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高透气无纺布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18283发布日期:2023-06-29 12:0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高透气无纺布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的,尤其是指一种抗菌高透气无纺布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无纺布领域中,防护服/手术衣作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至关重要的隔离保护层,需要能够隔绝血液、药剂、唾液等液体及隔绝细菌或病菌的渗透,因此,传统的防护服/手术衣一般为保证其防护性能则采用多层纤维层复合而成,其透气性差,给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不舒适感,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下,防护服/手术衣的内部较为闷热,很容易造成医护人员中暑。

2、因此,如何解决闷热、不透气的问题,还能够确保防护服/手术衣具备对液体、病菌的渗透隔绝,是当今从业人员急需解决的难点和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菌高透气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具备高强度、抗菌、抗液体渗透及高透气等特性。

2、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抗菌高透气无纺布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将含有颗粒物的改性溶液分别喷洒在预制备的抗菌纤维和高强度纤维;

4、s2:将步骤s1改性后的抗菌纤维和高强度纤维共同沉积在成网机上,形成含有颗粒物和多层交错层叠积聚的沉淀物,其中,在沉积初期时,高强度纤维相对于抗菌纤维延后投放;在持续沉积期间,抗菌纤维的投放量逐渐减少且高强度纤维的投放量组件增加;在沉积末期时,抗菌纤维相对于高强度纤维提前停止投放;

5、s3:采用预设的清洗溶液对步骤s2所制得的沉淀物进行清洗以除去颗粒物,便得到所需具有大量孔洞的多层纤维层;

6、s4:将多层纤维层进行烘燥热固结后,便得到所需的抗菌高透气无纺布。

7、进一步,所述颗粒物的粒径为0.1~3μm。

8、进一步,在步骤s2中,配置有负压抽吸单元以抽吸牵引抗菌纤维和高强度纤维在成网机上进行沉积,其中,负压抽吸单元在沉积期间保持恒定负压作用。

9、进一步,所述抗菌纤维的长度短于高强度纤维的长度。

10、进一步,所述改性溶液为以75%的乙醇作为溶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表面活性剂、以碳酸钙作为颗粒物的混合溶液。

11、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高强度纤维与抗菌纤维交错层叠在一起,高强度纤维起到支撑作用以及有效地提升整体强度,抗菌纤维起到抗菌、抑菌作用;2)通过清洗溶液清洗除去沉淀物中的颗粒物而形成大量孔洞的多层纤维层,使其具备有高透气性,并且由于孔洞的孔径小,无法使液体渗透穿过,从而实现了抗液体渗透、高透气的特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高透气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高透气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的粒径为0.1~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高透气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配置有负压抽吸单元以抽吸牵引抗菌纤维和高强度纤维在成网机上进行沉积,其中,负压抽吸单元在沉积期间保持恒定负压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高透气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的长度短于高强度纤维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高透气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溶液为以75%的乙醇作为溶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表面活性剂、以碳酸钙作为颗粒物的混合溶液。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高透气无纺布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含有颗粒物的改性溶液分别喷洒在预制备的抗菌纤维和高强度纤维;S2:将步骤S1改性后的抗菌纤维和高强度纤维共同沉积在成网机上,形成含有颗粒物和多层交错层叠积聚的沉淀物,其中,在沉积初期时,高强度纤维相对于抗菌纤维延后投放;在持续沉积期间,抗菌纤维的投放量逐渐减少且高强度纤维的投放量组件增加;在沉积末期时,抗菌纤维相对于高强度纤维提前停止投放;S3:采用预设的清洗溶液对步骤S2所制得的沉淀物进行清洗以除去颗粒物,便得到所需具有大量孔洞的多层纤维层;S4:将多层纤维层进行烘燥热固结后,便得到所需的抗菌高透气无纺布。

技术研发人员:李孙辉,邓伟添,陈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稳德福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