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及筛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2146发布日期:2024-04-01 14:0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筛网抗静电耐磨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及筛网。


背景技术:

1、筛网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制作成网状产品。这种网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科技、国防等领域,如航空、航天、印刷、印染、电子和采矿等。其中合成纤维筛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工业产品,多用于分离、筛选和过滤等作业。具体来说,这种筛网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因其简单高效且运行费用低廉的特性,使得其在处理规模较小的废水时十分实用。此外,它还被广泛应用于空气过滤和清除粉尘,比如在冶炼厂、化工厂、制糖、抗磨液、医药、食品等工业中,合成纤维筛网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合成纤维筛网具有不生锈、耐腐蚀等特点,能代替部分金属筛网。

2、但合成纤维筛网容易产生静电且没有金属筛网耐磨。为提高合成纤维筛网的抗静电性能,需要在生产时加入抗静电剂,抗静电剂的生产工艺和配方因产品类型和应用不同而异。通常,根据使用方法,抗静电剂可分为内加型和外涂型两大类。内加型抗静电剂是添加在塑料之中,而外涂型抗静电剂则涂敷于模塑制品的表面。此外,也可以按抗静电剂的性能分为暂时性的和永久性的两大类。

3、就具体成分而言,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主要有聚醚类[如聚环氧乙烷、聚醚酯酰胺、聚醚酯亚酰胺、聚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共聚物、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季铵盐类(如含季铵盐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含季铵盐的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等)等。例如,有一种由三硬脂酸甘油酯和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制备而成的塑料抗静电剂,其重量比为(1~4)∶1,这种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性能优异,且与树脂相容性好,可以与其他助剂配伍使用,同时原料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

4、传统的或早期的抗静电筛网,仅仅是对纤维或筛网的表面进行抗静电整理。所用的表面抗静电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它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一方面可以降低纤维的摩擦系数,使静电产生减少;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纤维表面的吸湿性,降低纤维的表面电阻,使已经产生的静电易于逸散,缩短电荷的半衰期,从而达到抗静电的目的。然而这种方法的抗静电作用,只有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足够大时,纤维表面附着的表面活性剂才能发挥充分的作用;并且,这种方法的抗静电作用难以维持,随着时间的延续和洗涤的次数增加,附着在纤维表面的抗静电剂逐渐消失,随之失去了抗静电性能。这种抗静电筛网不适用于对抗静电性能要求高的石油、煤炭、电子、通讯、医疗等行业。

5、非耐久性抗静电剂的整理效果虽然耐久性较差,但是整理剂挥发性低,毒性小,而且筛网不易泛黄,腐蚀性小,纤维纺丝和纺织用油剂多用非耐久抗静电剂。因此将抗静电剂应用于合成纤维筛网的方式,会导致筛网随着使用寿命的增加,抗静电剂逐渐降低。

6、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371661a公开的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涉及筛网技术领域,其工艺步骤如下:精炼处理、粉末喷涂、表面浸渍。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筛网在试制和使用过程中的脱脂和去除杂质等问题,并且经过后处理过的筛网不仅经纬向张力一致,提高了产品更好的尺寸稳定性,而且改善了产品的表面性能,适用性广,操作简便,成本低,作用效果明显,提高其耐磨性和抗静电性,实用性强,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抗静电性,降低在矿石采选领域,筛选时的危险系数,更加可靠、安全。

7、该种筛网就是利用了在合成纤维表面喷涂抗静电剂增加筛网的抗静电性,但维持抗静电性能的使用寿命较短。

8、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及筛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及筛网。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第一步,生产组成包含硬链段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软链段为聚醚的聚醚酯嵌段共聚物。

4、第二步,将第一步的生产物与pet纤维共混纺丝。

5、第三步,将第二步生产的抗静电纤维丝浸渍在抗磨液中通过浸轧法加工,生产出抗静电耐磨的纤维丝。

6、作为优选,第一步中的生产组成包含硬链段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软链段为聚醚的聚醚酯嵌段共聚物包括以下步骤:

