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布料除尘,尤其涉及一种布料表面除尘结构。
背景技术:
1、布料在编织完成后或多或少都会吸附一些灰尘,这些灰尘一部分是受到生产环境的影响,另一部分是来自布料自身的毛絮、线头,为了保证布料的品质,布料在出厂之前需要进行除尘。
2、市面上的除尘方式,一部分采用了静电除尘,另一部分采用了简单的泵吸除尘,但这两个除尘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3、1、前者的除尘方式虽然效果较好,但除尘的过程中利用了蒸汽,增加了布料的湿度,容易增加了布料的回潮率;
4、2、后者的除尘方式不彻底,布料上容易残留灰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料表面除尘结构,通过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磁片和除尘泵的相互配合使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的解决了布料湿度高或除尘不彻底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布料表面除尘结构,包括除尘框,所述除尘框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且除尘框一侧内壁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外壁安装有超声波磁片,所述除尘框两端内壁均安装有吸尘斗,且两个吸尘斗一侧外壁均连接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一端外壁安装有除尘泵,且除尘泵的出气口连接有排尘管;
4、所述除尘框底部外壁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扭转弹簧,且扭转弹簧一端外壁安装有限位板。
5、通过上述的方案,通过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磁片和除尘泵的相互配合,超声波磁片会发出高频振动,布料本体上的灰尘会被抖落到除尘框内,并由除尘泵吸走,利用了超声波除尘原理,不会增加面料的湿度,除尘效果好,通过扭转弹簧和限位板的相互配合,将布料本体挤压到两个限位板之间,布料本体上的灰尘经过限位板会与布料本体分离,避免了残留在布料本体上的灰尘未被及时吸走而影响布料本体的品质,除尘更加彻底。
6、优选的,所述除尘框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定位辊,且两个定位辊之间滑动连接有布料本体。
7、通过上述的方案,布料本体能够顺着定位辊移动到除尘框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除尘框顶部和底部外壁均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宽度大于布料本体的厚度。
9、通过上述的方案,布料本体能够通过两个定位槽贯穿除尘框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一端外壁铰接在除尘框的内壁上,且限位板另一端外壁紧贴在布料本体的外壁上。
11、通过上述的方案,布料本体会被挤压在两个限位板之间。
12、优选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磁片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且超声波发生器通过导线连接有外部电源。
13、通过上述的方案,超声波发生器会控制超声波磁片发出超声波振动。
14、优选的,所述除尘框两侧外壁均焊接有支撑腿,且两个支撑腿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辊,布料本体滑动连接在导向辊的外壁上。
15、通过上述的方案,布料本体在移动的过程中,布料本体会顺着导向辊外壁进行滑行。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设计的布料表面除尘结构,通过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磁片和除尘泵的相互配合,超声波磁片会发出高频振动,布料本体上的灰尘会被抖落到除尘框内,并由除尘泵吸走,利用了超声波除尘原理,不会增加面料的湿度,除尘效果好;
18、2、本设计的布料表面除尘结构,通过扭转弹簧和限位板的相互配合,将布料本体挤压到两个限位板之间,布料本体上的灰尘经过限位板会与布料本体分离,避免了残留在布料本体上的灰尘未被及时吸走而影响布料本体的品质,除尘更加彻底。
1.一种布料表面除尘结构,包括除尘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框(1)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2),且除尘框(1)一侧内壁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一侧外壁安装有超声波磁片(4),所述除尘框(1)两端内壁均安装有吸尘斗(5),且两个吸尘斗(5)一侧外壁均连接有吸尘管(6),所述吸尘管(6)一端外壁安装有除尘泵(7),且除尘泵(7)的出气口连接有排尘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表面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框(1)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定位辊(11),且两个定位辊(11)之间滑动连接有布料本体(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表面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框(1)顶部和底部外壁均开设有定位槽(13),且定位槽(13)宽度大于布料本体(12)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表面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0)一端外壁铰接在除尘框(1)的内壁上,且限位板(10)另一端外壁紧贴在布料本体(12)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表面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2)和超声波磁片(4)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且超声波发生器(2)通过导线连接有外部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表面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框(1)两侧外壁均焊接有支撑腿(15),且两个支撑腿(15)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辊(14),布料本体(12)滑动连接在导向辊(14)的外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