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4924发布日期:2023-05-25 01:3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为一种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混凝土行业中,需要向混凝土内加入聚合物粗纤维来增加混凝土的粘性,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从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在现有技术中,常规平直光滑表面的聚合物粗纤维与水泥基体的结合强度不足。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可以实现纤维表面微纤化,从而提高粘结强度。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包括:

3、电晕处理装置用于实现纤维表面适度极化;

4、纤维起毛器用于实现纤维表面起毛;

5、纤维传送结构用于实现纤维的传动进行连续的起毛工作。

6、优选的,所述纤维传送结构包括两组导辊,两组导辊分别一前一后设置在装置的初始处和结束处,其中一组导辊固定在电机的输出端上由电机驱动。

7、优选的,所述纤维起毛器包括多组微纤起毛辊,每组微纤起毛辊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微纤起毛辊的表面设置金属凸起,所有的微纤起毛辊均由电机控制转动。

8、优选的,所述金属凸起为点状结构。

9、优选的,所述金属凸起为刀刃结构。

10、优选的,微纤起毛辊上设置张力传感器,每组纤维起毛辊均由气缸控制间距。

11、优选的,该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还包括微纤除尘器。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具备以下

13、有益效果:

14、(1)、该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可连续稳定工作。纤维进入起毛环节前,进行常压电晕处理,可实现表面适度极化。纤维经过两次垂直变位,可实现粗纤维表面全方位的微纤化。起毛装置表面设置了张力传感器,并配合气缸调节纤维张力,避免纤维因过度微纤化而损伤本体力学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传送结构包括两组导辊(3),两组导辊(3)分别一前一后设置在装置的初始处和结束处,其中一组导辊(3)固定在电机的输出端上由电机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起毛器包括多组微纤起毛辊(2),每组微纤起毛辊(2)的数量为两个,多组微纤起毛辊(2)互相成一定角度,所述微纤起毛辊(2)的表面设置金属凸起(4),所有的微纤起毛辊(2)均由电机控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凸起(4)为点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凸起(4)为刀刃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微纤起毛辊(2)上设置张力传感器(5),每组纤维起毛辊(2)均由气缸控制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还包括微纤除尘器(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聚合物粗纤维表面粗糙化的装置,涉及混凝土领域。主要由机架7、电晕处理装置1、纤维起毛器、微纤除尘器6和导辊3构成。导辊3有两组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7上,分别是前导辊组和后导辊组。后导辊组由伺服电机控制转动。电晕处理装置1固定在机架7上。纤维通过前导辊组进入到电晕处理装置1的内部进行常压电晕处理,实现表面适度极化。可连续稳定工作。纤维进入起毛环节前,进行常压电晕处理,可实现表面适度极化。纤维经过两次垂直变位,可实现粗纤维表面全方位的微纤化。起毛装置表面设置了张力传感器,并配合气缸调节纤维张力,避免纤维因过度微纤化而损伤本体力学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杨程,王勇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申湘混凝土纤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