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缝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4855发布日期:2020-08-25 20:2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纠偏缝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纠偏缝边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毛巾织造过程中,由于织造容量的扩大,毛巾基本上为多开的整幅,然后先纵向切断形成片片相连的长卷,将两长边缝边,再将长卷毛巾根据预先设定的开剪缝进行横向裁断,进而再缝纫两短边。由于相邻两片毛巾的毛圈之间的平纹织段长度会有差异,原有设备根据产品规格调整好横切开剪缝位置,两片相邻毛巾横切后,前一片毛巾的毛圈后边至切边长度一致,但后一片毛巾的毛圈前边至切边长度会不一致,在后续折缝作业时,因折边基准位不变,就会出现缝边线或未到毛圈边、或已超越缝在毛圈上,因此缝边不美观、不合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纠偏缝边机,相照获取后一片毛巾的毛圈前边位置,经plc计算出后一片毛巾的毛圈前边至开剪缝长度,通过电机驱动夹巾夹位移纠偏,使每一片毛巾在折缝边部时缝线都紧贴毛圈边,整齐美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纠偏缝边机,包括送巾机构、切割机构、夹巾传输机构以及折缝边机构,切割机构位于送巾机构与夹巾传输机构之间将长卷毛巾切割分片,夹巾传输机构将每片毛巾送至其后侧的缝边机构进行前后边部折缝,还包括相机、plc、步进驱动器和步进电机,相机安装在切割机构的切刀后侧上方的机架上对着下方的长卷毛巾开剪段,用于拍摄开剪缝后侧毛圈前边位置,相机信号连接plc,plc接收信号计算该毛圈前边至开剪缝的距离,并传输信号给步进驱动器,步进驱动器信号控制步进电机转动,步进电机驱动连接夹巾传输机构的夹巾夹进行移位纠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步进电机驱转连接夹巾传输机构的夹巾夹进行移位纠偏的具体结构是,步进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套装的驱动轮,与蜗杆上固定套装的被动轮传动连接,蜗杆一侧并排设有顶杆,蜗杆与顶杆上固定套接的蜗轮传动连接,顶杆前端抵接移位竖板,移位竖板顶端与夹巾夹安装横板固定连接。步进电机驱动蜗轮蜗杆,带动顶杆伸缩推动移位竖板,进而实现夹巾夹位置微调,在每一次接巾切割作业前进行纠偏,该结构运行稳定、精准。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顶杆前端安装有弹力缓冲器。防止移动位竖板冲撞顶杆。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移位竖板边侧设有导向滑轨,移动竖板滑动连接在导向滑轨上。移位竖板和夹巾夹移动平稳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相机是基恩士cv-x400a。该型号相机摄取毛圈边位置更精准。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plc型号为fx3u-16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照机拍摄毛圈位置,plc计算夹巾夹微移距离,通过步进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正反转,进而驱动夹巾夹准确移位纠偏,至折缝机构时毛巾折边外宽度一致,最终使得每片横切的毛巾边部折缝位置达到产品合格要求,缝边线紧贴毛圈边,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长度a计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送巾机构1、切割机构2、夹巾传输机构3以及折缝边机构(图中未示出),切割机构2位于送巾机构1与夹巾传输机构3之间将长卷毛巾切割分片,夹巾传输机构3将每片毛巾送至其后侧的缝边机构进行前后边部折缝,以上机构布置均是目前毛巾切片缝边机的常规技术,本装置还包括纠偏机构,纠偏机构包括相机41(基恩士cv-x400a)、plc42(型号为fx3u-16m)、步进驱动器43(tb6600)和步进电机44(57hs22),相机41安装在切割机构的切刀21后侧上方的机架上对着下方的长卷毛巾开剪段,用于拍摄开剪缝后侧毛圈前边位置,相机41信号连接plc42,plc42接收信号计算该毛圈前边至开剪缝的距离a,并传输信号给步进驱动器43,步进驱动器43信号控制步进电机44转动,步进电机44驱动连接夹巾传输机构的夹巾夹31进行移位纠偏,具体机械结构是,步进电机44输出轴上固定套装的驱动轮45,与蜗杆46上固定套装的被动轮47传动连接,蜗杆46一侧并排设有顶杆48,顶杆48前端安装有弹力缓冲器5,蜗杆46与顶杆上固定套接的蜗轮49传动连接,顶杆48前端抵接移位竖板40,移位竖板40顶端与夹巾夹安装横板32固定连接,所述移位竖板40边侧设有导向滑轨6,移位竖板40滑动连接在导向滑轨6上。

