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及其利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78900发布日期:2024-01-23 11:5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及其利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及其利用。


背景技术:

1、在制造工业用合成纤维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纱的绒毛、断纱,而涂覆合成纤维处理剂,对纱赋予平滑性、集束性。合成纤维处理剂的涂覆方法中,存在用水稀释的情况和用低粘度石蜡等稀释的情况。近年来,为了提高生产率而提高纱的生产速度、为了使纱高强度化而提高拉伸倍率,引起绒毛增加的问题。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330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2、在用低粘度石蜡稀释合成纤维处理剂并进行涂覆的情况下,若低粘度石蜡的碳原子数不同,则低粘度石蜡在用于使纱拉伸的加热辊上的易挥发度不同。低粘度石蜡的易挥发度影响拉伸时纱的平滑性、集束性。发现通过使用最佳碳原子数的低粘度石蜡,能够减少绒毛。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绒毛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

4、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5、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含有平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以特定量比含有特定碳原子数的直链烃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是正确且合适的。

6、即,本发明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必须含有平滑剂(l)、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及碳原子数为11~14的直链烃(p),并且含有从油膜增强剂(h)、有机磺酸盐(as)、有机磷酸盐(ap)、有机胺的环氧乙烷加成物(ra)、低粘度稀释剂(d)及抗氧化剂(e)中选出的至少1种,所述直链烃(p)必须含有碳原子数为13的直链烃及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烃,所述直链烃(p)任意地含有碳原子数为11的直链烃及/或碳原子数为12的直链烃,所述直链烃(p)满足下述式(1),

7、所述直链烃(p)在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中所占的重量比例为8重量%~50重量%。

8、1<碳原子数为13的直链烃的重量%/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烃的重量%<10(1)

9、优选地,所述直链烃(p)还含有碳原子数为11的直链烃和/或碳原子数为12的直链烃。

10、优选地,所述处理剂的稀释液的清洁度即iso等级(4406:1999)为17/16/14以下、或者每100ml所述处理剂的稀释液中,4μm以上的污染物质粒子为130000个以下。

11、优选地,所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在30℃时的运动粘度为10mm2/s~100mm2/s。

12、优选地,本发明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的高温浊点为50℃以上,低温浊点为10℃以下。

13、本发明的合成纤维长丝纱线是对原料合成纤维长丝纱线涂覆上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而成。

14、本发明的合成纤维长丝纱线的制造方法包括对原料合成纤维长丝纱线涂覆上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的工序。

15、发明效果

16、本发明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在制造合成纤维时能够减少绒毛。



技术特征:

1.一种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其中,

6.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纱线,其特征在于,

7.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纱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能够减少绒毛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该稀释液必须含有平滑剂(L)、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及碳原子数为11~14的直链烃(P),并且含有从油膜增强剂(H)、有机磺酸盐(AS)、有机磷酸盐(AP)、有机胺的环氧乙烷加成物(RA)、低粘度稀释剂(D)及抗氧化剂(E)中选出的至少1种,该直链烃(P)必须含有碳原子数为13的直链烃及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烃,该直链烃(P)任意地含有碳原子数为11的直链烃及/或碳原子数为12的直链烃,该直链烃(P)满足下述式(1),该直链烃(P)在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稀释液中所占的重量比例为8重量%~50重量%。1<碳原子数为13的直链烃的重量%/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烃的重量%<10(1)。

技术研发人员:大前彰宏,正路大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