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羊毛面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1908发布日期:2018-12-08 07:5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面料织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羊毛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抗菌整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羊毛纤维面料具有手感滑糯、吸湿保暖性好等优点,但羊毛纤维的微孔结构及角蛋白成分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水分及营养。人们在穿着舒适的同时对羊毛面料的卫生整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羊毛的抗菌整理日益成熟,抗菌羊毛的研制对于满足日常需求、拓宽应用空间及推动纺织行业的进步均具有重大意义。羊毛纤维的抗菌整理主要采用后整理工艺,即通过负载各类抗菌剂赋予面料特种功能。抗菌羊毛整理主要包括无机金属离子抗菌整理、有机抗菌整理、天然抗菌整理和纳米材料抗菌整理。有机抗菌整理中,以季铵盐为代表的各类有机抗菌剂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季铵盐类、双胍类及咪唑类等药用抗菌剂逐渐应用到羊毛制品的抗菌整理中。但是,普通季铵盐与纤维结合力差,作为溶出型抗菌剂,易洗脱并在人体富集,因而具有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抗菌羊毛面料的制备方法,所得季铵盐改性偕胺肟基羊毛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接枝结构不易洗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菌羊毛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羊毛面料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条件下振荡浸泡10~15min后,用去离子水将面料清洗至中性;

s2:将s1所得羊毛面料浸渍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下滴加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腈,用甲酸和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5.0~5.5,加入双氧水和抗坏血酸,30~40℃下反应3~4h,用质量分数为1%的对苯二酚溶液停止反应,羊毛面料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

s3:将s2所得羊毛面料置于羟胺甲醇水溶液中,60~70℃下反应1~2h,反应结束后用甲醇水溶液和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得到抗菌羊毛面料。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腈的重量之比为1:(1.1~1.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用量与羊毛面料的重量之比为(0.1~0.15):1。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2反应体系中过氧化氢的重量百分比为0.3~0.35%,s2反应体系中过氧化氢的重量百分比为0.4~0.42%。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1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8~1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甲醇水溶液的中水和甲醇的体积比为(6~8):1。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抗菌羊毛西服面料采用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将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到羊毛面料的纤维上,经上述方法引入的季铵盐可以提高羊毛纤维的抗菌性,且接枝结合力强,抗洗脱性优于季铵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实施例1抗菌羊毛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羊毛面料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条件下振荡浸泡15min后,用去离子水将面料清洗至中性;

s2:将s1所得羊毛面料浸渍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下滴加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腈,用甲酸和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5.0,加入双氧水和抗坏血酸,40℃下反应3h,用质量分数为1%的对苯二酚溶液停止反应,羊毛面料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

s3:将s2所得羊毛面料置于羟胺甲醇水溶液中,70℃下反应1h,反应结束后用甲醇水溶液和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得到抗菌羊毛面料。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腈的重量之比为1:1.1,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用量与羊毛面料的重量之比为0.15:1。

s2反应体系中过氧化氢的重量百分比为0.3%,s2反应体系中过氧化氢的重量百分比为0.42%。

s1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8%。

甲醇水溶液的中水和甲醇的体积比为8:1。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s1:将羊毛面料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条件下振荡浸泡10min后,用去离子水将面料清洗至中性;

s2:将s1所得羊毛面料浸渍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下滴加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腈,用甲酸和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5.5,加入双氧水和抗坏血酸,30℃下反应4h,用质量分数为1%的对苯二酚溶液停止反应,羊毛面料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

s3:将s2所得羊毛面料置于羟胺甲醇水溶液中,60℃下反应2h,反应结束后用甲醇水溶液和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得到抗菌羊毛面料。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腈的重量之比为1:1.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用量与羊毛面料的重量之比为0.1:1。

s2反应体系中过氧化氢的重量百分比为0.35%,s2反应体系中过氧化氢的重量百分比为0.4%。

s1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

甲醇水溶液的中水和甲醇的体积比为6:1。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s1:将羊毛面料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条件下振荡浸泡12min后,用去离子水将面料清洗至中性;

s2:将s1所得羊毛面料浸渍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下滴加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腈,用甲酸和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5.2,加入双氧水和抗坏血酸,35℃下反应3.5h,用质量分数为1%的对苯二酚溶液停止反应,羊毛面料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

s3:将s2所得羊毛面料置于羟胺甲醇水溶液中,65℃下反应1.5h,反应结束后用甲醇水溶液和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得到抗菌羊毛面料。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腈的重量之比为1:1.15,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用量与羊毛面料的重量之比为0.12:1。

s2反应体系中过氧化氢的重量百分比为0.32%,s2反应体系中过氧化氢的重量百分比为0.41%。

s1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9%。

甲醇水溶液的中水和甲醇的体积比为7:1。

实施例1-3所得面料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羊毛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羊毛面料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条件下振荡浸泡10~15min后,用去离子水将面料清洗至中性;S2:将S1所得羊毛面料浸渍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下滴加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腈,用甲酸和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5.0~5.5,加入双氧水和抗坏血酸,30~40℃下反应3~4h,用质量分数为1%的对苯二酚溶液停止反应,羊毛面料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S3:将羊毛面料置于羟胺甲醇水溶液中,60~70℃下反应1~2h,反应结束后用甲醇水溶液和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得抗菌羊毛面料。经上述方法引入的季铵盐可提高羊毛纤维的抗菌性,接枝结合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陶海燕;赵惠红;侯莉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06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