本设备夹巾夹31在伸缩缸推动下伸出夹住送巾机构递送的长卷毛巾前边,回缩复位,后侧的挡毛圈装置7落下,送巾机构回拉使得相邻两片毛巾的毛圈之间的平纹织段拉紧就位,相机41拍摄获取后一片毛巾的毛圈前边位置,后一片毛巾的毛圈前边与预设好的基线之间的距离为a,基线至开剪缝之间的距离为b,经plc计算后一片毛巾的毛圈前边至开剪缝长度a等于b±a,当毛圈边位置在基线后侧时,a=b+a(见图4中的a图),当毛圈边位置在基线前侧时a=b-a(见图4中的b图),plc将信号传送给步进驱动器43,信号控制步进电机44正转或反转,再通过蜗轮蜗杆驱动顶杆48伸缩,抵触移位竖板40移动,进而使夹巾夹31移位微调纠偏,再送至下一道折缝机构作业时,使得折边外宽度一致,最终使得每片横切的毛巾边部缝边线紧贴毛圈边,整齐美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纠偏缝边机,包括送巾机构(1)、切割机构(2)、夹巾传输机构(3)以及折缝边机构,切割机构(2)位于送巾机构(1)与夹巾传输机构(3)之间将长卷毛巾切割分片,夹巾传输机构(3)将每片毛巾送至其后侧的缝边机构进行前后边部折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纠偏机构,纠偏机构包括相机(41)、plc(42)、步进驱动器(43)和步进电机(44),相机(41)安装在切割机构的切刀(21)后侧上方的机架上对着下方的长卷毛巾开剪段,用于拍摄开剪缝后侧毛圈前边位置,相机(41)信号连接plc(42),plc(42)接收信号计算该毛圈前边至开剪缝的距离a,并传输信号给步进驱动器(43),步进驱动器(43)信号控制步进电机(44)转动,步进电机(44)驱动连接夹巾传输机构的夹巾夹(31)进行移位纠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缝边机,其特征在于:步进电机驱转连接夹巾传输机构的夹巾夹进行移位纠偏的具体结构是,步进电机(44)输出轴上固定套装的驱动轮(45),与蜗杆(46)上固定套装的被动轮(47)传动连接,蜗杆(46)一侧并排设有顶杆(48),蜗杆(46)与顶杆上固定套接的蜗轮(49)传动连接,顶杆(48)前端抵接移位竖板(40),移位竖板(40)顶端与夹巾夹安装横板(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纠偏缝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48)前端安装有弹力缓冲器(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纠偏缝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竖板(40)边侧设有导向滑轨(6),移位竖板(40)滑动连接在导向滑轨(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缝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41)是cv-x400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缝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plc(42)型号为fx3u-16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纠偏缝边机,包括送巾机构、切割机构、夹巾传输机构以及折缝边机构,切割机构位于送巾机构与夹巾传输机构之间将长卷毛巾切割分片,夹巾传输机构将每片毛巾送至其后侧的缝边机构进行前后边部折缝,在切割机构的切刀后侧上方的机架上安装相机对着下方的长卷毛巾开剪段,用于拍摄开剪缝后侧毛圈前边位置,相机信号连接PLC,PLC接收信号计算该毛圈前边至开剪缝的距离,并传输信号给步进驱动器,步进驱动器信号控制步进电机转动,步进电机驱动连接夹巾传输机构的夹巾夹进行移位纠偏。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每片横切的毛巾前边平纹长短进行纠偏接巾,进而流转至下道折缝边时折边宽度统一,使每条毛巾缝边线都贴靠毛圈边,缝边整齐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朱训;许道明;耿占锋;陈晓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馨纺织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