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性棉纺织纤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3143发布日期:2019-03-02 01:0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棉纺织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菌性棉纺织纤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消费者追求日常生活环境清洁与舒适性,开始对布料及纺织品的品质和功能提出较高的要求,业界亦随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开发各种功能性及差别性产品,特别是抗菌防臭加工倍受人们的关注。

大家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棉纺织品非常容易长满细菌,尤其是棉纺织纤维制得的生活用品,长时间使用后,由于大量细菌滋生,导致棉纺织纤维制得的生活用品变硬、变色、散发怪异的味道,既不卫生使用起来舒适度也很差;因此如何增强目前棉纺织品的自动杀菌能力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棉纺织纤维容易滋生细菌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抑菌性棉纺织纤维。

一种抑菌性棉纺织纤维,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纺织纤维80~110份,纺织棉10~40份,竹纤维10~30份,纳米银5~15份,纳米二氧化钛5~10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纺织纤维95~105份,纺织棉20~30份,竹纤维20~30份,纳米银5~10份,纳米二氧化钛5~10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纺织纤维100份,纺织棉25份,竹纤维25份,纳米银10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

一种抑菌性棉纺织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纳米银溶液,将硝酸银溶液加入聚乙烯醇溶液,其中,聚乙烯醇水溶液重量百分率为20~30wt%,搅拌5分钟,加入硼氢化钠后滴定还原形成纳米银溶液制得纳米银溶液;

s2、配置纳米二氧化钛溶液,将锐钛型与金红石型混合相纳米二氧化钛、钛酸酯偶联剂、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混合,分别经过磁力搅拌和超声分散后,制得纳米二氧化钛溶液;

s3、利用纺丝机制备芯料,其中芯料由纺织纤维、纺织棉和竹纤维组成,将芯料投入初始反应液中,同时加入步骤s1中的纳米银溶液以及步骤s2中的纳米二氧化钛溶液,搅拌3~5小时,浸泡1~2天;

s4、将s3所得芯料烘干后制成抑菌性棉纺织纤维。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硼氢化钠是以摩尔数比1:5~1:10进行还原滴定,滴定速率为每分钟10~20ml,滴定反应的时间为5~15分钟,所制得纳米银溶胶浓度为100~10,000ppm,纳米银颗粒粒径为50~200nm。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无水乙醇质量百分浓度大于或者等于去离子水的质量百分浓度,且所述钛酸酯偶联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根据棉织品自身的结构特性,加入了竹纤维,增强了成品耐磨性和染色性,并使其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从而增强了纺织棉自身的杀菌能力,增强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并变得更加卫生。

2、本发明利用通过纳米银溶液和纳米二氧化钛溶液的浸泡,增加成品的杀菌除臭能力,更加安全持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1:

首先配置纳米银溶液,将硝酸银溶液加入聚乙烯醇溶液,其中,聚乙烯醇水溶液重量百分率为20wt%,搅拌5分钟,加入硼氢化钠后滴定还原形成纳米银溶液制得纳米银溶液,硼氢化钠是以摩尔数比1:5进行还原滴定,滴定速率为每分钟10ml,滴定反应的时间为5分钟,所制得纳米银溶胶浓度为100ppm,纳米银颗粒粒径为50nm;然后配置纳米二氧化钛溶液,将锐钛型与金红石型混合相纳米二氧化钛、钛酸酯偶联剂、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混合,分别经过磁力搅拌和超声分散后,制得纳米二氧化钛溶液,其中无水乙醇质量百分浓度大于或者等于去离子水的质量百分浓度,且所述钛酸酯偶联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其次利用纺丝机制备芯料,其中芯料由纺织纤维、纺织棉和竹纤维组成,将芯料投入初始反应液中,同时上述纳米银溶液以及纳米二氧化钛溶液,搅拌3小时,浸泡1天;最后将所得芯料烘干后制成抑菌性棉纺织纤维。

实施例2:首先配置纳米银溶液,将硝酸银溶液加入聚乙烯醇溶液,其中,聚乙烯醇水溶液重量百分率为30wt%,搅拌5分钟,加入硼氢化钠后滴定还原形成纳米银溶液制得纳米银溶液,硼氢化钠是以摩尔数比1:10进行还原滴定,滴定速率为每分钟20ml,滴定反应的时间为15分钟,所制得纳米银溶胶浓度为10,000ppm,纳米银颗粒粒径为200nm;然后配置纳米二氧化钛溶液,将锐钛型与金红石型混合相纳米二氧化钛、钛酸酯偶联剂、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混合,分别经过磁力搅拌和超声分散后,制得纳米二氧化钛溶液,其中无水乙醇质量百分浓度大于或者等于去离子水的质量百分浓度,且所述钛酸酯偶联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4%;其次利用纺丝机制备芯料,其中芯料由纺织纤维、纺织棉和竹纤维组成,将芯料投入初始反应液中,同时上述纳米银溶液以及纳米二氧化钛溶液,搅拌5小时,浸泡2天;最后将所得芯料烘干后制成抑菌性棉纺织纤维。

实施例3:首先配置纳米银溶液,将硝酸银溶液加入聚乙烯醇溶液,其中,聚乙烯醇水溶液重量百分率为25wt%,搅拌5分钟,加入硼氢化钠后滴定还原形成纳米银溶液制得纳米银溶液,硼氢化钠是以摩尔数比1:7进行还原滴定,滴定速率为每分钟15ml,滴定反应的时间为10分钟,所制得纳米银溶胶浓度为5000ppm,纳米银颗粒粒径为100nm;然后配置纳米二氧化钛溶液,将锐钛型与金红石型混合相纳米二氧化钛、钛酸酯偶联剂、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混合,分别经过磁力搅拌和超声分散后,制得纳米二氧化钛溶液,其中无水乙醇质量百分浓度大于或者等于去离子水的质量百分浓度,且所述钛酸酯偶联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5%;其次利用纺丝机制备芯料,其中芯料由纺织纤维、纺织棉和竹纤维组成,将芯料投入初始反应液中,同时上述纳米银溶液以及纳米二氧化钛溶液,搅拌4小时,浸泡1天;最后将所得芯料烘干后制成抑菌性棉纺织纤维。

将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得的抑菌性棉纺织纤维,均置于1百万/cm2的杂菌菌落中,其中,杂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无芽孢厌氧菌,密封保存后,于24小时重新测量杂菌菌落,测量得到杂菌菌落数量未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菌性棉纺织纤维,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纺织纤维80~110份,纺织棉10~40份,竹纤维10~30份,纳米银5~15份,纳米二氧化钛5~10份,本发明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从而增强了纺织棉自身的杀菌能力,增强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并变得更加卫生,且更加安全持久。

技术研发人员:朱步学;刘盛国;徐林;金宗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滁州霞客环保色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2
技术公布日:2019.03.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