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2839发布日期:2023-07-15 14:3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缝纫机。


背景技术:

1、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

2、缝纫机送布是靠压脚压在布料上给布料压力,然后送料牙的靠这个压力来增加与布料的摩擦力,从而实现送料。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当压脚和送料牙之间在逐渐没有布料的时候,所有缝纫机在工作时,压脚与送料牙之间会产生碰撞,从而产生撞击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缝纫机在工作时压脚和送料牙之间在没有布料的情况下会撞击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包括:工作台;压脚,可活动地设置于工作台的上方,压脚具有放料位置、避让位置以及工作位置,压脚在避让位置时的避让高度位于压脚在放料位置的放料高度以及压脚在工作位置的压设高度之间;第一感应部件,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一感应部件位于靠近工作台的进料端的一侧;第一感应部件具有第一感应范围,以通过第一感应部件感应布料是否进入第一感应范围以及布料是否离开第一感应范围;其中,当第一感应部件感应到布料进入第一感应范围时,压脚处于放料位置;当第一感应部件感应到布料离开第一感应范围时,压脚处于避让位置。

3、进一步地,缝纫机还包括控制部和驱动部,第一感应部件和驱动部均与控制部连接,驱动部与压脚驱动连接,以使控制部根据第一感应部件感应到的情况控制驱动部驱动压脚运动。

4、进一步地,工作台包括针板,设置在工作台上,针板与压脚相对设置;其中,压脚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板体和避让板,主板体用于压设在针板上,避让板与针板间隔设置以形成进料空隙,主板体和避让板的连接处形成连接端;第一感应部件设置在连接端和进料端之间。

5、进一步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位于针板的侧部,第一感应部件的至少部分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

6、进一步地,针板具有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安装部,安装部凸出于主体部的侧部设置,安装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孔位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

7、进一步地,第一感应部件的感应部的顶端与工作台的台面平齐设置;或者沿第一安装孔的远离工作台的台面的一端至第一安装孔的靠近工作台的一端,第一安装孔的孔截面逐渐增大,第一感应部件的感应部的顶端低于工作台的台面设置。

8、进一步地,第一感应部件包括多个第一传感器,多个第一传感器沿连接端至进料端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9、进一步地,缝纫机还包括:切刀,可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的上方,切刀位于靠近针板远离进料端的一端,切刀具有远离工作台的初始状态和相对工作台进行剪线的剪线状态;第二感应部件,设置在针板的侧部,第二感应部件位于在第一感应部件远离进料端的一端,第二感应部件具有第二感应范围,以通过第二感应部件感应布料是否进入第二感应范围;其中,当第二感应部件感应到布料进入第二感应范围时,切刀运动至剪线状态。

10、进一步地,工作台上具有与切刀相适配的剪线腔,缝纫机还包括第三感应部件,设置在剪线腔的侧部,第三感应部件位于在第二感应部件远离第一感应部件的一端;第三感应部件具有第三感应范围,以通过第三感应部件感应布料是否离开第三感应范围;其中,当第三感应部件感应布料离开第三感应范围时切刀运动至剪线状态。

11、进一步地,第二感应部件包括第二传感器,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位于针板的侧部,第二感应部件的至少部分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和/或第三感应部件包括第三传感器,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第三感应部件位于在剪线腔的侧部,第三感应部件的至少部分安装在第三安装孔内。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纫机通过简单设置第一感应部件,使第一感应部件感应到布料进入第一感应范围时,压脚处于放料位置;以及第一感应部件感应到布料离开第一感应范围时,压脚处于避让位置。从而在缝纫过程中,压脚和送料牙之间沿送料方向逐渐没有布料时,能有效避免压脚和送料牙相互的碰撞以及避免了由于碰撞产生的噪音和送料牙的磨损。该缝纫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缝纫机在工作时压脚和和送料牙之间在没有布料的情况下会撞击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缝纫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还包括控制部和驱动部(4),所述第一感应部件(3)和所述驱动部(4)均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驱动部(4)与所述压脚(2)驱动连接,以使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一感应部件(3)感应到的情况控制所述驱动部(4)驱动所述压脚(2)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6),所述第一安装孔(6)位于所述针板(5)的侧部,所述第一感应部件(3)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6)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板(5)具有相互连接的主体部(501)和安装部(502),所述安装部(502)凸出于所述主体部(501)的侧部设置,所述安装部(50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板(503)和第二安装板(504),所述第一安装孔(6)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03)和所述第二安装板(50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部件(3)的感应部的顶端与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平齐设置;或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部件(3)包括多个第一传感器,所述多个第一传感器沿所述连接端至所述进料端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具有与所述切刀(7)相适配的剪线腔(9),所述缝纫机还包括第三感应部件(10),设置在所述剪线腔(9)的侧部,所述第三感应部件(10)位于在所述第二感应部件(8)远离所述第一感应部件(3)的一端;所述第三感应部件(10)具有第三感应范围,以通过所述第三感应部件(10)感应布料是否离开所述第三感应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应部件(8)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1),所述第二安装孔(11)位于所述针板(5)的侧部,所述第二感应部件(8)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11)内;和/或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缝纫机,属于缝纫机领域,包括工作台;压脚,可活动地设置于工作台的上方,压脚具有放料位置、避让位置以及工作位置,压脚在避让位置时的避让高度位于压脚在放料位置的放料高度以及压脚在工作位置的压设高度之间;第一感应部件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一感应部件位于靠近工作台的进料端的一侧;第一感应部件具有第一感应范围,以通过第一感应部件感应布料是否进入第一感应范围以及布料是否离开第一感应范围;其中,当第一感应部件感应到布料进入第一感应范围时,压脚处于放料位置。该缝纫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缝纫机在工作时压脚和送料牙之间在没有布料的情况下会撞击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潘兵,陈美正,赵钢,孙晓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