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珠机构、送珠装置及绣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9572发布日期:2021-07-20 16:27阅读:89来源:国知局
穿珠机构、送珠装置及绣花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绣散珠珠子绣的穿珠机构、送珠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绣花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与珠子绣配合穿散珠的穿珠穿珠机构通常为了增加穿珠的持续性,会在料筒上设置加料容器,加料容器的底部设有置入料筒内的落料管,落料管的底部封闭,落料管朝向一侧设有落料口,落料口需要尽量靠近料筒的内底部,以便于加料容器内的珠子能根据料筒内珠子的消耗速度,能持续逐步的落入料筒内。工作时料筒需要旋转将珠子穿珠于置入料筒内的穿珠杆上。同时落料管封闭的底部与料筒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旋转的料筒与落料管互不影响。

加料容器通常通过钣金支架相对随意的安装于料筒上,加料容器落料管的底部不准确的控制距离料筒内底部安装的高度。在做不同外径的珠子时,尺寸较小的珠子或珠子碎片会进入落料管底部与料筒内底部之间的空隙。旋转的料筒容易挤、压碎进入落料管底部与料筒内底部之间空隙的珠子,这些被挤、压碎的珠子不能被排出只能越来越多堆积于料筒内,影响穿珠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穿珠的料筒在使用中,容易挤、压碎珠子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防止挤、压珠子的穿珠的穿珠机构、送珠装置及、绣花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珠机构,包括可旋转的料筒、加料容器、一端置入料筒内穿珠的穿珠杆,保持加料容器与料筒相对位置的安装板或/和架,所述的加料容器设有置入料筒内的落料管,所述的落料管底端封闭,所述的落料管侧壁侧设有落料口,作为改进,所述的落料管底部趋近于料筒内底部设置,趋近于料筒内底部安装的落料管的底部与料筒内底部的最小间隙不影响料筒的旋转,最大间隙不足以进入珠子。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落料管底部设为从下至上逐步增大的锥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落料管底部设为从下至上逐步增大的锥面,所述的锥面的最底部与趋近于料筒内底部设置,趋近于料筒内底部安装的落料管的底部与料筒内底部的最小间隙不影响料筒的旋转。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料筒上位于穿珠杆出口处设有防护罩。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防护罩设置于安装板或/和架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落料口趋近于落料管底部设置。

一种送珠装置,包括末端悬置于接珠工位的导珠杆、从接珠工位接取珠子并输送至绣珠工位处的送珠机构、定位导珠杆悬置的定位机构,还包括上述任意一方案所述的穿珠的穿珠机构,所述的导珠杆上端置入穿珠机构所设料筒内构成穿珠端或与穿珠机构所设料筒穿珠杆的另一端对接。

一种绣花机,包括绣花机机体,设置于绣花机机头上的至少一个机头,至少一个机头上安装有上述的送珠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将落料管底部趋近于料筒内底部设置,趋近于料筒内底部安装的落料管的底部与料筒内底部的最小间隙不影响料筒的旋转,最大间隙不足以进入珠子,相对精确的控制了落料管底部与料筒内底部的距离空隙,避免了旋转的料筒与落料管之间的大空隙进入珠子。其有益效果是可避免珠子或碎片进入落料管与料筒的空隙,可有效防止珠子或碎片被落料管与旋转的料筒挤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另一种实施案例图1的透视图。

图5是图4的b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本实施案例,一种用于穿珠的穿珠机构,包括可旋转的料筒1、加料容器2、一端置入料筒1内穿珠的穿珠杆11,保持加料容器2与料筒1相对位置的安装板12或/和架,本实施案例中安装板12设置于料筒1的上方,可同时构成料筒的盖体,可防止料筒在旋转时,珠子飞溅,安装板12一侧设有折弯板可相对固定于一支架上,加料容器2安装固定于安装板12上。料筒1设有驱动料筒旋转的驱动机构,料筒1及驱动机构可采用现有技术,如本实施案例中料筒1的底部可设有驱动料桶旋转的电机或动力输入轴。

