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液及退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65810发布日期:2023-05-06 15:1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液及退浆方法,属于玻璃纤维退浆。


背景技术:

1、电子布在织造中为减少经纱起毛的概率,需要在经纱的表面涂覆一层浆料作为保护膜,在制作pcb覆铜板时会影响与树脂浸透性,电子布在经过偶联剂处理液之前必须把浆料烧除。

2、现有技术中,一般借助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能,420℃高温下烧除大部分的浆料,但高温加热的不均匀性导致退浆效果并不理想。 104、106、1037这些型号的玻璃纤维布因其超薄的特性,也被称为超薄玻纤电子布,但轻薄的超薄电子布通过陶瓷纤维板烘箱时易产生飘动,致使电子布经过较多的导辊或缠绕时出现折皱,严重影响布的品质;此外,超薄的玻纤电子布因其布面缝隙或孔洞更为细密,更难以退浆,退浆效率进一步下降,因此需要经过更多的导辊,布面瑕疵概率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退浆效率低,布面损伤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退浆效率高、退浆均匀且布面损伤低的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液及退浆方法。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液,其特征在于:成分按重量比例包括hcl 10~17wt%、过氧化钠5~8wt%、高锰酸钾10~15wt%和余量的水;所述的盐酸来自盐酸的水溶液。

3、其原理为:玻璃纤维电子布表面淀粉浆料在稀盐酸作用下先生成糊精,糊精继续在热水中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中含有醛基和羟基,高锰酸钾作为强氧化剂与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锰、锰酸钾从而实现退浆。

4、现有技术中其他的退浆液多采用碱类或其他溶胀剂,使玻纤布表面浆料溶胀泡发脱离的原理,但是本发明实验中发现,由于超薄玻纤电子布的超薄的特性,布面内缝隙或孔洞更为细密,大分子链的淀粉经过溶胀泡发后,更容易堵塞布面的孔洞或缝隙,而不易使退浆液充分进入孔洞内部,导致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难度更大,因此需要更为复杂的导辊、更多的退浆工序或次数以保证退浆效果。本发明的退浆液则是利用了超薄玻纤电子布的超薄的特性,采用hcl配合高锰酸钾,直接水解然后断链的方式进行脱浆,避免了淀粉的溶胀过程,更易充分浸泡,脱除效率更高,避免多道退浆。经过该退浆液浸泡后,仅需经过一道退浆辊即可使玻纤布表面浆料充分脱除,避免超薄玻纤电子布在经过多道辊或烘箱时出现褶皱,提高布面质量。

5、优选的,所述的hcl含量为12~15wt%。hcl作为本发明原理的第一步反应,需要保证在短时间内充分浸透、接触到布面上的淀粉,因此选用较高浓度的hcl含量,而过高的hcl含量则挥发速度过快,高温下损耗较大,因此优选的hcl含量具备最高的退浆效率。

6、优选的,所述的高锰酸钾含量为13.5~15wt%。

7、高锰酸钾的氧化作用可能会影响到布面强度,优选的高锰酸钾含量能够避免超薄玻纤电子布氧化后表面过软而而更易发生褶皱现象,同时能够保证麦芽糖的快速、充分分解,保证退浆效果。

8、优选的,所述的hcl与高锰酸钾的重量比例为1:1。一方面考虑到hcl具有一定的挥发特性,且在浸泡过程中消耗速度快,需要适当过量,另一方面优选的hcl与高锰酸钾的含量比例下具有最好的退浆效果。

9、优选的,所述的hcl来自60wt%的稀盐酸,60wt%的稀盐酸在退浆液中含量为20~25wt%。

10、优选的,ph为6~7。

11、一种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2、1)配置以上所述的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液;

13、2)退浆液加热至70~90℃;

14、3)超薄玻纤电子布浸泡退浆液后,经过退浆辊退浆。

15、上述的退浆液因利用淀粉的高温水解反应,因此需要较高的温度,优选的温度下能够保证盐酸、催化剂和氧化剂的配合效率,提高退浆效果,缩短退浆时间,减少盐酸损耗。

16、优选的,所述的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液配置方法为:

17、1)hcl与水混合后,加入过氧化钠溶解;

18、2)加入高锰酸钾搅拌溶解。

19、优选的,步骤2)所述的退浆液加热至75~85℃。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了超薄玻纤电子布的超薄的特性,采用盐酸配合高锰酸钾,直接水解然后断链的方式进行脱浆,避免了淀粉的溶胀过程,更易充分浸泡,脱除效率更高,避免多道退浆。经过该退浆液浸泡后,仅需经过一道退浆辊即可使玻纤布表面浆料充分脱除,避免超薄玻纤电子布在经过多道辊或烘箱时出现褶皱,提高布面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液,其特征在于:成分按重量比例包括hcl 10~17wt%、过氧化钠5~8wt%、高锰酸钾10~15wt%和余量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cl含量为12~1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锰酸钾含量为13.5~1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cl与高锰酸钾的重量比例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cl来自60wt%的稀盐酸,60wt%的稀盐酸在退浆液中含量为20~25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液,其特征在于:ph为6~7。

7.一种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液配置方法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退浆液加热至75~85℃。


技术总结
一种超薄玻纤电子布的退浆液及退浆方法,属于玻璃纤维退浆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烧除退浆与其他退浆液的退浆方法可能导致布面褶皱,影响布面质量。本发明成分按重量比例包括HCl 10~17wt%、过氧化钠5~8wt%、高锰酸钾10~15wt%和余量的水。利用了超薄玻纤电子布的超薄的特性,采用盐酸配合高锰酸钾,更易充分浸泡,脱除效率更高,避免多道退浆。避免超薄玻纤电子布在经过多道辊或烘箱时出现褶皱,提高布面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宝,董湘琳,李宝明,徐景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兴国大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