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针织机及其织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8563发布日期:2023-09-24 01:5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针织机及其织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针织机的,特别是指一种高速针织机及其织针。


背景技术:

1、针织面料有弹性好、用途广等优势。针织机的生产原理是织针通过三角上跑道的约束按一定方式将纱线弯成线圈,线圈形成后,需要生克片将已形成的线圈推出成圈位置,以留出工作位开始第二次成圈。传统的针织机,生克片与针筒上的针槽或者插片形成一对摩擦副,在其他部件的作用下,生克片来回摩擦滑动以完成退圈动作,这种退圈方式磨损大,为了避免摩擦造成的过高的机温烧毁纱线,设备运行速度受到限制。

2、织针是针织机上的一种主要成圈机件,由钢丝或钢带经机械加工制成,是针织机的关键器材之一,用于把纱线编织成线圈并使线圈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织针的结构与形状影响针织成圈过程、针织机的织造结构改变时,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针织机结构的织针的外形尺寸变化,适用的针织机类型会不同,所生产的织物也有所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壳提高设备运行速度的高速针织机。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高速针织机,其包括退圈结构及织针,退圈结构包括生克片、退圈三角、复位三角及针筒,织针安装在针筒内,所述生克片设有退圈开口、退圈踵、调整踵、复位踵及弧形摆动支点,退圈开口设置在生克片的前端,复位踵设置在生克片的后端,退圈踵间隔设置在退圈开口之后,退圈开口、退圈踵、复位踵设置在生克片的同一侧,弧形摆动支点设置在生克片的另一侧且位于退圈踵与复位踵之间,退圈踵设置在退圈三角上,复位踵设置在复位三角上,针筒为圆环形,其上设有槽,所述弧形摆动支点与针筒的槽底部接触。

4、进一步,所述退圈三角及复位三角为外凸凸轮,且退圈三角与复位三角的行程相反。

5、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高速针织机还包括调整三角,调整三角上设有调整槽,所述生克片还设有调整踵,调整踵间隔设置在退圈踵与复位踵之间且与退圈踵及复位踵位于生克片的同一侧,该调整踵设置在调整三角的调整槽上。

6、进一步,所述调整三角为槽凸轮。

7、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设备运行速度的高速针织机的织针。

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9、一种如上所述高速针织机的织针,织针具有针体,针体上设有针头、针舌、针踵及针尾,针头及针尾对应设置在针体的前后两端,针舌可转动的设置在针头之后,针踵设置在针舌与针尾之间,且凸出针体用以连接中间针三角,其中,针头宽度为1.30mm~1.60mm,针舌动程为5.50mm~9.00mm,工作长度为76.00mm~81.00mm,针尾高度为2.00mm~4.00mm。

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高速针织机在退圈三角和复位三角及针筒的作用下,生克片以摆动退圈的方式将纱线推出工作区域,避免生克片与针筒上的针槽或者插片及其他部件相互摩擦,从而避免摩擦产生的高温烧毁纱线,同时减少生克片的磨损,采用生克片摆动退圈的设备运行速度比现有摩擦式退圈方式的设备运行速度可大大提高,可用于高速针织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退圈结构及针织,退圈结构包括生克片、退圈三角、复位三角及针筒,织针安装在针筒内,所述生克片设有退圈开口、退圈踵、调整踵、复位踵及弧形摆动支点,退圈开口设置在生克片的前端,复位踵设置在生克片的后端,退圈踵间隔设置在退圈开口之后,退圈开口、退圈踵、复位踵设置在生克片的同一侧,弧形摆动支点设置在生克片的另一侧且位于退圈踵与复位踵之间,退圈踵设置在退圈三角上,复位踵设置在复位三角上,针筒为圆环形,其上设有槽,所述弧形摆动支点与针筒的槽底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圈三角及复位三角为外凸凸轮,且退圈三角与复位三角的行程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速针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三角,调整三角上设有调整槽,所述生克片还设有调整踵,调整踵间隔设置在退圈踵与复位踵之间且与退圈踵及复位踵位于生克片的同一侧,该调整踵设置在调整三角的调整槽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三角为槽凸轮。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速针织机的织针,其特征在于:织针具有针体,针体上设有针头、针舌、针踵及针尾,针头及针尾对应设置在针体的前后两端,针舌可转动的设置在针头之后,针踵设置在针舌与针尾之间,针头宽度为1.30mm~1.60mm,针舌动程为5.50mm~9.00mm,工作长度为76.00mm~81.00mm,针尾高度为2.00mm~4.0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针织机及其织针,高速针织机包括:退圈结构及织针,退圈结构包括生克片、退圈三角、复位三角及针筒,织针安装在针筒内,所述生克片设有退圈开口、退圈踵、调整踵、复位踵及弧形摆动支点,退圈开口设置在生克片的前端,复位踵设置在生克片的后端,退圈踵间隔设置在退圈开口之后,退圈开口、退圈踵、复位踵设置在生克片的同一侧,弧形摆动支点设置在生克片的另一侧且位于退圈踵与复位踵之间,退圈踵设置在退圈三角上,复位踵设置在复位三角上,所述弧形摆动支点与针筒的槽底部接触。本技术使用生克片摆动将成形的线圈推出工作位置,配合适用于该种退圈方式的织针,减少了频繁退圈时生克片的快速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许鸿捷,冯迎和,王翠,孙红忠,谢振琛,林少波,林培鑫,蔡俊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狮市汇星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