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弹力导电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0993发布日期:2020-08-11 22:0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弹力导电织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材料,特别涉及服饰领域用低电流弹力导电织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服饰织带多为普通的纺织品,样式单一,功能单一。或者在普通织带中直接穿入普通电线,织带较硬,使用寿命较短,使用效果较差。需要有所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弹力导电织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弹力导电织带,包括织带本体和导电铜芯线。

所述的织带本体为编织织带,由加氨纶绝缘线纱编织而成。

所述的织带本体一面用上下s状梭织工艺织入两条异色抗拉弹力织线;

所述的织带本体成型过程中用织线从中间固定,将织带本体分成水平两个管道,以置入铜芯。

所述的织带本体包覆在导电铜芯线上;

所述的导电铜芯由多条镀有绝缘漆的铜线铰编而成;

所述的导电铜芯呈水平s状置于织带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弹力导电织带与内置铜芯一次一体成型,柔软、耐拉、耐磨、耐洗,使用寿命长。

由加氨纶绝缘线纱编织而成的织带自身带有伸缩性,结合呈水平s状置于织带内的铜芯,使得本新型弹力导电织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及伸缩性,使用在服饰内容易隐藏,不影响穿着,容易操作,安全性能高。

本弹力导电织带一面用s状上下梭织工艺织入两条异色抗拉织线;一方面易于区分正负极,另一方面两条异色抗拉织线又限制了织带的伸拉幅度,从而避免织带及内部绞编铜芯因弯度或拉力过大而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弹力导电织带,所述的织带绝缘纱线编织而成,包括织带本体1;织带一面有双色加固双线2;织带的两侧管道编织有由多条镀有绝缘漆铜线铰编而成的铜芯3、4,且与织带连为一体。织带包裹住铜芯,两铜芯之间相距均匀,织带成型过程中用织线5从中间固定,将织带本体分成水平两个管道6,以置入铜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弹力导电织带与内置铜芯一次一体成型,柔软、耐拉、耐磨、耐洗,使用寿命长。

由加氨纶绝缘线纱编织而成的织带自身带有伸缩性,结合呈水平s状置于织带内的铜芯,使得本新型弹力导电织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及伸缩性,使用在服饰内容易隐藏,不影响穿着,容易操作,安全性能高。

本弹力导电织带一面用s状上下梭织工艺织入两条异色抗拉织线;一方面易于区分正负极,另一方面两条异色抗拉织线又限制了织带的伸拉幅度,从而避免织带及内部绞编铜芯因弯度或拉力过大而受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实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弹力导电织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织带,织带内部两侧放入由多条镀有绝缘漆的铜线铰编成的导电铜芯,且与织带连为一体,所述的织带由加氨纶绝缘线纱编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弹力导电织带,其特征在于,织带包裹住铜芯,铜芯呈水平s状分别置于织带两侧管道中;织带一面用上下s状梭织工艺织入两条异色抗拉弹力织线,易于区分正负极,与织带一体成型;织带成型过程中用织线从中间固定,将织带本体分成水平两个管道,以置入铜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弹力导电织带,其特征在于,铜芯呈水平s状置于织带内、织带一面用上下s状梭织工艺织入两条异色抗拉弹力织线,因而该弹力导电织带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同时两条异色抗拉织线又限制了织带的弹性幅度,从而避免织带及内部绞编铜芯因弯度或拉力过大而受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弹力导电织带,包括织带本体和导电铜芯线,所述的织带本体包覆在导电铜芯线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弹力导电织带与内置铜芯一次一体成型,柔软、耐拉、耐磨、耐洗,使用寿命长。由加氨纶绝缘线纱编织而成的织带自身带有伸缩性,结合呈水平S状置于织带内的铜芯,使得本新型弹力导电织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及伸缩性,使用在服饰内容易隐藏,不影响穿着,容易操作,安全性能高。本弹力导电织带一面用S状上下梭织工艺织入两条异色抗拉织线;一方面易于区分正负极,另一方面两条异色抗拉织线又限制了织带的伸拉幅度,从而避免织带及内部绞编铜芯因弯度或拉力过大而受损。

技术研发人员:庄小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狮一笔成服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