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双面弹力提花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8869发布日期:2023-04-19 23:41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织双面弹力提花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花布,属于纺织布料,具体涉及一种针织双面弹力提花布。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家用纺织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已从以往的实用功能,逐渐向美观、舒适、多用途等特殊功能等方面发展。提花,就是纺织物以经线、纬线交错组成的凹凸花纹。纺织品类别众多,提花面料为其中一大类别,提花面料多用于家纺用料和时装面料。其中,双面提花组织,是针织物花色组织中的一种,具体指在具有两个针床的织针机上编织而成,其花纹可在织物的一面形成,也可以同时在织物的两面形成。

2、然而传统提花布还存在功能单一、弹性不足的问题,面料层与面料层之间连接性能较弱,整体结构不够牢固。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针织双面弹力提花布来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双面弹力提花布,具有弹性好、结构牢靠、实用性强的优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针织双面弹力提花布,包括,提花针织面料层。

4、所述提花针织面料层由表层面料和内层面料组成,所述上层面料由氨纶纱线针织而成,所述下层面料由弹性复合纱线针织而成;

5、所述提花针织面料层内侧设置有一层亲肤防静电层,且亲肤防静电层贴设于内层面料上。

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复合纱线是由锦纶弹性丝和氨纶弹力包缠纱合股并捻而成。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表层面料和内层面料均采用纬平组织结构。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表层面料和内层面料通过针织编织结构条纹连接。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组成所述氨纶纱线的纤维表面附着有一层抗菌剂。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亲肤防静电层由复合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纤维包括由抗菌防静电纤维和第一棉纤维交捻形成的复合芯纱,复合芯纱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棉纤维。

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抗菌防静电纤维为银纤维、纤维素纤维、甲壳素纤维中的一种。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针织双面提花布利用氨纶纱线与弹性复合纱线的使用,具有很好的弹性;再加上双面提花面料之间的针织编织结构,使得提花针织面料层具有结构牢靠;亲肤防静电层的设计进一步提升了使用舒适性,且增强了提花布整体的综合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针织双面弹力提花布,包括提花针织面料层(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双面弹力提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合纱线是由锦纶弹性丝和氨纶弹力包缠纱合股并捻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双面弹力提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面料(11)和内层面料(12)均采用纬平组织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织双面弹力提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面料(11)和内层面料(12)通过针织编织结构条纹(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双面弹力提花布,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氨纶纱线的纤维表面附着有一层抗菌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双面弹力提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防静电层(2)由复合纤维(3)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纤维(3)包括由抗菌防静电纤维(31)和第一棉纤维(32)交捻形成的复合芯纱,复合芯纱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棉纤维(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针织双面弹力提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防静电纤维(31)为银纤维、纤维素纤维、甲壳素纤维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双面弹力提花布。本技术包括:提花针织面料层。所述提花针织面料层由表层面料和内层面料组成,所述上层面料由氨纶纱线针织而成,所述下层面料由弹性复合纱线针织而成;所述提花针织面料层内侧设置有一层亲肤防静电层,且亲肤防静电层贴设于内层面料上。本技术的针织双面提花布利用氨纶纱线与弹性复合纱线的使用,具有很好的弹性;再加上双面提花面料之间的针织编织结构,使得提花针织面料层具有结构牢靠;亲肤防静电层的设计进一步提升了使用舒适性,且增强了提花布整体的综合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黎建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宁市志达布业织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