7、第一步、原料准备和预处理中,将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和聚醚二元醇加入到反应釜中,同时加入辅催化剂及助剂,原料的各组分占原料总重占比为:苯二甲酸60%、1,4-丁二醇20%、聚醚二元醇15%、辅催化剂1%及助剂4%。

8、第二步、开启搅拌并加热,当反应釜内温升温至100~170℃时,再加入主催化剂,继续升温至210~250℃进行酯化反应。

9、第三步、真空缩聚阶段,将第二步得到的酯化反应产物中补入主催化剂后开始进入真空缩聚阶段,这个阶段分为低真空缩聚反应和高真空缩聚反应,低真空缩聚反应温度为220~260℃,反应压力为80kpa,反应时间为10~90分钟;高真空缩聚反应温度为250~280℃,反应压力为10kpa内,反应时间为10~90分钟。

10、作为优选,第一步中的辅催化剂为2,5-二甲基吡咯(dmp),助剂为水。

11、作为优选,第二步中的主催化剂各组分占主催化剂总重占比为:三乙基铝(tea)44%、三甲基铝(tma)33%、三正己基铝(tnha)15%和三异丁基铝(tiba)8%。

12、作为优选,第三步的浸轧法加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3、第一步、前准备,浸轧前准备包括筛网的指标检测、抗磨液配制及轧车压力调节。

14、第二步、浸轧抗磨液,轧液率为70%,浸轧的方式为二浸二轧,浸轧在40度以下。

15、第三步、预烘和烘干,预烘温度为80-90度,最高不超过100度。

16、第四步、汽蒸或焙烘,汽蒸温度为100-130度,焙烘温度为100-160度。

17、第五步、水洗,浸轧水洗采用2-3只水洗槽连续水洗。

18、作为优选,预烘设备选用红外线-热风-烘箱组合式烘干设备。

19、作为优选,所述抗磨液各组分占抗磨液总重占比为:干酪素25%、乙二醇5、己内酰胺5%、苯乙烯35%、乙醇胺0.5%、过硫酸铵0.5%、黄原胶3%,水补足余量。

20、还提供一种筛网,包括采用上述工艺生产的纤维丝纺织成的筛网。

21、有益效果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及筛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利用了组成包含硬链段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软链段为聚醚的聚醚酯嵌段共聚物与合成纤维pet纤维共混纺丝形成纤维筛网,再通过浸轧法加工涂覆在纤维筛网上形成耐磨层,增加了筛网的抗静电和抗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的生产组成包含硬链段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软链段为聚醚的聚醚酯嵌段共聚物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的辅催化剂为2,5-二甲基吡咯(dmp),助剂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的主催化剂各组分占主催化剂总重占比为:三乙基铝(tea)44%、三甲基铝(tma)33%、三正己基铝(tnha)15%和三异丁基铝(tiba)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三步的浸轧法加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预烘设备选用红外线-热风-烘箱组合式烘干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磨液各组分占抗磨液总重占比为:干酪素25%、乙二醇5、己内酰胺5%、苯乙烯35%、乙醇胺0.5%、过硫酸铵0.5%、黄原胶3%,水补足余量。

8.一种筛网,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权利要求1工艺生产的纤维丝纺织成的筛网。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筛网抗静电耐磨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筛网抗静电耐磨后处理工艺及筛网,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生产组成包含硬链段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软链段为聚醚的聚醚酯嵌段共聚物。第二步,将第一步的生产物与PET纤维共混纺丝形成抗静电纤维筛网。第三步,将第二步生产的抗静电纤维筛网浸渍在抗磨液中通过浸轧法加工,生产出抗静电耐磨的筛网。本发明中,利用了组成包含硬链段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软链段为聚醚的聚醚酯嵌段共聚物与在合成纤维PET纤维共混纺丝形成纤维筛网,再通过浸轧法加工涂覆在纤维筛网上形成耐磨层,增加了筛网的抗静电和抗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亚杰,郭建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东大滤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