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互变轨式角导轮立体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25177发布日期:2022-10-25 20:20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互变轨式角导轮立体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互变轨式角导轮立体编织机。


背景技术:

2.编织机是用来编织线体成为面体的一种设备,主要是将纺线编织制品,传统的编织机采用的是走马式的编织机,编织效果一般,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如今流行立体式编织机,编织效果好,但是立体编织机都是固定进行编织,不够灵活编织工作,还容易卡线,为此设计一种交互变轨式角导轮立体编织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互变轨式角导轮立体编织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交互变轨式角导轮立体编织机,包括编织机架、气动泵、编织机头、侧面平台、编织线辊、连接管、导向杆、直立导线机头,所述侧面平台设置有三组,三组侧面平台分别设置在编织机架的两侧面和后面,所述侧面平台上设置有若干组辊轴杆,若干组辊轴杆等间距垂直设置在侧面平台的顶面,所述编织线辊设置在辊轴杆上,且编织线辊可在辊轴杆上转动,所述气动泵设置有两组,两组气动泵呈对称的设置在编织机架的顶端,所述编织机头设置有多组,多组编织机头对立设置在编织机架的两侧壁上,所述编织机头可在编织机架的侧壁上下滑动,所述编织机头的侧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气动泵,所述编织线辊连接在编织机头的外侧端,所述导向杆设置有多组,多组导向杆等间距设置在编织机架的内后侧,所述直立导线机头设置有多组,多组直立导线机头分别设置在多组导向杆上,且直立导线机头可在导向杆上滑动,所述后侧的编织线辊连接在直立导线机头的后侧。
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编织机架的两侧壁设置有若干组机头滑动槽,若干组机头滑动槽并列设置,且编织机架两侧壁的机头滑动槽交错设置,所述机头滑动槽内设置有梯齿槽,所述梯齿槽开设在机头滑动槽的侧壁,所述编织机头设置在机头滑动槽内,且编织机头的两侧连接在梯齿槽内,所述编织机头可在机头滑动槽内上下滑动。
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编织机头由驱动机头、气动移动齿轮、伸缩气缸、伸缩杆、引线杆、导线轮组成,所述伸缩气缸设置在驱动机头的内侧,所述伸缩杆连接在伸缩气缸内,且伸缩杆可在伸缩气缸的内侧移动,所述引线杆固定在伸缩杆的内侧端,所述导线轮设置在引线杆的内侧,所述驱动机头的两侧面设置有气动移动齿轮,所述驱动机头的外侧设置有气泵连接口,所述气泵连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气动泵,所述驱动机头的侧面开设有穿线孔,所述伸缩杆的内侧端开设有穿线孔,所述驱动机头的穿线孔和伸缩杆内端的穿线孔连通,所述驱动机头的前端开设有导向风孔,所述导向风孔与气泵连接口连通,所述驱动机头设置在机头滑动槽内,所述气动移动齿轮连接在梯齿槽内。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立体编织机的设置,改变传统的立体编织机的结构设计,改进为一种具备单独可调编织机头的编织机,结构
利用气动进行驱动,编织机头采用气动吹动编织绳进行编织工作,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使得编织更加精准,编织机头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在整个空间内都可以实现编织工作,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状态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分示意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编织机架示意图。
11.图4为本实用新型编织机头示意图。
12.图中:编织机架1、气动泵2、编织机头3、侧面平台4、编织线辊5、连接管6、导向杆7、直立导线机头8、辊轴杆9、机头滑动槽10、梯齿槽11、驱动机头12、气动移动齿轮13、伸缩气缸14、伸缩杆15、引线杆16、导线轮17、气泵连接口18、穿线孔19、导向风孔20。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14.一种交互变轨式角导轮立体编织机,包括编织机架1、气动泵2、编织机头3、侧面平台4、编织线辊5、连接管6、导向杆7、直立导线机头8,所述侧面平台4设置有三组,三组侧面平台4分别设置在编织机架1的两侧面和后面,所述侧面平台4上设置有若干组辊轴杆9,若干组辊轴杆9等间距垂直设置在侧面平台4的顶面,所述编织线辊5设置在辊轴杆9上,且编织线辊5可在辊轴杆9上转动,所述气动泵2设置有两组,两组气动泵2呈对称的设置在编织机架1的顶端,所述编织机头3设置有多组,多组编织机头3对立设置在编织机架1的两侧壁上,所述编织机头3可在编织机架1的侧壁上下滑动,所述编织机头3的侧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气动泵2,所述编织线辊5连接在编织机头3的外侧端,所述导向杆7设置有多组,多组导向杆7等间距设置在编织机架1的内后侧,所述直立导线机头8设置有多组,多组直立导线机头8分别设置在多组导向杆7上,且直立导线机头8可在导向杆7上滑动,所述后侧的编织线辊5连接在直立导线机头8的后侧。
15.所述编织机架1的两侧壁设置有若干组机头滑动槽10,若干组机头滑动槽10并列设置,且编织机架1两侧壁的机头滑动槽10交错设置,所述机头滑动槽10内设置有梯齿槽11,所述梯齿槽11开设在机头滑动槽10的侧壁,所述编织机头3设置在机头滑动槽10内,且编织机头3的两侧连接在梯齿槽11内,所述编织机头3可在机头滑动槽10内上下滑动。
