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带生产用晕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5427发布日期:2023-09-02 18:3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带生产用晕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晕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织带生产用晕染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纺织加工过程中,晕染装置被广泛地用来对各种织带进行晕染处理,织带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很早之前,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目前,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

2、目前,在织带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晕染装置对织带进行晕染作业便于织带的生产,目前在对织带进行染色时,晕染池易出现染料沉淀,造成织带晕染不均匀,而且不能够有效的防止在晕染过程中织带发生褶皱,不便清除织带上多余的染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织带生产用晕染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织带生产用晕染装置,包括晕染缸,所述晕染缸顶部贯穿并设置有晕染池,所述晕染缸外壁左侧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高压气泵,所述第一高压气泵顶部中心偏右位置处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晕染缸外壁右侧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高压气泵,所述第二高压气泵顶部中心偏左位置处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左侧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通气管,右侧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通气管,所述晕染池内壁左侧顶部中心位置前后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件,所述晕染池内壁右侧底部中心位置前后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件,所述晕染池内壁前后两端左侧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辅助辊,所述第一辅助辊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辊,所述晕染池内壁前后两端右侧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二导向辊底部设置有第二辅助辊,所述第一辅助辊与第二辅助辊外径中心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导向辊与第二导向辊外径中心位置处均贯穿并设置有限位槽。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第一通气管与第二通气管均与晕染池内壁底部之间固定连接,且第一通气管与第二通气管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口。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晕染缸外壁左侧中心偏上位置处贯穿并设置有进带口,且进带口与晕染池之间相互贯通。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晕染缸外壁右侧中心偏上位置处贯穿并设置有出带口,且出带口与晕染池之间相互贯通。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晕染池内壁前后两端中心偏下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张紧辊,且张紧辊外壁中心位置处贯穿并设置有限位槽。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相互嵌合。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晕染池内壁前后两端均贯穿并设置有贯穿孔,所述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一辅助辊、第二辅助辊均与贯穿孔之间转动连接。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设置了第一高压气泵与第二高压气泵,并且通过连接管上分别连接的第一通气管与第二通气管向晕染池内喷出气体,使得晕染池内的染料混合物持续翻滚,从而使得晕染池内沉底的染料在池水中翻滚再次混合,避免因为晕染池中的染料出现沉淀,从而导致织带的晕染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17、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限位槽、限位块,第一导向辊、第一辅助辊、第二导向辊、第二辅助辊和张紧辊,织带通过卡在第一导向辊与第二导向辊上的限位槽,并且通过第一辅助辊与第二辅助上的限位块对织带进行挤压限位工作,同时利用张紧辊对织带进行拉紧工作,从而避免织带在晕染时发生褶皱的情况发生,同时因为限位块与限位槽的挤压,在织带从晕染池中出来时将多余的染料挤出,重新流进晕染池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织带生产用晕染装置,包括晕染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晕染缸(1)顶部贯穿并设置有晕染池(7),所述晕染缸(1)外壁左侧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高压气泵(4),所述第一高压气泵(4)顶部中心偏右位置处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所述晕染缸(1)外壁右侧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高压气泵(9),所述第二高压气泵(9)顶部中心偏左位置处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左侧所述连接管(5)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通气管(3),右侧所述连接管(5)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通气管(8),所述晕染池(7)内壁左侧顶部中心位置前后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件(2),所述晕染池(7)内壁右侧底部中心位置前后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件(19),所述晕染池(7)内壁前后两端左侧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辅助辊(15),所述第一辅助辊(15)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辊(14),所述晕染池(7)内壁前后两端右侧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辊(18),所述第二导向辊(18)底部设置有第二辅助辊(20),所述第一辅助辊(15)与第二辅助辊(20)外径中心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所述第一导向辊(14)与第二导向辊(18)外径中心位置处均贯穿并设置有限位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带生产用晕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管(3)与第二通气管(8)均与晕染池(7)内壁底部之间固定连接,且第一通气管(3)与第二通气管(8)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口(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带生产用晕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晕染缸(1)外壁左侧中心偏上位置处贯穿并设置有进带口(10),且进带口(10)与晕染池(7)之间相互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带生产用晕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晕染缸(1)外壁右侧中心偏上位置处贯穿并设置有出带口(12),且出带口(12)与晕染池(7)之间相互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带生产用晕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晕染池(7)内壁前后两端中心偏下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张紧辊(11),且张紧辊(11)外壁中心位置处贯穿并设置有限位槽(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带生产用晕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7)与限位槽(13)之间相互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带生产用晕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晕染池(7)内壁前后两端均贯穿并设置有贯穿孔(16),所述第一导向辊(14)、第二导向辊(18)、第一辅助辊(15)、第二辅助辊(20)均与贯穿孔(16)之间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织带生产用晕染装置,包括晕染缸,所述晕染缸顶部贯穿并设置有晕染池,所述晕染缸外壁左侧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高压气泵,所述第一高压气泵顶部中心偏右位置处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晕染缸外壁右侧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高压气泵,所述第二高压气泵顶部中心偏左位置处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本技术中,使得晕染池内的染料混合物持续翻滚,从而使得晕染池内沉底的染料在池水中翻滚再次混合,避免因为晕染池中的染料出现沉淀,从而导致织带的晕染不均匀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织带在晕染时发生褶皱的情况发生,同时因为限位块与限位槽的挤压,在织带从晕染池中出来时将多余的染料挤出,重新流进晕染池内。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辉,王伟伟,刘伶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太盛达制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