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绒布做复合丝工艺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4878发布日期:2020-07-29 03:0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绒布做复合丝工艺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绒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绒布做复合丝工艺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植绒的原理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绒毛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呈垂直状加速飞升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由于被植物体涂有胶粘剂,绒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物体上。

植绒布的立体感强且手感柔和,较为符合现如今人们对布料的需求,但是现有的植绒布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胶粘剂和绒毛均不够稳定。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植绒布做复合丝工艺及其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绒布做复合丝工艺及其生产工艺,生产出的面料能够在承受拉伸或扭曲等外力时具有变色效果,并且具有皮肤般的手感和触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绒布做复合丝工艺,包括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的外表面上涂有胶粘剂,且胶粘剂表面粘合连接有绒毛。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绒布做复合丝工艺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对底布外表面进行植绒处理,使绒毛粘合在底部外表面;

(2)对植绒后的底布进行预倒毛处理;

(3)对预倒毛处理完毕后的底布外表面进行高温烘干,使胶粘剂固化完成绒毛的定型;

(4)经过烫光机仿转移印花工艺对定型烘干后的半成品完成印烫。

进一步方案,所述胶粘剂采用丙烯酸醋类乳液,由单体、乳化剂、交联剂和引发剂组成。

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1)中绒毛的规格为0.3d*0.4m/m。

进一步方案,所述胶粘剂的单体选择丙烯酸丁醋和丙烯腈,且二者的混合比例为7:1。

进一步方案,所述胶粘剂的交联剂选择n-轻甲基丙烯酞胺,且其用量应控制在3%-5%。

进一步方案,所述胶粘剂的引发剂选择硫酸钾,且其用量应控制在0.3%-0.5%。

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4)中烫光机的温度应低于80℃。

该植绒布做复合丝工艺及其生产工艺,在底部外表面均匀涂抹有胶粘剂,胶粘剂采用丙烯酸醋类乳液,且对乳液的单体、乳化剂、交联剂以及引发剂进行了精准的实验并完成选择,此时胶粘剂涂抹在底布表面,可使植绒布的耐磨程度和手感达到最理想状态,且本工艺中采用的胶粘剂稳定性能较高,最后通过烫光机对定型烘干后的半成品进行印烫处理,使整个布面的风格犹如复合丝那般具有光泽,大大提高了植绒布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植绒布做复合丝工艺,包括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的外表面上涂有胶粘剂,且胶粘剂表面粘合连接有绒毛。

本发明在底布外表面均匀涂抹有胶粘剂,且胶粘剂由单体、乳化剂、交联剂和引发剂混合而成,而单体由丙烯酸丁醋和丙烯腈以7:1的比例混合制成,丙烯酸丁醋的玻璃化温度较低,是一种软单体,丙烯腈的玻璃化温度较高,是一种硬单体,将二者以7:1的比例混合制成后,可使底布的耐磨性和手感达到最理想状态;

交联剂采用n-轻甲基丙烯酞胺,它是一种具有活性基因的化合物,可提高植绒耐磨牢度,且当其用量控制在3%-5%之间时,乳液聚合较为稳定,且耐磨牢度也高,而引发剂采用硫酸钾,且用量控制在0.3%-0.5%时,可使胶粘剂的制成反应完全,本发明中胶粘剂成分的选择大大提高了植绒布的耐磨性和手感,且胶粘剂本体较为稳定,可很好的使绒毛粘合在其表面;

将规格为0.3d*0.4m/m的绒毛带上负电荷,并将待植绒的底布置于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此时绒毛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呈垂直状加速飞升到待植绒底布外表面,由于底布表面涂有胶粘剂,因此绒毛被垂直粘在被植物体上,完成植绒并对底布进行预倒毛处理;

将预倒毛处理之后的植绒布从落毛室内取出并对其进行高温烘干,将底布外表面涂抹的胶粘剂烘干,从而完成绒毛的定型,使绒毛固定在底布表面;

将定型烘干后的半成品置于烫光机工作台面,通过烫光机对其表面进行仿转移印花工艺的印烫处理,使整个布面的风格犹如复合丝那般具有光泽,以提高植绒布的美观性,使其更为迎合现如今国内外的服装市场。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绒布做复合丝工艺,包括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的外表面上涂有胶粘剂,且胶粘剂表面粘合连接有绒毛。

2.一种植绒布做复合丝工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底布外表面进行植绒处理,使绒毛粘合在底部外表面;

(2)对植绒后的底布进行预倒毛处理;

(3)对预倒毛处理完毕后的底布外表面进行高温烘干,使胶粘剂固化完成绒毛的定型;

(4)经过烫光机仿转移印花工艺对定型烘干后的半成品完成印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采用丙烯酸醋类乳液,由单体、乳化剂、交联剂和引发剂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绒毛的规格为0.3d*0.4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的单体选择丙烯酸丁醋和丙烯腈,且二者的混合比例为7: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的交联剂选择n-轻甲基丙烯酞胺,且其用量应控制在3%-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的引发剂选择硫酸钾,且其用量应控制在0.3%-0.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烫光机的温度应低于8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绒布做复合丝工艺,包括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的外表面上涂有胶粘剂,且胶粘剂表面粘合连接有绒毛,生产工艺包括对底布外表面进行植绒处理,使绒毛粘合在底部外表面;对植绒后的底布进行预倒毛处理;对预倒毛处理完毕后的底布外表面进行高温烘干,使胶粘剂固化完成绒毛的定型;经过烫光机仿转移印花工艺对定型烘干后的半成品完成印烫。本发明胶粘剂采用丙烯酸醋类乳液,且对乳液的单体、乳化剂、交联剂以及引发剂进行了精准的实验并完成选择,此时胶粘剂涂抹在底布表面,可使植绒布的耐磨程度和手感达到最理想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魏日林;甘吕品;马福莲;汪洪;段亚哥;曹泽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狮联诚植绒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6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