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0706发布日期:2022-11-25 19:0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


背景技术:

2.随着新型针织原料的不断涌现,针织产品的适用性和应用性也愈来愈广泛,市场对各种针距双面圆型纬编机面料品种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
3.空气层组织是指在双面圆型纬编机上以棉毛对位为基准,针筒和针盘分别在各自针床上进行单面编织,利用特殊的集圈编织三角将上下针筒编织的单面组织进行缝合,从而形成夹层面料。该面料表面平整,尺寸稳定性好,增加了织物的厚度,提高了织物的保暖性,是运动内外衣的首选针织面料。
4.但是传统的集圈编织三角在连接纱线弧时容易窜到编织布表面,形成露点现象,影响布面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连接纱线弧时平整、整齐,不容易形成露点的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
6.一种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所述集圈三角的两端分别为压针平面和起针斜面,且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移动平针三角和一个成圈三角;该移动平针三角和成圈三角之间还依次连接有两个平针三角和一个成圈三角,六个所述三角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循环针织回路。
7.进一步的,所述集圈三角的压针平面和起针斜面之间还具有集圈平面,所述集圈平面的一端与起针斜面连接,所述集圈平面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倾斜通道与压针平面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压针平面和移动平针三角连接,所述起针斜面和成圈三角的回针斜面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循环针织回路具有两列,其中一列首尾六段依次为集圈三角、移动平针三角、成圈三角、平针三角、平针三角和成圈三角。
10.进一步的,所述循环针织回路具有两列,另一列首尾六段依次为平针三角、平针三角、成圈三角、集圈三角、移动平针三角和成圈三角。
11.进一步的,第三段和第六段编织针筒部分的单面组织,第二段和第五段不参与编织,第一段和第四段的集圈三角连接上下针筒编织的单面组织。
12.上述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通过将集圈三角的两端设置为压针平面和起针斜面,且起针斜面进针,压针平面出针,使得集圈三角内部空间的含针量增加,连接纱线时形成的线弧平整,不容易形成露点,而且布面立体感强,上下布面透光性好。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针筒部分的集圈三角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针盖部分的集圈三角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集圈三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00、集圈三角;110、压针平面;120、起针斜面;130、集圈平面;200、移动平针三角;300、平针三角;400、成圈三角。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100,集圈三角100的两端分别为压针平面110和起针斜面120,且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移动平针三角200和一个成圈三角400;该移动平针三角200和成圈三角400之间还依次连接有两个平针三角300和一个成圈三角400,六个三角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循环针织回路。
19.上述六个三角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圆形的循环针织回路,使用时织针在回路内移动,受三角内部轨迹影响,织针会在经过三角内的一些非平面段时产生动作,从而匹配整体针织过程。
20.上述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100,通过将集圈三角100的两端设置为压针平面110和起针斜面120,且起针斜面120进针,压针平面110出针,使得集圈三角100内部空间的含针量增加,连接纱线时形成的线弧平整,不容易形成露点,而且布面立体感强,上下布面透光性好。
21.在本实施例中,集圈三角100的压针平面110和起针斜面120之间还具有集圈平面130,集圈平面130的一端与起针斜面120连接,集圈平面130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倾斜通道与压针平面110连接。
22.在本实施例中,压针平面110和移动平针三角200连接,起针斜面120和成圈三角400的回针斜面连接。
23.在本实施例中,循环针织回路具有两列,其中一列首尾六段依次为集圈三角100、移动平针三角200、成圈三角400、平针三角300、平针三角300和成圈三角400。另一列首尾六段依次为平针三角300、平针三角300、成圈三角400、集圈三角100、移动平针三角200和成圈三角400。
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段和第六段编织针筒部分的单面组织,第二段和第五段不参与编织,第一段和第四段的集圈三角100连接上下针筒编织的单面组织。
25.上述与集圈三角100相邻的为移动平针三角200,不与集圈三角100相邻的为平针三角300。
2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圈三角的两端分别为压针平面和起针斜面,且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移动平针三角和一个成圈三角;该移动平针三角和成圈三角之间还依次连接有两个平针三角和一个成圈三角,六个所述三角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循环针织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圈三角的压针平面和起针斜面之间还具有集圈平面,所述集圈平面的一端与起针斜面连接,所述集圈平面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倾斜通道与压针平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针平面和移动平针三角连接,所述起针斜面和相邻成圈三角的回针斜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针织回路具有两列,其中一列首尾六段依次为集圈三角、移动平针三角、成圈三角、平针三角、平针三角和成圈三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针织回路具有两列,另一列首尾六段依次为平针三角、平针三角、成圈三角、集圈三角、移动平针三角和成圈三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其特征在于,第三段和第六段编织针筒部分的单面组织,第二段和第五段不参与编织,第一段和第四段的集圈三角连接上下针筒编织的单面组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集圈三角的两端分别为压针平面和起针斜面,且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移动平针三角和一个成圈三角;该移动平针三角和成圈三角之间还依次连接有两个平针三角和一个成圈三角,六个三角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循环针织回路。上述编织空气层集圈三角,通过将集圈三角的两端设置为压针平面和起针斜面,且起针斜面进针,压针平面出针,使得集圈三角内部空间的含针量增加,连接纱线时形成的线弧平整,不容易形成露点,而且布面立体感强,上下布面透光性好。上下布面透光性好。上下布面透光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圣东尼(上海)针织机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1
技术公布日:2022/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