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4610发布日期:2023-04-19 21:0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编织机,特别涉及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1、编织机可分为、手套编织机、钢丝编织机、丝网编织机、草绳编织机、松紧带编织机、塑料网袋编织机等,编织原理的绳带圆盘编织机,其驱动传动机构包括有拨盘、拨盘齿轮、上盘和下盘。上盘安装在下盘上,上盘上开有规律的8字型轨槽,用于引导锭子的运动。在编织机的传动过程中由于需要带动多个传动同步进行,对电机的负荷较大,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不仅复杂的传动机构处会发热磨损,而且电机也会因高负荷而发热,导致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以解决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不仅复杂的传动机构处会发热磨损,而且电机也会因高负荷而发热,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具体包括:传动底架;所述传动底架为y状结构,传动底架上由下至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内齿环和第二内齿环,且第一内齿环和第二内齿环之间通过中连架固定相连接;所述第一内齿环和第二内齿环内的传动底架上由下至上由依次转动安装有第一行星座和第二行星座,所述第一行星座和第二行星座均为三角柱状结构;所述第二行星座的上方环形分布有三个转换齿块;所述转换齿块的上端对应安装有l状的编织座;所述编织座上对称竖向转动安装有两个编织轴;所述编织轴之间竖向分布有线辊。

3、可选地,所述传动底架的下端中部转动安装有传动主轴,传动主轴的下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转轴固定相连接,传动主轴的上端与第一行星座的中部固定相插接;所述传动底架的外侧上端固定安装有外凸的导向卡环。

4、可选地,所述第一内齿环和第二内齿环结构相一致,第一内齿环的直径小于第二内齿环的直径。

5、可选地,所述第一行星座的三个边角处的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行星齿轮a,行星齿轮a与第一内齿环的内齿槽相啮合,行星齿轮a的转轴下端穿过第一行星座向下固定连接有第一扇轮。

6、可选地,所述中连架的下端中部设有大齿轮,大齿轮与三个行星齿轮a相啮合,大齿轮的转轴向上穿过中连架与第二行星座的中部垂直相插接。

7、可选地,所述第二行星座的三个边角处的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行星齿轮b,行星齿轮b与第二内齿环的内齿槽相啮合,行星齿轮b的转轴下端穿过第二行星座向下固定连接有第二扇轮。

8、可选地,所述编织座的外端底部垂直向下固定连接有挂耳,挂耳的下端内侧壁与导向卡环滑动相卡接;所述编织座顶部平面上以两个编织轴为轴眼开设有“”字状的导向槽。

9、可选地,所述编织轴的上端设有拨叉轮盘,拨叉轮盘的环边处开设有至少四个间隔均匀的叉槽,叉槽的槽口处均经过圆角处理;所述编织轴的下端向下穿过编织座固定连接有齿轮盘,两个编织轴下端的齿轮盘相啮合,且内侧的齿轮盘的下端中部通过转轴固定插接在转换齿块的中部。

10、可选地,所述线辊的下端设有两个上下间隔的挡盘,上下两个挡盘分别置于拨叉轮盘上下两侧,线辊的下端中部转动连接有椭圆状的凸舌,凸舌滑动置于导向槽中。

11、有益效果

12、1、本发明中编织座顶部平面上以两个编织轴为轴眼开设有“”字状的导向槽,使得编织座部分可通过挂耳在向卡环上旋转,从而使得编织座能够跟随传动机构做圆周运动,以便于更好的进行编织。

13、2、本发明中第一内齿环和第二内齿环结构相一致,第一内齿环的直径小于第二内齿环的直径,从而可配合第一行星座和第二行星座进行扭矩增幅,降低对驱动电机部分的负荷,同时又能够保证最大的扭矩输出,以便于能够牵拉和进行多根编带进行编织,提高了编织效率和编织效果。

14、3、本发明中行星齿轮b与第二内齿环的内齿槽相啮合,行星齿轮b的转轴下端穿过第二行星座向下固定连接有第二扇轮,当行星齿轮a和行星齿轮b在跟随旋转时,第一扇轮和第二扇轮也同步进行旋转,可对处于旋转啮合状态的行星齿轮a、行星齿轮b、第一内齿环和第二内齿环部分进行散热处理,以便于保证正常使用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

