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纹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0271发布日期:2023-11-17 21:2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罗纹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罗纹布。


背景技术:

1、罗纹布是由纱线依次在正面和反面形成线圈纵行的针织物,罗纹布具有较高的弹性,因此常用于需要弹性的内外衣制品,如弹力衫、弹力背心、套衫袖口、领口和裤口等。

2、因罗纹布的弹性较好,因此制作出来的服饰与身体贴和得较为紧密,从而使得当操作人员出汗时,汗液会立刻被罗纹布吸收,从而导致罗纹布保持潮湿的状态,进而容易使得罗纹布靠近操作人员的一侧滋生细菌,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

3、因此需要提出设计一种罗纹布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罗纹布。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罗纹布,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采用抗菌纱线编织形成罗纹组织,所述罗纹组织包括若干前床线圈和若干后床线圈,相邻所述前床线圈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前床线圈与后床线圈之间穿过有若干吸湿纱线,所述吸湿纱线的吸湿性能大于抗菌纱线的吸湿性能。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纱线包括纱芯和缠绕在纱芯外的外包纱,所述纱芯采用异形氨纶纤维单丝加捻而成,所述外包纱采用银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异形氨纶纤维单丝的截面呈y形。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纱线采用若干股纱线一螺旋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一上设置有若干竹节。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纱线一包括芯纱和缠绕在芯纱外的缠绕纱,所述竹节由缠绕纱以不同捻度缠绕在芯纱上形成的,所述芯纱和缠绕纱均由竹纤维加捻而成。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缠绕纱缠绕在芯纱上的方向与若干纱线一螺旋加捻的方向相反。

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人员制作服饰时将凹槽靠近操作人员皮肤设置,使得操作人员的皮肤与面料之间产生空隙,使得面料与操作人员的贴合面积较小,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感觉较为透气,进而减少操作人员出汗的情况,基布层采用抗菌纱线编织,使得前床线圈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从而使得前床线圈上不易滋生细菌,吸湿纱线设置在前床线圈上方且吸湿纱线的吸湿性能大于抗菌纱线,从而使得当前床线圈将操作人员皮肤表面的汗水吸收时,吸湿纱线会将前床线圈内的汗水吸收,从而形成单向导湿的作用,从而能够保持前床线圈的干燥,进而使得面料靠近皮肤的一侧保持干燥,细菌在干燥的环境不易滋生,进一步保证了面料靠近皮肤一侧的抗菌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罗纹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采用抗菌纱线编织形成罗纹组织,所述罗纹组织包括若干前床线圈和若干后床线圈,相邻所述前床线圈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前床线圈与后床线圈之间穿过有若干吸湿纱线,所述吸湿纱线的吸湿性能大于抗菌纱线的吸湿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纹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纱线包括纱芯和缠绕在纱芯外的外包纱,所述纱芯采用异形氨纶纤维单丝加捻而成,所述外包纱采用银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罗纹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氨纶纤维单丝的截面呈y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纹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纱线采用若干股纱线一螺旋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一上设置有若干竹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罗纹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一包括芯纱和缠绕在芯纱外的缠绕纱,所述竹节由缠绕纱以不同捻度缠绕在芯纱上形成的,所述芯纱和缠绕纱均由竹纤维加捻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罗纹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纱缠绕在芯纱上的方向与若干纱线一螺旋加捻的方向相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罗纹布,涉及面料领域,旨在解决面料靠近皮肤的一侧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布层,基布层采用抗菌纱线编织形成罗纹组织,罗纹组织包括若干前床线圈和若干后床线圈,相邻前床线圈之间形成有凹槽,前床线圈与后床线圈之间穿过有吸湿纱线。本技术通过设置抗菌纱线保证了面料靠近皮肤一侧的抗菌性,使得细菌不易在面料上滋生,吸湿纱线的设置使靠近皮肤一侧的汗水能够向吸湿纱线方向传导,进而保证了面料靠近皮肤一侧的干燥性,进一步保证了面料靠近操作人员皮肤一侧的抗菌性,竹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保证了吸湿纱线的吸湿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礼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仪诚纺织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