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22296发布日期:2023-04-05 22:5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具体提供一种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1、烘干设备是能够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的设备,常见的烘干设备包括干衣机、洗干一体机等。

2、以洗干一体机为例,现有的洗干一体机既能够对衣物进行洗涤,又能够在洗涤完成后对衣物进行烘干,有的洗干一体机具有新风功能,通过设置进风管路和出风管路将烘干风道与箱体的外部连通,从而能够将新风引入。

3、然而,现有洗干一体机在执行新风功能时,从出风管路排出的气流较小,故吸入新鲜空气的风量也较小,实际通风效果较差。

4、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烘干设备的新风功能的通风效果差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所述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以及安装在所述烘干风道上的风机,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进风管路、出风管路以及位于所述烘干风道内的兜风结构,所述烘干风道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进风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烘干设备的箱体的外部连通,所述进风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干风道连通,所述出风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烘干设备的箱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出风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兜风结构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孔设置,所述兜风结构能够对沿着所述烘干风道流动过来的气流进行阻挡,以增加进入所述出风管路的气流量。

3、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兜风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出风管路的另一端的兜风口。

4、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兜风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出风管路的另一端的兜风口。

5、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兜风口的口径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变小。

6、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兜风口的口径沿气流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小。

7、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通孔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游端。

8、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管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出风管路借助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

9、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管路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减速结构以降低从所述出风管路排出的气流的速度。

10、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管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第三连通孔,所述进风管路借助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

11、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管路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以增大进入所述进风管路的气流的速度。

12、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风道在所述风机的上游端设置有第四连通孔,所述第四连通孔与所述进风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且靠近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设置。

13、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系统为热泵烘干系统,所述热泵烘干系统包括与所述烘干风道连通的用于排放冷凝水的排水管路,所述进风管路的另一端借助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烘干风道连通。

14、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进风管路上的第一电控阀门,所述第一电控阀门用于控制所述进风管路的通断状态。

15、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出风管路上的第二电控阀门,所述第二电控阀门用于控制所述出风管路的通断状态。

16、在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烘干设备,该烘干设备包括上述的烘干系统。

17、在上述烘干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设备为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18、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洗干一体机能够通过在烘干风道内靠近第一连通孔的位置设置兜风结构对沿着烘干风道流动过来的气流进行阻挡,以使更多的气流通过第一连通孔进入出风管路内,从而能够增加进入出风管路的气流量,进而能够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提高通风效果。

19、进一步地,兜风结构为设置在出风管路的另一端的兜风口。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兜风口除了能够对沿着烘干风道流动过来的气流进行阻挡,还能够对气流进行有效地引导,以使更多的气流进入到出风管路内。

20、又进一步地,兜风口的口径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变小。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增加气流的流动速度,从而有利于使更多的气流流入出风管路中。

21、又进一步地,出风管路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减速结构以降低从出风管路排出的气流的速度。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从出风管路排出的气流对用户造成影响。

22、又进一步地,进风管路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以增大进入进风管路的气流的速度。通过这样的设置,有利于使更多的新鲜空气进入进风管路。

23、此外,本发明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烘干设备由于包括了上述烘干系统,进而具备了上述烘干系统所具备的技术效果,相比于改进前的烘干设备,本发明的烘干设备的新风功能的通风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所述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以及安装在所述烘干风道上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进风管路、出风管路以及位于所述烘干风道内的兜风结构,所述烘干风道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进风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烘干设备的箱体的外部连通,所述进风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干风道连通,所述出风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出风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兜风结构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孔设置,所述兜风结构能够对沿着所述烘干风道流动过来的气流进行阻挡,以增加进入所述出风管路的气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兜风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出风管路的另一端的兜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兜风口的口径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兜风口的口径沿气流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孔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游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出风管路借助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路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减速结构以降低从所述出风管路排出的气流的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第三连通孔,所述进风管路借助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路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以增大进入所述进风管路的气流的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风道在所述风机的上游端设置有第四连通孔,所述第四连通孔与所述进风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且靠近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为热泵烘干系统,所述热泵烘干系统包括与所述烘干风道连通的用于排放冷凝水的排水管路,所述进风管路的另一端借助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烘干风道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进风管路上的第一电控阀门,所述第一电控阀门用于控制所述进风管路的通断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出风管路上的第二电控阀门,所述第二电控阀门用于控制所述出风管路的通断状态。

14.一种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设备为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烘干设备的新风功能的通风效果差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风机、进风管路、出风管路以及兜风结构,烘干风道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进风管路的一端与烘干设备的箱体的外部连通,进风管路的另一端与烘干风道连通,出风管路的一端与的箱体的外部连通,出风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连通孔连通,兜风结构靠近第一连通孔设置且能够对沿着烘干风道流动过来的气流进行阻挡,以增加进入出风管路的气流量。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更多的气流通过第一连通孔进入出风管路,增加进入出风管路的气流量,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提高通风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潘永坤,杨龙,侯永顺,李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