所述的加料容器2设有置入料筒1内的落料管3,所述的落料管3底端封闭,所述的落料管3侧壁侧设有落料口31,落料口31可设置1个或多个。参见图2-3,所述的落料管3底部趋近于料筒1内底部设置,趋近于料筒1内底部安装的落料管3的内底部与料筒1内底部的最小间隙不影响料筒1的旋转,最大间隙不足以进入珠子。本实用新型准确控制了落料管3底部与料筒1内底部的距离范围,使其既不影响料筒的旋转,同时便于加料容器的安装。

参见图4-5,为了进一步方便安装,所述的落料管3底部设为从下至上逐步增大的锥面32。

所述的落料管3底部设为从下至上逐步增大的锥面32,所述的锥面32的最底部与趋近于料筒1内底部设置,趋近于料筒1内底部安装的落料管3的底部与料筒1内底部的最小间隙不影响料筒1的旋转。

所述的落料口31趋近于落料管3底部设置。

所述的料筒1上位于穿珠杆11出口处设有防护罩5。所述的防护罩5设置于安装板12或/和架上。参见图1-5,防护罩5由两块安装板12相应处折弯构成。

一种送珠装置,包括末端悬置于接珠工位的导珠杆6、从接珠工位接取珠子并输送至绣珠工位处(即通常绣花机绣针的正下方处)的送珠机构、定位导珠杆悬置的定位机构7(送珠机构、定位机构图中未完全画出),还包括上述任意一方案所述的穿珠的穿珠机构、连接安装各机构的安装基板。所述的导珠杆6上端可置入料筒1机构所设料筒1内构成穿珠杆11的穿珠端或与料筒1机构所设料筒1穿珠杆11的另一端对接。导珠杆6、送珠机构、定位机构可选用现有技术的结构。安装板12或/和架可安装于送珠装置的安装基板上。

本实施案例中,定位机构7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滚轮71,至少一个滚轮设有驱动力,导珠杆6缠绕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滚轮71上,或导珠杆6绕行于两个以上的滚轮之间,滚轮71构成对缠绕或绕行的导珠杆6的定位。

一种绣花机,包括绣花机机体,设置于绣花机机头上的至少一个机头,至少一个机头上安装有上述的送珠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穿珠机构,包括可旋转的料筒、加料容器、一端置入料筒内穿珠的穿珠杆,保持加料容器与料筒相对位置的安装板或/和架,所述的加料容器设有置入料筒内的落料管,所述的落料管底端封闭,所述的落料管侧壁侧设有落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料管底部趋近于料筒内底部设置,趋近于料筒内底部安装的落料管的底部与料筒内底部的最小间隙不影响料筒的旋转,最大间隙不足以进入珠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料管底部设为从下至上逐步增大的锥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料管底部设为从下至上逐步增大的锥面,所述的锥面的最底部与趋近于料筒内底部设置,趋近于料筒内底部安装的落料管的底部与料筒内底部的最小间隙不影响料筒的旋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筒上位于穿珠杆出口处设有防护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罩设置于安装板或/和架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料口趋近于落料管底部设置。

7.一种送珠装置,包括末端悬置于接珠工位的导珠杆、从接珠工位接取珠子并输送至绣珠工位处的送珠机构、定位导珠杆悬置的定位机构,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穿珠的穿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珠杆上端置入穿珠机构所设料筒内构成穿珠端或与穿珠机构所设料筒穿珠杆的另一端对接。

8.一种绣花机,包括绣花机机体,设置于绣花机机头上的至少一个机头,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机头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7的送珠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珠机构、送珠装置及绣花机,包括可旋转的料筒、加料容器、一端置入料筒内穿珠的穿珠杆,保持加料容器与料筒相对位置的安装板或/和架,所述的加料容器设有置入料筒内的落料管,所述的落料管底端封闭,所述的落料管侧壁侧设有落料口。本实用新型将落料管底部趋近于料筒内底部设置,趋近于料筒内底部安装的落料管的底部与料筒内底部的最小间隙不影响料筒的旋转,最大间隙不足以进入珠子,相对精确的控制了落料管底部与料筒内底部的距离空隙,避免了旋转的料筒与落料管之间的大空隙进入珠子。可避免珠子或碎片进入落料管与料筒的空隙,可有效防止珠子或碎片被落料管与旋转的料筒挤压。

技术研发人员:骆建明;许洪凯;应雷;卜绍民;吴川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诸暨冠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3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