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5673发布日期:2023-12-22 06:27阅读:58来源:国知局
舌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顶端具有针钩和针舌的舌针。


背景技术:

1、这种舌针具备顶端具有钩状的针钩的针主体和能够与针钩接触分离的针舌。针舌可转动地安装于针主体,为了形成线圈,而以针钩与座支承件交互接触并开关的方式构成。舌针安装于针织机,在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随着该往复移动,针舌被线推动而进行开关,从而自动地形成线圈而编织线。

2、在此类针织机中,为了提高针织面料的生产率而需要提高舌针的针舌的开关速度和开关次数(例如假设针舌以100万次/日、1.0m/s以上的速度开关)。当如上所述舌针高速地开关时,针舌接触针主体时的冲击载荷会累积,形成于针舌顶端的勺部会有疲劳破坏(针舌缺损)的情形。尤其应力会集中在勺部的缘部,因此容易出现针舌缺损的问题。

3、当出现针舌缺损时,有时针织线会切断而导致针织机停止。此外,在线未断线而继续编织的情况下,针舌缺损的破裂面会与线接触,而有可能导致起毛等。如上所述,针舌缺损是针织面料的生产率降低、质量降低的原因。

4、有关于此类问题,存在通过减少针舌质量来减少针舌开关时的冲击能量、从而防止针舌缺损的想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针舌形成开口来减少质量的结构。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针舌头部外侧形成凹部来减少针舌质量的结构。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71750号公报。

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990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但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舌针因在针舌形成有开口,因此在面料织造的过程中,棉絮会进入孔中,有可能引起针舌的开关不良、针舌破损的问题。

3、此外,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舌针因在针舌外侧形成有凹部,因此线沿着关闭的针舌外侧移动时,线与针舌的接触面积会变小。线沿着关闭的针舌外侧移动时,线的张力最大,因此重复与线摩擦容易使针舌外侧产生磨耗不均,有可能导致起毛或断线。

4、此外,只要缩小针舌的勺部,就能够减少针舌质量,从而能够减少针舌开关时的冲击能量。但是若缩小勺部,则勺部背面的面积会变小。勺部背面是在针舌处于开启状态时与针主体的座支承部接触的部位。若勺部背面的面积变小,则座支承部与勺部的接触面积也会变小,因此有可能无法分散冲击而导致针舌破损。

5、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舌针,其能够减少针舌质量并减少针舌开关时的冲击能量,且能够充分确保针舌与座支承部的接触面积。

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为一种舌针,具备:针主体,其顶端具有钩状的针钩;和针舌,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针主体,能够与所述针钩接触分离,在所述针主体形成有供所述针舌插入的狭缝,并且在所述狭缝的开口缘形成有比所述狭缝宽的座支承部,所述针舌具备插入于所述狭缝的针舌干部和在所述针舌干部的顶端形成得比所述针舌干部宽的勺部。所述针舌能够在所述勺部正面抵接于所述针钩的关闭状态与所述勺部背面抵接于所述座支承部的开启状态之间转动,从所述背面观察时的勺部的长度设定为比从所述正面观察时的勺部的长度长。

8、发明效果

9、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从背面观察时的勺部的长度设定为比从正面观察时的勺部的长度长。因此能够确保与座支承部抵接的勺部背面大于与针钩抵接的勺部正面。采用该结构,即使在缩小勺部并减少针舌质量时,也能够确保较大的与座支承部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减少针舌质量并减少针舌开关时的冲击能量,并且能够充分确保针舌与座支承部的接触面积。



技术特征:

1.一种舌针,具备:针主体,其顶端具有钩状的针钩;和针舌,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针主体,能够与所述针钩接触分离,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针,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针,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针,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舌针,其能够减少针舌质量并减少针舌开关时的冲击能量,且能够充分确保针舌与座支承部的接触面积。针舌(20)具备插入于狭缝(13)的针舌干部(21)和在针舌干部(21)顶端形成为比针舌干部(21)宽的勺部(30)。所述针舌(20)能够在勺部(30)的正面(31)抵接于针钩(12)的关闭状态与勺部(30)的背面(32)抵接于座支承部(14)的开启状态之间转动,从所述背面(32)观察时的勺部(30)的长度(W1)设定为比从所述正面(31)观察时的勺部(30)的长度(W2)长。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辉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风琴针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