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织造装置

文档序号:35826901发布日期:2023-10-22 12:1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织造装置

本申请涉及纺织,特别涉及一种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织造装置。


背景技术:

1、全幅衬纬经编机是一种常见的经编机械设备,具有高生产效率、广泛适应纱线种类、多样化编织结构、高编织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居用品、服装制造和创新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在生物医疗、化学工程、环保等领域,全幅衬纬经编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在ecmo氧合器、血液透析、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有害气体过滤等方面。

2、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机是一种变形的全幅衬纬经编机,具有自由调整织物密度的优点。相较于传统的全幅衬纬经编机织物,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机采用了最先进的变密度技术,可以自由调整织物的衬纬纱密度,使织物具有更加出色的性能特点,生产出更加丰富的全幅衬纬经编织物。总的来说,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机具有生产效率高、适用性强、智能化程度高、节省成本等优点,在纺织行业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3、然而,变密度经编织物的生产织造装置相较于普通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的制造较为困难,存在技术难度更高的缺点,如精度和过程控制更加复杂、变密度技术的技术原理不明确、实际生产织造产量和效率提升等方面存在技术难题。因此,目前纺织领域仍然集中于等密度或普通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的生产制造。为了解决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机存在的技术难题和缺点,本申请从基本织造原理和过程控制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织造装置,用以实现变密度经编织物的生产制造。该装置吸取了先进的技术原理,优化了制造工艺,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使其具有更加先进的制造水平和生产效率,成为实现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的生产织造的重要技术手段。这一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推动纺织领域的技术应用和创新发展,提高纺织行业的生产能力和产业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织造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织造装置,包括衬纬单元以及位于所述衬纬单元一侧的变密度单元;所述变密度单元包括传送链导轨、滑动连接于所述传送链导轨内的传送链链节、安装于所述传送链链节上的衬纬纱夹持器、安装于所述传送链导轨内侧壁上的电磁密度控制器、安装于所述传送链链节底部的电磁信号处理转换器、安装于所述电磁信号处理转换器靠近所述电磁密度控制器一侧的电磁密度接触脚,以及与所述电磁密度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二电磁变速器;所述衬纬单元包括铺纬小车以及穿设于所述铺纬小车的导纱孔中的衬纬纱,所述铺纬小车带动所述衬纬纱夹持在所述衬纬纱夹持器中,所述衬纬纱被所述衬纬纱夹持器夹持牢固后,通过位于所述传送链导轨外侧的衬纬纱剪刀将所述衬纬纱剪短;

4、其中,所述衬纬纱通过所述变密度单元调节所述衬纬纱之间的密度距离形成变密度衬纬纱。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磁密度接触脚与所述电磁密度控制器相接触。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密度单元还包括:

7、与没有经过变密度的传送链链节内侧壁上的电磁密度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电磁变速器。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密度衬纬纱通过捆绑纱固定。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10、与所述衬纬单元和所述变密度单元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衬纬单元和所述变密度单元协同工作。

11、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2、本申请提供的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织造装置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技术,可以用于生产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通过此技术,可以在同一全幅衬纬织物上衬入不同密度的衬纬纱,实现不同区域内密度的动态变化与定制化生产。这种全幅衬纬经编织物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为复杂的结构,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化学工程、环保等领域。与传统的全幅衬纬经编机相比,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织造装置的生产方法更为简单高效,成本更低,适用性更广泛。在现有全幅衬纬经编机的基础上,只需进行简单改造就可以实现产品品质的大幅提升,这种技术具有广泛的市场推广价值,可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的生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还可以实现定制化生产,为多个领域应用提供丰富的选择。同时,这种技术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资源,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衬纬单元以及位于所述衬纬单元一侧的变密度单元;所述变密度单元包括传送链导轨、滑动连接于所述传送链导轨内的传送链链节、安装于所述传送链链节上的衬纬纱夹持器、安装于所述传送链导轨内侧壁上的电磁密度控制器、安装于所述传送链链节底部的电磁信号处理转换器、安装于所述电磁信号处理转换器靠近所述电磁密度控制器一侧的电磁密度接触脚,以及与所述电磁密度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二电磁变速器;所述衬纬单元包括铺纬小车以及穿设于所述铺纬小车的导纱孔中的衬纬纱,所述铺纬小车带动所述衬纬纱夹持在所述衬纬纱夹持器中,所述衬纬纱被所述衬纬纱夹持器夹持牢固后,通过位于所述传送链导轨外侧的衬纬纱剪刀将所述衬纬纱剪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密度接触脚与所述电磁密度控制器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密度单元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密度衬纬纱通过捆绑纱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关于一种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织造装置,涉及纺织领域。包括衬纬单元和变密度单元;变密度单元包括传送链导轨、滑动连接于传送链导轨内的传送链链节、安装于传送链链节上的衬纬纱夹持器、安装于传送链导轨内侧壁上的电磁密度控制器、安装于传送链链节底部的电磁信号处理转换器、安装于电磁信号处理转换器一侧的电磁密度接触脚,以及与电磁密度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二电磁变速器;衬纬单元包括铺纬小车以及穿设于铺纬小车的导纱孔中的衬纬纱,衬纬纱通过变密度单元调节衬纬纱之间的密度距离形成变密度衬纬纱。以解决变密度全幅衬纬经编机存在的技术难题和缺点。

技术研发人员:马丕波,宋文祥,蒋高明,陈超余,董智佳,王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