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烫装置的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1579发布日期:2020-08-05 01:5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熨烫装置的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熨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熨烫装置的手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已有较多不同款式的电熨斗,大部分的电熨斗为有线电熨斗,即电熨斗本体必须通过线缆获取电能。有线电熨斗由于设置有线缆,因此不便于收纳且不美观。为此,可在电熨斗内内置电池(称为无线电熨斗),即电熨斗通过内置电池供电的方式运作,以摆脱线缆的束缚,便于电熨斗的小型化,提升电熨斗的便携性。部分无线电熨斗将用于熨烫的熨烫部件和用于供电的手柄部件设计为分体结构,在使用时可将手柄部件和熨烫部件合二为一,在收纳携带时可将手柄部件和熨烫部件拆分以减小空间占用。

现有的分体式无线电熨斗的手柄部件和熨烫部件一般采用卡扣式连接或磁吸式连接,然而,卡扣式连接所依靠的卡钩和卡槽极易遭冲击而断裂,导致手柄部件和熨烫部件无法正常结合,而磁吸式连接仅仅依靠一对磁铁吸合,在熨烫衣物时,衣物与熨烫部件的摩擦力和用户对手柄部件施加的推力相反,致使磁铁错位,手柄部件和熨烫部件意外脱离,因此用户在使用现有的磁吸式分体无线电熨斗时还需要时刻控制推力,不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目前缺少一种能够与无线电熨斗的熨烫部件稳定结合的手柄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熨烫装置的手柄,以解决现有的手柄部件无法稳定地与熨烫部件相结合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熨烫装置的手柄,包括供电组件和呈环形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收容槽,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池,所述供电组件包括多个供电触点,所述供电触点的末端设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所述供电触点电连接于所述电池。

作为优选的,所述供电组件还包括受电插槽,所述受电插槽设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所述受电插槽电连接于所述电池。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按键,所述按键和收容槽相背设置,所述按键电连接于所述供电触点。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收容槽相邻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磁性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两个直线分段和两个半圆分段,所述半圆分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直线分段,使所述壳体呈腰圆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池的数量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池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直线分段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收容槽的底壁呈腰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熨烫装置的手柄,其具有呈环形的壳体,壳体内置有电池,用于为熨烫部件或熨烫装置提供电能,壳体上设有收容槽,供电组件的多个供电触点均位于收容槽内,供电触点的末端设于收容槽的底壁,该收容槽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熨烫部件的受电凸块,收容槽和熨烫部件的受电凸块相结合可防止熨烫部件和该手柄在熨烫衣物时意外脱离,且收容槽内的供电触点能够电连接于熨烫部件的发热装置,为发热装置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熨烫装置的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熨烫装置的手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熨烫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11、收容槽;12、电池;13、按键;14、第一磁性件;15、第二磁性件;16、直线分段;17、半圆分段;2、供电组件;21、供电触点;22、受电插槽;3、熨烫部件;31、受电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熨烫装置的手柄,包括供电组件2和呈环形的壳体1,壳体1为中空结构。壳体1上设有收容槽11,该收容槽11与壳体1的中心孔(即环形结构的中心孔)的孔壁相背设置,用户在握持该手柄时,用户的手指穿过壳体1的中心孔,并握住壳体1,此时收容槽11的开口背对着用户的手。壳体1内设有电池12,供电组件2包括多个供电触点21,供电触点21的末端设于收容槽11的底壁,供电触点21电连接于电池12。收容槽11可与熨烫部件3的受电凸块31相互插接,阻止熨烫部件3和该手柄在熨烫衣物时错位而意外脱离,同时,收容槽11内的供电触点21可电连接于受电凸块31上的受电触点,以向熨烫部件3的发热装置供电。优选的,收容槽11的底壁呈腰圆形,因此,收容槽11的内侧壁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分段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曲面分段,两个平面分段分别连接于曲面分段的两端,两个平面分段可贴合于受电凸块31的外侧壁,防止收容槽11和受电凸块31相对转动。

如图2,供电组件2还包括受电插槽22,受电插槽22设于收容槽11的底壁,受电插槽22电连接于电池12,受电插槽22和供电触点21相邻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受电插槽22优选为usbtype-c插槽,用户可采用现有的usbtype-c电缆或具有usbtype-c插头的充电座为该手柄的电池12充电。

壳体1上还设有按键13,按键13和收容槽11相背设置,按键13电连接于供电触点21。用户可操作按键13以切换发热装置的工作模式或切断发热装置的电能供应。

壳体1内还设有第一磁性件14,第一磁性件14与收容槽11相邻设置,在该手柄的收容槽11和受电凸块31插接时,第一磁性件14和受电凸块31内的磁铁相互吸合,提升该手柄和熨烫部件3的连接稳定性。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磁性件15,当该手柄处于收纳状态,该手柄贴合在熨烫部件3上,且该手柄环绕受电凸块31设置,第二磁性件15可与熨烫部件3内的磁铁吸合。

此外,壳体1包括两个直线分段16和两个半圆分段17,半圆分段1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直线分段16,使壳体1呈腰圆形,收容槽11位于其中一个直线分段16上。电池12的数量设有两个,两个电池12分别位于两个直线分段16内,相似的,壳体1内还设有两个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于按键13、供电触点21和电池12,两个控制电路板分别设在两个半圆分段17内,这使得壳体1内的重量分布更为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熨烫装置的手柄,其具有呈环形的壳体1,壳体1内置有电池12,用于为熨烫部件3或熨烫装置提供电能,壳体1上设有收容槽11,供电组件2的多个供电触点21均位于收容槽11内,供电触点21的末端设于收容槽11的底壁,该收容槽11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熨烫部件3的受电凸块31,收容槽11和熨烫部件3的受电凸块31相结合可防止熨烫部件3和该手柄在熨烫衣物时意外脱离,且收容槽11内的供电触点21能够电连接于熨烫部件3的发热装置,为发热装置供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熨烫装置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组件和呈环形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收容槽,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池,所述供电组件包括多个供电触点,所述供电触点的末端设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所述供电触点电连接于所述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装置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还包括受电插槽,所述受电插槽设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所述受电插槽电连接于所述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装置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按键,所述按键和收容槽相背设置,所述按键电连接于所述供电触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装置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收容槽相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装置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磁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装置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两个直线分段和两个半圆分段,所述半圆分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直线分段,使所述壳体呈腰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熨烫装置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数量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池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直线分段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装置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呈腰圆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熨斗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熨烫装置的手柄,其具有呈环形的壳体,壳体内置有电池,用于为熨烫部件或熨烫装置提供电能,壳体上设有收容槽,供电组件的多个供电触点均位于收容槽内,供电触点的末端设于收容槽的底壁,该收容槽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熨烫部件的受电凸块,收容槽和熨烫部件的受电凸块相结合可防止熨烫部件和该手柄在熨烫衣物时意外脱离,且收容槽内的供电触点能够电连接于熨烫部件的发热装置,为发热装置供电。

技术研发人员:邹剑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顺德臻信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