16.所述编织机头3由驱动机头12、气动移动齿轮13、伸缩气缸14、伸缩杆15、引线杆16、导线轮17组成,所述伸缩气缸14设置在驱动机头12的内侧,所述伸缩杆15连接在伸缩气缸14内,且伸缩杆15可在伸缩气缸14的内侧移动,所述引线杆16固定在伸缩杆15的内侧端,所述导线轮17设置在引线杆16的内侧,所述驱动机头12的两侧面设置有气动移动齿轮13,所述驱动机头12的外侧设置有气泵连接口18,所述气泵连接口18通过连接管6连接气动泵2,所述驱动机头12的侧面开设有穿线孔19,所述伸缩杆15的内侧端开设有穿线孔19,所述驱动机头12的穿线孔19和伸缩杆15内端的穿线孔19连通,所述驱动机头12的前端开设有导向风孔20,所述导向风孔20与气泵连接口18连通,所述驱动机头12设置在机头滑动槽10内,所述气动移动齿轮13连接在梯齿槽11内。
17.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结构的使用原理简单,主要是通过空气动力吹动编织线进行编织工作,将编织线辊上的线从编织机头后侧的穿线孔传入,在通过伸缩杆前端的穿线孔穿出,引导在导线轮的上侧,此时驱动气动泵,气动泵传输气体通过连接管进入到编织机头内,通过导向风孔吹出的气体可以拖动编织线的移动和导线轮的转动,编织线缠绕编织在直立导线机头所牵扯的编织线上,完成编织,在编织过程中,编织机头可以通过驱动机头带动气动移动齿轮在梯齿槽内进行上下移动,更方便的辅助编织,对立设置的编织机头可以提高编织的效率。
18.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交互变轨式角导轮立体编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机架(1)、气动泵(2)、编织机头(3)、侧面平台(4)、编织线辊(5)、连接管(6)、导向杆(7)、直立导线机头(8),所述侧面平台(4)设置有三组,三组侧面平台(4)分别设置在编织机架(1)的两侧面和后面,所述侧面平台(4)上设置有若干组辊轴杆(9),若干组辊轴杆(9)等间距垂直设置在侧面平台(4)的顶面,所述编织线辊(5)设置在辊轴杆(9)上,且编织线辊(5)可在辊轴杆(9)上转动,所述气动泵(2)设置有两组,两组气动泵(2)呈对称的设置在编织机架(1)的顶端,所述编织机头(3)设置有多组,多组编织机头(3)对立设置在编织机架(1)的两侧壁上,所述编织机头(3)可在编织机架(1)的侧壁上下滑动,所述编织机头(3)的侧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气动泵(2),所述编织线辊(5)连接在编织机头(3)的外侧端,所述导向杆(7)设置有多组,多组导向杆(7)等间距设置在编织机架(1)的内后侧,所述直立导线机头(8)设置有多组,多组直立导线机头(8)分别设置在多组导向杆(7)上,且直立导线机头(8)可在导向杆(7)上滑动,所述后侧的编织线辊(5)连接在直立导线机头(8)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变轨式角导轮立体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机架(1)的两侧壁设置有若干组机头滑动槽(10),若干组机头滑动槽(10)并列设置,且编织机架(1)两侧壁的机头滑动槽(10)交错设置,所述机头滑动槽(10)内设置有梯齿槽(11),所述梯齿槽(11)开设在机头滑动槽(10)的侧壁,所述编织机头(3)设置在机头滑动槽(10)内,且编织机头(3)的两侧连接在梯齿槽(11)内,所述编织机头(3)可在机头滑动槽(10)内上下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互变轨式角导轮立体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机头(3)由驱动机头(12)、气动移动齿轮(13)、伸缩气缸(14)、伸缩杆(15)、引线杆(16)、导线轮(17)组成,所述伸缩气缸(14)设置在驱动机头(12)的内侧,所述伸缩杆(15)连接在伸缩气缸(14)内,且伸缩杆(15)可在伸缩气缸(14)的内侧移动,所述引线杆(16)固定在伸缩杆(15)的内侧端,所述导线轮(17)设置在引线杆(16)的内侧,所述驱动机头(12)的两侧面设置有气动移动齿轮(13),所述驱动机头(12)的外侧设置有气泵连接口(18),所述气泵连接口(18)通过连接管(6)连接气动泵(2),所述驱动机头(12)的侧面开设有穿线孔(19),所述伸缩杆(15)的内侧端开设有穿线孔(19),所述驱动机头(12)的穿线孔(19)和伸缩杆(15)内端的穿线孔(19)连通,所述驱动机头(12)的前端开设有导向风孔(20),所述导向风孔(20)与气泵连接口(18)连通,所述驱动机头(12)设置在机头滑动槽(10)内,所述气动移动齿轮(13)连接在梯齿槽(1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互变轨式角导轮立体编织机,包括编织机架、编织线辊、连接管、导向杆、直立导线机头,气动泵设置有两组,两组气动泵呈对称的设置在编织机架的顶端,编织机头对立设置在编织机架的两侧壁上,编织机头可在编织机架的侧壁上下滑动,所述编织机头的侧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气动泵,所述编织线辊连接在编织机头的外侧端,导向杆等间距设置在编织机架的内后侧,所述直立导线机头分别设置在多组导向杆上。本实用新型改进为一种具备单独可调编织机头的编织机,结构利用气动进行驱动,编织机头采用气动吹动编织绳进行编织工作,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使得编织更加精准,编织机头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在整个空间内都可以实现编织工作,宜推广使用。宜推广使用。宜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钦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轻功体育用品(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9
技术公布日:2022/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