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3736发布日期:2023-03-24 18:5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线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纱线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纺纱是指把许多动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然后卷绕在管体或筒体上形成纱线筒。生产过程中纱线上存在杂质和短绒,一般采用将纱线浸泡在清洗液中的方式进行去除,然而纱线从纱线筒上放卷出来进行清洗时,纱线自身会旋转,在旋转至一定程度时会产生缠绕打结的问题,影响纱线的正常收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纱线从纱线筒上放卷出来进行清洗时,纱线自身会旋转,在旋转至一定程度时会产生缠绕打结的问题,影响纱线的正常收卷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纱线清洗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纱线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以及设于清洗箱内的放卷辊、清洁辊和收卷组件,所述收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相互靠近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锥形齿,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圈与清洗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圈上设有驱动第一齿圈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之间设有用于安装纱线筒的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两端设有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锥齿轮,所述收卷辊轴线与所述第一齿圈轴线相交,所述放卷辊设于所述第一齿圈远离第二齿圈的一侧,所述放卷辊与第一齿圈同轴设置,所述清洁辊设于放卷辊和第一齿圈之间。
5.清洗箱内用于放置清洗液,放卷辊用于套设纱线筒,纱线从纱线筒上释放经过清洁辊侧壁后,接入收卷辊上进行收卷。清洁辊外周壁上设有毛刷,纱线在经过清洁辊时,清洁辊去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短绒。第一齿圈、第二齿圈以及收卷辊两端的第一锥齿轮之间相互配合,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齿圈转动时,第二齿圈位置不动,第一锥齿轮带动收卷辊一方面以第一齿圈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对纱线进行反转,防止纱线缠绕打结;另一方面收卷辊以轴线为中心旋转,对纱线进行收卷。
6.进一步,为了带动第一齿圈在清洗箱内转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齿圈远离第一锥形齿的一侧设有一圈第二锥形齿,所述第二锥形齿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7.进一步,为了方便取下收卷辊,所述第二齿圈与清洗箱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圈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二齿圈靠近或远离第一齿圈的气缸。
8.进一步,为了方便将收卷完的纱线筒从收卷辊上取下,并更换空的纱线筒到收卷辊上,所述收卷辊两端的第一锥齿轮与收卷辊插接连接。通过拔出第一锥齿轮,从而方便将纱线筒取下;第一锥齿轮与收卷辊插接连接时,对纱线筒进行限位。
9.进一步,为了使清洁辊对纱线的清洁效率更高,所述清洁辊与所述清洗箱转动连
接,所述清洁辊上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纱线清洗装置,采用第一齿圈、第二齿圈以及收卷辊两端的第一锥齿轮之间相互配合,第一齿圈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收卷辊沿纺线旋转的反方向旋转,防止纱线缠绕打结,同时收卷辊以轴线为中心旋转,对纱线进行收卷,有效解决了纱线清洗后收卷打结的问题。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收卷辊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清洗箱,2、放卷辊,3、清洁辊,4、第一齿圈,41、第一锥形齿,42、第二锥形齿,5、第二齿圈,6、收卷辊,61、第一锥齿轮,7、电机,8、第二锥齿轮,9、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1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6.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纱线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1以及设于清洗箱1内的放卷辊2、清洁辊3和收卷组件,放卷辊2为气涨轴,所述收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齿圈4和第二齿圈5,所述第一齿圈4和第二齿圈5相互靠近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锥形齿41,所述第一齿圈4和第二齿圈5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圈4与清洗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圈4上设有驱动第一齿圈4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齿圈4和第二齿圈5之间设有用于安装纱线筒的收卷辊6,所述收卷辊6两端设有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锥齿轮61,所述收卷辊6轴线与所述第一齿圈4轴线相交,所述放卷辊2设于所述第一齿圈4远离第二齿圈5的一侧,所述放卷辊2与第一齿圈4同轴设置,所述清洁辊3设于放卷辊2和第一齿圈4之间。
17.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端设有第二锥齿轮8,所述第一齿圈4远离第一锥形齿41的一侧设有一圈第二锥形齿42,所述第二锥形齿42与第二锥齿轮8啮合。
18.所述第二齿圈5与清洗箱1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圈5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二齿圈5靠近或远离第一齿圈4的气缸9。
19.所述收卷辊6两端的第一锥齿轮61与收卷辊6形面插接连接。第一锥齿轮61在第一齿圈4和第二齿圈5上转动时,带动收卷辊6转动。
20.所述清洁辊3与所述清洗箱1转动连接,所述清洁辊3上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
21.工作过程:
22.通过拔出收卷辊6任一一侧的第一锥齿轮61,将空的纱线筒安装到收卷辊6上,再将第一锥齿轮61插接到收卷辊6端部,将带动纱线筒的收卷辊6设于第一齿圈4和第二齿圈5之间,气缸9带动第二齿圈5靠近第一齿圈4,将收卷辊6夹紧,第一锥齿轮61与第一齿圈4和第二齿圈5啮合。然后将待清洗的纱线筒安装到放卷辊2上,将线头牵引经过清洁辊3后连接到收卷辊6上,在清洗箱1内放入清洗液。最后启动电机7,电机7带动第二锥齿轮8转动,第二锥齿轮8与第二锥形齿42配合带动第一齿圈4转动,第一齿圈4通过第一锥形齿41带动设有
第一锥齿轮61的收卷辊6旋转加自转,对纱线进行收卷,防止纱线沿一个方向旋转的圈数过多而产生缠绕打结。
23.本实用新型中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24.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纱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箱(1)以及设于清洗箱(1)内的放卷辊(2)、清洁辊(3)和收卷组件,所述收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齿圈(4)和第二齿圈(5),所述第一齿圈(4)和第二齿圈(5)相互靠近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锥形齿(41),所述第一齿圈(4)和第二齿圈(5)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圈(4)与清洗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圈(4)上设有驱动第一齿圈(4)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齿圈(4)和第二齿圈(5)之间设有用于安装纱线筒的收卷辊(6),所述收卷辊(6)两端设有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锥齿轮(61),所述收卷辊(6)轴线与所述第一齿圈(4)轴线相交,所述放卷辊(2)设于所述第一齿圈(4)远离第二齿圈(5)的一侧,所述放卷辊(2)与第一齿圈(4)同轴设置,所述清洁辊(3)设于放卷辊(2)和第一齿圈(4)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端设有第二锥齿轮(8),所述第一齿圈(4)远离第一锥形齿(41)的一侧设有一圈第二锥形齿(42),所述第二锥形齿(42)与第二锥齿轮(8)啮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圈(5)与清洗箱(1)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圈(5)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二齿圈(5)靠近或远离第一齿圈(4)的气缸(9)。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纱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6)两端的第一锥齿轮(61)与收卷辊(6)插接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辊(3)与所述清洗箱(1)转动连接,所述清洁辊(3)上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纱线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放卷辊、清洁辊和收卷组件,收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相互靠近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锥形齿,第一齿圈与清洗箱转动连接,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之间设有收卷辊,收卷辊两端设有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锥齿轮,放卷辊设于第一齿圈远离第二齿圈的一侧,放卷辊与第一齿圈同轴设置,清洁辊设于放卷辊和第一齿圈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齿圈、第二齿圈以及收卷辊两端的第一锥齿轮之间相互配合,第一齿圈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收卷辊沿纺线旋转的反方向旋转,防止纱线缠绕打结,同时收卷辊以轴线为中心旋转,对纱线进行收卷,有效解决了纱线清洗后收卷打结的问题。卷打结的问题。卷打结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袁以权 崔丽红 袁宗兴 郑彩红 袁以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响水县中兴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1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