15、4、本发明中线辊的下端中部转动连接有椭圆状的凸舌,凸舌滑动置于导向槽中,当齿轮盘带动编织轴旋转时,可使得处于叉槽中的线辊沿导向槽跟随滑动,首先在编织座上进行循环编织,同时又能够跟随第二行星座沿导向卡环做大圆周运动,可使得编织的单股继续螺旋扭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了更强的编织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底架(1);所述传动底架(1)为y状结构,传动底架(1)上由下至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内齿环(2)和第二内齿环(3),且第一内齿环(2)和第二内齿环(3)之间通过中连架(5)固定相连接;所述第一内齿环(2)和第二内齿环(3)内的传动底架(1)上由下至上由依次转动安装有第一行星座(4)和第二行星座(6),所述第一行星座(4)和第二行星座(6)均为三角柱状结构;所述第二行星座(6)的上方环形分布有三个转换齿块(7);所述转换齿块(7)的上端对应安装有l状的编织座(8);所述编织座(8)上对称竖向转动安装有两个编织轴(9);所述编织轴(9)之间竖向分布有线辊(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底架(1)的下端中部转动安装有传动主轴(101),传动主轴(101)的下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转轴固定相连接,传动主轴(101)的上端与第一行星座(4)的中部固定相插接;所述传动底架(1)的外侧上端固定安装有外凸的导向卡环(1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环(2)和第二内齿环(3)结构相一致,第一内齿环(2)的直径小于第二内齿环(3)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座(4)的三个边角处的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行星齿轮a(401),行星齿轮a(401)与第一内齿环(2)的内齿槽相啮合,行星齿轮a(401)的转轴下端穿过第一行星座(4)向下固定连接有第一扇轮(40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连架(5)的下端中部设有大齿轮,大齿轮与三个行星齿轮a(401)相啮合,大齿轮的转轴向上穿过中连架(5)与第二行星座(6)的中部垂直相插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座(6)的三个边角处的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行星齿轮b(601),行星齿轮b(601)与第二内齿环(3)的内齿槽相啮合,行星齿轮b(601)的转轴下端穿过第二行星座(6)向下固定连接有第二扇轮(602)。

7.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座(8)的外端底部垂直向下固定连接有挂耳(801),挂耳(801)的下端内侧壁与导向卡环(102)滑动相卡接;所述编织座(8)顶部平面上以两个编织轴(9)为轴眼开设有“8”字状的导向槽(80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轴(9)的上端设有拨叉轮盘(901),拨叉轮盘(901)的环边处开设有至少四个间隔均匀的叉槽(90101),叉槽(90101)的槽口处均经过圆角处理;所述编织轴(9)的下端向下穿过编织座(8)固定连接有齿轮盘(902),两个编织轴(9)下端的齿轮盘(902)相啮合,且内侧的齿轮盘(902)的下端中部通过转轴固定插接在转换齿块(7)的中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辊(10)的下端设有两个上下间隔的挡盘(1001),上下两个挡盘(1001)分别置于拨叉轮盘(901)上下两侧,线辊(10)的下端中部转动连接有椭圆状的凸舌(1002),凸舌(1002)滑动置于导向槽(802)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涉及编织机技术领域,包括:传动底架;所述传动底架为Y状结构,传动底架上由下至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内齿环和第二内齿环,且第一内齿环和第二内齿环之间通过中连架固定相连接;所述第一内齿环和第二内齿环内的传动底架上由下至上由依次转动安装有第一行星座和第二行星座。本发明中编织座顶部平面上以两个编织轴为轴眼开设有“”字状的导向槽,使得编织座部分可通过挂耳在向卡环上旋转,从而使得编织座能够跟随传动机构做圆周运动,以便于更好的进行编织,以解决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不仅复杂的传动机构处会发热磨损,而且电机也会因高负荷而发热,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中,张善余,郑成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欧太亚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