衡力度使刮刀对待绷网的织物类承印物正反两面进行刮拭。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在织物类承印物的下方设有弹性承载物。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所述硅油为氨基硅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类承印物的表面处理工艺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对织物类承印物进行水洗、烘干、熨烫、刮拭、滚压等工序,保证了织物类承印物的平整度,防止在后续印刷过程中产生掉毛、掉尘现象,避免糊版;

2、对丝网印版的表面进行擦拭,防止在印刷过程中丝网印版的灰尘掉落在织物类承印物上;

3、丝网印版和织物类承印物之间的间距保持为2-10mm,其间距不能过小,间距过小会在刮印丝网印刷后不能脱离承印物,丝网印版抬起时,印版底部粘附一定油墨,易导致糊版;

4、在织物类承印物涂覆一层硅油,可改善织物的柔软性、平滑性、弹性以及平整效果的耐久性,使织物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下降,降低后期印刷工艺糊版的可能。

5、印刷环境温度保持20-25℃,湿度保持50-60%,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的挥发掉,丝网印版上油墨的粘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如果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会导致糊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织物类承印物的表面处理工艺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类承印物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织物类承印物水洗1-2次并烘干10-20min;

s2、对烘干后的织物类承印物熨烫3-5min,以保证织物类承印物的平整度;熨烫后对待绷网的织物类承印物的平整度进行检查,若平整度达不到预设要求,则再次进行熨烫。

s3、采用刮刀对织物类承印物正反两面进行刮拭,以使毛絮脱离织物类承印物的表面;首先确认织物类承印物待印刷的印刷区域,在印刷区域内,采用均衡力度使刮刀对待绷网的织物类承印物正反两面进行刮拭。

s4、采用粘尘去毛滚筒对织物类承印物表面进行滚压,以去除其表面的毛絮;通过对织物类承印物进行水洗、烘干、熨烫、刮拭、滚压等工序,保证了织物类承印物的平整度,防止在后续印刷过程中产生掉毛、掉尘现象,避免糊版。

s5、在织物类承印物涂覆一层硅油,干燥后形成硅油膜;其中,硅油为氨基硅油。在织物类承印物涂覆一层硅油,可改善织物的柔软性、平滑性、弹性以及平整效果的耐久性,使织物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下降,降低后期印刷工艺糊版的可能。

s6、用湿布擦拭丝网印版的表面,去除其表面的灰尘;对丝网印版的表面进行擦拭,防止在印刷过程中丝网印版的灰尘掉落在织物类承印物上。

s7、将织物类承印物放置在丝网印版的下方以待印刷,其中丝网印版和织物类承印物之间的间距保持为2-10mm,环境温度保持20-25℃,湿度保持50-60%;在织物类承印物的下方设有弹性承载物。

丝网印版和织物类承印物之间的间距保持为2-10mm,其间距不能过小,间距过小会在刮印丝网印刷后不能脱离承印物,丝网印版抬起时,印版底部粘附一定油墨,易导致糊版。

印刷环境温度保持20-25℃,湿度保持50-60%,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的挥发掉,丝网印版上油墨的粘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如果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会导致糊版。

虽然本发明主要描述了以上实施例,但是只是作为实例来加以描述,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做出多种变型和应用而不脱离实施例的实质特性。例如,对实施例详示的每个部件都可以修改和运行,与所述变型和应用相关的差异可认为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实施例,其含义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地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说明书中出现于各处的这些术语不一定都涉及同一实施例。此外,当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都认为其落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其他实施例就可以实现的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类承印物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对织物类承印物进行水洗、烘干、熨烫、刮拭、滚压等工序,保证了织物类承印物的平整度,防止在后续印刷过程中产生掉毛、掉尘现象,避免糊版;同时在织物类承印物涂覆一层硅油,可改善织物的柔软性、平滑性、弹性以及平整效果的耐久性,使织物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下降,降低后期印刷工艺糊版的可能;此外,印刷环境温度保持20‑25℃,湿度保持50‑60%,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的挥发掉,丝网印版上油墨的粘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如果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会导致糊版。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赵轩;钱婷婷;陶化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中高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8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