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碳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0870发布日期:2023-04-19 00:42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碳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织物,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向碳纤维织物。


背景技术:

1、单向碳纤维织物是指在一个方向(经向)具有大量的碳纤维丝,在另一方向(纬向)只有少量并且通常是细的碳纤维丝,因此织物的全部强度都在同一方向上的一种碳纤维织物,单向碳纤维织物广泛应用在航空工业、体育用品、医疗器械和建筑用增强预制件中。

2、发明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由于现有的单向碳纤维织物的纬向选用的也是碳纤维丝,纬向的碳纤维丝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不提供强度,而哪怕是3k的小丝束碳纤维的线密度也有200tex,不利于结构件的减重,并且碳纤维的价格较为高昂,纬向也使用碳纤维丝不利于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纬向也使用碳纤维丝不利于结构件的减重,并且碳纤维的价格较为高昂,不利于成本控制的问题所提出一种单向碳纤维织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向碳纤维织物,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由碳纤维束丝和无碱玻璃纤维束丝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碳纤维束丝与无碱玻璃纤维束丝之间编织形成有若干线孔,所述线孔内穿设有加强纱,若干所述无碱玻璃纤维束丝的两端均采用玻纤热熔纱线固定连接。

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无碱玻璃纤维束丝作为纬向线,使用无碱玻璃纤维束丝代替碳纤维丝,能够有效达到对单向碳纤维织物减重的作用,同时无碱玻璃纤维还具有较为良好的断裂强度,再加上经纬线的线孔中穿插有少量的加强纱,以及锁边线使用双股玻纤热熔纱线来固定易于滑动的无碱玻璃纤维,又有较为良好的强度。

4、优选的,所述碳纤维束丝由三千根或六千根碳纤维构成。

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碳纤维是含碳量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有极强的耐高温性能,且强度极高,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

6、优选的,所述无碱玻璃纤维束丝由两千根或四千根无碱玻璃纤维构成。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无碱玻璃纤维束丝,无碱玻璃纤维也被称为e玻璃纤维,是指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低的玻璃纤维,直径为五点五um,线密度较低,为十二点五tex,远小于碳纤维的二百tex,用其代替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不提供强度的纬向的碳纤维,能够有效达到对单向碳纤维织物减重的作用。

8、优选的,所述加强纱由若干个凯芙拉纤维加捻而成。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加强纱,加强纱由凯芙拉纤维构成,凯芙拉纤维抗张强度是一般有机纤维的四倍,其模量为涤纶的九倍,同时由于凯芙拉品牌纤维的比重小,所以它的比强度高于玻璃纤维、和硼纤维,甚至高于碳纤维,此处少量使用凯芙拉纤维制成的加强纱,能够在维持较低成本的情况下,使得该碳纤维织物保持更高的强度。

10、优选的,所述玻纤热熔纱线由双股玻纤热熔纱缠绕而成。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玻纤热熔纱线,高速融化下的玻纤热熔纱线,具有极强的粘合力,能够有效固定易于滑动的无碱玻璃纤维,使得该织物保持较为优良的组织性和一体性。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通过设置无碱玻璃纤维束丝作为纬向线,使用线密度为12.5tex的无碱玻璃纤维束丝代替原本线密度为200tex的碳纤维丝,能够有效达到对单向碳纤维织物减重的作用,同时无碱玻璃纤维还具有较为良好的断裂强度,再加上经纬线的线孔中穿插有少量凯芙拉纤维而成的加强纱,锁边线使用双股玻纤热熔纱线来固定易于滑动的无碱玻璃纤维束丝,兼顾良好的强度,以此能够达到单向碳纤维织物减重与降低成本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单向碳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由碳纤维束丝(2)和无碱玻璃纤维束丝(3)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碳纤维束丝(2)与无碱玻璃纤维束丝(3)之间编织形成有若干线孔(4),所述线孔(4)内穿设有加强纱(5),若干所述无碱玻璃纤维束丝(3)的两端均采用玻纤热熔纱线(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碳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束丝(2)由三千根或六千根碳纤维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向碳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碱玻璃纤维束丝(3)由两千根或四千根无碱玻璃纤维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向碳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纱(5)由若干个凯芙拉纤维加捻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向碳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热熔纱线(6)由双股玻纤热熔纱缠绕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向碳纤维织物,具体涉及织物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由碳纤维束丝和无碱玻璃纤维束丝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碳纤维束丝与无碱玻璃纤维束丝之间编织形成有若干线孔,所述线孔内穿设有加强纱,若干所述无碱玻璃纤维束丝的两端均采用玻纤热熔纱线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无碱玻璃纤维束丝作为纬向线,使用线密度为12.5tex的无碱玻璃纤维束丝代替原本线密度为200tex的碳纤维丝,能够有效达到对单向碳纤维织物减重的作用,同时无碱玻璃纤维还具有较为良好的断裂强度,再加上经纬线的线孔中穿插有少量凯芙拉纤维而成的加强纱,锁边线使用双股玻纤热熔纱线来固定易于滑动的无碱玻璃纤维束丝,兼顾良好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贺可扬,胡培贤,钱珊,陈浩,温月芳,杨永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