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28107发布日期:2023-08-05 16:0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具体为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

2、虽然涤纶在制作成面料时具有良好的强度、容易清洗、晒干较快等特点,但涤纶的抗紫外线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本发明研究制备了一种具有优异的遮光抗紫外性能,且具有疏水性的遮光抗紫外线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所述遮光抗紫外线面料是先进行涤纶面料的制备,再用后整理剂进行后整理制得。

3、优选的,所述涤纶面料是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与聚苯胺共混后进行挤出造粒后拉伸成纤维,再进行碱处理,最后再沉积茶多酚并进行镀铜,最后进行纺织制得。

4、优选的,所述后整理剂是向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得。

5、优选的,所述所述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是向聚丙烯酸酯基体中加入有机硅和有机氟功能单体,并微波技术辅助制得。

6、优选的,所述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7、(1)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与聚苯胺按质量比5:1~6:1混合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两次挤出造粒,制得涤纶母粒;将涤纶母粒进行拉伸,拉伸倍数为2~3倍,然后进行熔融纺丝制得涤纶纤维,经倍捻、纺线、机织后,制得克重为200~400g/m2的涤纶面料基体;

8、(2)将涤纶面料基布浸没在50~2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升温至70~80℃,处理30~90min,用去离子水漂洗至中性,再次浸没在2~4g/l的茶多酚溶液中,升温至70~80℃,处理30~90min,用去离子水漂洗3~5次,再次浸没在镀铜液中,升温至35~38℃,反应30~50min,用去离子水漂洗3~5次,并在50~60℃下干燥至恒重,制得涤纶面料;

9、(3)向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加入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质量0.08~0.12倍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升温至90~110℃,在400~800rpm下搅拌8~12h,制得后整理剂;

10、(4)将涤纶面料浸没在后整理剂中,静置20~40min后,升温至80~85℃预烘5~8min,再升温110~120℃焙烘5~8min,最后进行水洗、干燥,制得遮光抗紫外线面料。

11、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两次挤出造粒时,主机转速为280~300rpm,喂料转速为170~190rpm,第一区温度为89~101℃、第二区温度为180℃、第三区温度为205~215℃、第四区温度为210℃、第五区温度为200~210℃、第六区温度为195~205℃、第七区温度为185~195℃、第八区温度为170℃、第九区温度为160℃、第十区温度为180~210℃。

12、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熔融纺丝时,计量泵转速为30.2hz,卷绕速度为3200rpm,喷丝孔形状为圆形,喷丝孔数为36。

13、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镀铜液中,硫酸铜20g/l,硫酸镍2g/l,酒石酸钠90g/l,甲醛10g/l,氢氧化钠14g/l。

14、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按质量比5:3:8~5:3:10混合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微波频率为2400~2500hz,微波功率600~900w,温度为25~250℃,转速为400~800rpm,反应2~4h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去离子水,在60~80khz下超声分散10~20min,升温至50~60℃,保温10~12h,转移至氮气氛围下的微波反应器,加入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质量0.003~0.005倍的偶氮二异丁腈和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质量0.2~0.4倍的正十六烷,升温至80~85℃,功率为700~900w,转速为400~600rpm,反应1~3h,制得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

15、优选的,所述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4:3:15~1:4:3:20。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进行遮光抗紫外线面料制备时,先进行涤纶面料的制备,再用后整理剂进行后整理制得;

18、涤纶面料是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与聚苯胺共混后进行挤出造粒后拉伸成纤维,再进行碱处理,最后再沉积茶多酚并进行镀铜,最后进行纺丝制得;聚苯胺的π电子共轭结构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苯环之间存在π-π吸引力作用,形成氢键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苯胺,碱处理后形成多孔结构的纤维,再沉积茶多酚并进行镀铜,茶多酚进入孔隙结构中,并与铜进行螯合固定在涤纶面料表面,增强涤纶面料避免的致密度,使得增强面料的遮光性和抗紫外线性能;

19、后整理剂是向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得;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是向聚丙烯酸酯基体中加入有机硅和有机氟功能单体,并微波技术辅助制得;能够在涤纶面料表面形成疏水膜,增强面料的疏水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高熔点热塑性树脂,向乳液中少量加入,交联在改性聚丙烯酸酯中,增强了后整理剂的致密性,后整理后还能够将后整理剂与涤纶面料紧密连接,保证了面料疏水性的持久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抗紫外线面料是先进行涤纶面料的制备,再用后整理剂进行后整理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面料是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与聚苯胺共混后进行挤出造粒后拉伸成纤维,再进行碱处理,最后再沉积茶多酚并进行镀铜,最后进行纺织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整理剂是向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是向聚丙烯酸酯基体中加入有机硅和有机氟功能单体,并微波技术辅助制得。

5.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两次挤出造粒时,主机转速为280~300rpm,喂料转速为170~190rpm,第一区温度为89~101℃、第二区温度为180℃、第三区温度为205~215℃、第四区温度为210℃、第五区温度为200~210℃、第六区温度为195~205℃、第七区温度为185~195℃、第八区温度为170℃、第九区温度为160℃、第十区温度为180~2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熔融纺丝时,计量泵转速为30.2hz,卷绕速度为3200rpm,喷丝孔形状为圆形,喷丝孔数为3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镀铜液中,硫酸铜20g/l,硫酸镍2g/l,酒石酸钠90g/l,甲醛10g/l,氢氧化钠14g/l。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中: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按质量比5:3:8~5:3:10混合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微波频率为2400~2500hz,微波功率600~900w,温度为25~250℃,转速为400~800rpm,反应2~4h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去离子水,在60~80khz下超声分散10~20min,升温至50~60℃,保温10~12h,转移至氮气氛围下的微波反应器,加入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质量0.003~0.005倍的偶氮二异丁腈和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质量0.2~0.4倍的正十六烷,升温至80~85℃,功率为700~900w,转速为400~600rpm,反应1~3h,制得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4:3:15~1:4:3:2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遮光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进行遮光抗紫外线面料制备时,先进行涤纶面料的制备,再用后整理剂进行后整理制得;涤纶面料是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与聚苯胺共混后进行挤出造粒后拉伸成纤维,再进行碱处理,最后再沉积茶多酚并进行镀铜,最后进行纺丝制得,具有优异的遮光性和抗紫外线性能;后整理剂是向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得;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是向聚丙烯酸酯基体中加入有机硅和有机氟功能单体,并微波技术辅助制得,增强了面料的疏水性和疏水持久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冒险家纺织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