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生态清洁化染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69896发布日期:2024-03-22 10:22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生态清洁化染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织物染色的,特别涉及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生态清洁化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1、涤棉混纺织物兼具棉纤维的亲肤吸湿性及涤纶的耐磨保型性,应用广泛。其染色目前主要采用分散染料/活性染料二浴二步法,使用的化学染料不利于环保,排放和耗能均较大。

2、天然染料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采用天然染料对涤棉混纺织物染色,既拓宽了天然染料的应用范围,同时满足人们对审美、健康及功能的多重需求。

3、植物靛蓝属于天然染料,来源于自然界蓝草,一般植物靛蓝在碱性条件下经还原转变为隐色体上染棉纤维,需要加电解质促染,然后在纤维上被氧化为不溶性的靛蓝而固着于棉纤维;对于植物靛蓝对涤纶的染色,虽然靛蓝属于蒽醌类染料,但其对涤纶的亲和力较低,染色得到颜色较浅,而靛蓝隐色酸,其羟基与涤纶大分子链上的酯基形成氢键而结合,所以,涤纶一般采用靛蓝的隐色酸染色。目前植物靛蓝对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研究较少,有先用隐色酸染涤(即先要在碱性条件下将靛蓝还原成隐色体,然后加酸转化成隐色酸,才能对涤纶进行染色),靛蓝碱性还原的隐色体染棉的两浴法染色的报道,该方法还原工艺复杂,要经过两次还原,两浴染色两次均有排放,特别是涤纶染色的采用的隐色酸是从强碱环境的隐色体加酸形成,染液中产生大量盐,不利环保。

4、激光制网是目前印染企业印花布加工中制备圆网花版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控制,将圆网上的涂层气化,使网孔暴露,印花时色浆透过网孔印到织物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生态清洁化染色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2、本发明提供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生态清洁化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激光制网机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扫描改性,所述激光制网机的功率为5-10w,扫描速度为100-150mm/s,扫描精度为0.2-0.4mm;

4、配制染液,其中,所述染液包括0.5-1.5%o.w.f的植物靛蓝和乙酸,所述乙酸调节染液的ph值至5-6,浴比为1:20;

5、将经激光制网机改性的涤棉混纺织物放入染液;

6、加热所述染液至130℃,保温染色30min,完成涤棉混纺织物中涤纶纤维的染色;

7、取出织物,在染色残液中追加植物靛蓝、葡萄糖和碱,将残液中追加的植物靛蓝还原为隐色体钠盐,染色残液中追加10-50%o.w.f的植物靛蓝、40g/l的葡萄糖以及20g/l的naoh,还原温度为60℃,还原时间为30min;

8、上述还原后的染液中加入第一步取出的织物,进行第二次靛蓝隐色体染色,染色的温度为20℃,时间为60min,之后透风氧化30min,完成涤棉混纺织物中棉纤维的染色;

9、后处理。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处理包括在处理液中80℃下处理20min,所述处理液包括2g/l的na2co3以及2g/l的皂片,浴比1:50。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2、1、根据植物靛蓝用量不同,激光制网机处理的涤/棉混纺织物,色深k/s值增加了30.17%-125.23%,激光制网机处理属于无水改性,绿色安全。

13、2、开发植物靛蓝(非还原)-靛蓝隐色体对涤棉混纺织物的一浴二步法染色技术,即不用把靛蓝还原成隐色酸对涤纶染色,直接使用非还原靛蓝染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涤纶纤维,工艺简单,追加靛蓝隐色体于涤纶染色的残液中用于混纺织物中的棉纤维染色,残液回用,与两浴法相比,减少排放。

14、3、激光制网机处理涤棉混纺织物,不仅解决了植物靛蓝对涤纶亲和力弱的问题,提高植物靛蓝对涤棉混纺织物中涤纶纤维的染色深度;而且提高了靛蓝隐色体对棉纤维的上染能力,在隐色体染棉时无需加入电解质促染,达到无盐染色,有利环保。

15、4、利用现有工厂加工圆网花版的激光制网设备,将其用于涤棉混纺织物改性,一机多用,不需要添加额外专门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生态清洁化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包括在处理液中80℃下处理20min,所述处理液包括2g/l的na2co3以及2g/l的皂片,浴比1:5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生态清洁化染色方法,利用激光制网设备,将其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无水改性。一方面,解决了植物靛蓝对涤纶亲和力弱的问题,提高植物靛蓝对涤棉混纺织物中涤纶的染色深度;另一方面,开发植物靛蓝(非还原)‑靛蓝隐色体对涤棉混纺织物的一浴二步法染色技术,即不用把靛蓝还原成隐色酸对涤纶染色,直接使用非还原态靛蓝染涤纶,工艺简单,追加靛蓝隐色体于涤纶纤维染色的残液中对混纺织物中的棉纤维染色,残液回用,与两浴法相比,减少排放,解决了两浴染色工艺复杂(两次还原),两浴两次均有排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桑昭,张瑞萍,王洛豪,王海峰,李梦遥,孙静,徐爱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欣捷纺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