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热碱加工前的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9523发布日期:2023-05-05 13:4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物热碱加工前的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织物加工,具体为一种织物热碱加工前的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棉织物由于共生物的存在,使得棉纤维的吸湿性很差,不能满足印染加工的需要,会影响染色牢度、染色均匀性和色泽鲜艳度等染色质量,而且无法体现棉针织物优良的服用性能,因此在棉织物的漂白和印染之前,需要对织物进行热碱加工(煮练)操作,来去除纤维的共生物,提高棉针织物的吸湿性能,满足染整加工的需要,为了保证棉织物的热碱加工(煮练)效果和后期的印染效果,需要在热碱加工前对织物进行烧毛操作。

2、目前在烧毛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气体烧毛机进行烧毛操作,相关技术中,可参考公告号为cn113818175a的中国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气体烧毛机,旨在解决部分未完全烧没的绒毛燃烧后会产生一定的粘性,容易吸附在织物表面,从而影响织物的质量的问题。

3、申请人发现在上述和类似的烧毛机中,烧毛机中火口板均采用依次排列且相同尺寸的火口,由于气体流通通道中不同位置的气体流速是不同的(可参照图3所示),而由于火口尺寸相同,远离气体流通通道一侧的燃气流速较慢,使得当前位置的火焰燃烧的效果差于与气体流通通道离近一侧的火口,使得在后期烧毛时,容易出现烧毛不均匀的情况。

4、鉴于此,提出了一种织物热碱加工前的预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织物热碱加工前的预处理装置。

2、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织物热碱加工前的预处理装置,包括:

3、烧毛箱,其内部依次转动连接有多组导向辊,烧毛箱的左右端分别开设有满足织物送入送出的进布口和排布口;

4、安装支架,其至少为两组,安装支架固定设在所述烧毛箱的内部,安装支架背离烧毛箱的一侧焊接安装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上螺纹安装有蝶形螺栓;

5、烧毛机体,其上端安装有火口板,烧毛机体内开设有气体流通通道,所述火口板上开设有多组火口,所述火口板上的火口直径由两侧向中间逐渐变小。

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烧毛机体的两端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端部焊接有定位指针,所述导向环的外端对应定位指针均设有角度盘。

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到导向环内并通过蝶形螺栓进行固定。

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烧毛箱内靠近进布口的一侧在织物的上下面固设有热风机。

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烧毛箱内靠近排布口的一侧在织物的上下面转动连接有滚筒刷。

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流通通道的底端连通有送气通道,所述气体流通通道整体为喇叭状。

1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火口板的上端在烧毛机体一侧均设有多个点火器。

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烧毛时,由于火口的孔径大小根据其所对应的气体流通通道上的可燃气体的流速而设置的,能够使得火口板中的火口在燃烧时火焰的高度基本保持一致,降低出现烧毛不均匀的现象,进而保证了对织物烧毛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织物热碱加工前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热碱加工前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毛机体(5)的两端安装有导向杆(10),所述导向杆(10)的端部焊接有定位指针(11),所述导向环(8)的外端对应定位指针(11)均设有角度盘(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物热碱加工前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0)的两端分别插入到导向环(8)内并通过蝶形螺栓(12)进行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热碱加工前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毛箱(1)内靠近进布口(2)的一侧在织物的上下面固设有热风机(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热碱加工前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毛箱(1)内靠近排布口(7)的一侧在织物的上下面转动连接有滚筒刷(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热碱加工前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通通道(16)的底端连通有送气通道(17),所述气体流通通道(16)整体为喇叭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热碱加工前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口板(15)的上端在烧毛机体(5)一侧均设有多个点火器(13)。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织物热碱加工前的预处理装置,包括:烧毛箱,其内部依次转动连接有多组导向辊,烧毛箱的左右端分别开设有满足织物送入送出的进布口和排布口;安装支架,其至少为两组,安装支架固定设在所述烧毛箱的内部,安装支架的相离一端焊接安装有导向环。在使用时,未处理的织布先经过热风机,通过热风机对织布两面进行烘干操作,在烘干完毕后,织物会向后传输到烧毛机体之间,然后通过送气通道向气体流通通道内排入可燃气体,由于火口板每个区域上的火口的孔径大小根据其所对应的气体流通通道上的可燃气体的流速而设置的,能够使得火口板中的火口在燃烧时火焰的高度基本保持一致,进而保证了对织物烧毛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施海华,韩官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红利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