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罗纹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1810发布日期:2023-10-11 13:2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高强度罗纹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高强度罗纹布。


背景技术:

1、罗纹布是由正面线圈纵行与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常见的有1+1罗纹、2+2罗纹、氨纶罗纹。

2、由于罗纹布具有较强的弹性,因此常用于领口、袖口等处,由于这些部位会经常与皮肤进行摩擦,因此现有技术中会选用亲肤性较高的纱线进行编织,以提高穿着时的舒适度。

3、但是亲肤纱线一般质地柔软,强度不高,在受到外力拉扯时容易发生断裂,导致编织后形成的面料强度也不高,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高强度罗纹布。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高强度罗纹布,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由第一纬纱组与第二纬纱组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纬纱组由亲肤纱与耐磨纱并线而成,所述亲肤纱与所述耐磨纱的数量比为2:1,所述第二纬纱组由强化纱缠绕于结构纱的外围形成。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料本体由单面八针道编织而成,其花型以六路为一循环,其花型依次为:

4、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5、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成圈组织;

6、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7、第四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成圈组织;

8、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9、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成圈组织;

10、其中第一路至第四路由第一纬纱组编织而成,第五路和第六路由第二纬纱组编织而成。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强化纱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强化纱的捻向为z捻,所述强化纱的缠绕方向与其自身捻向相反。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结构纱包括芯纱以及包覆于所述芯纱上的外包纱,所述芯纱为异形涤纶纤维且截面呈十字形,所述外包纱由棉纤维加捻而成且捻向为z捻。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亲肤纱由羊毛纤维加捻而成。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由一根腈纶纤维与四根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的直径大于所述亲肤纱的直径。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通过并线编织的形式,加强第一纬纱组的强度,进而使得编织完成后的面料整体强度得到保证,而强化纱对结构纱的强化作用也可以使得第二纬纱组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由于编织结构中大部分由第一纬纱组进行编织,因此使得面料的亲肤性得到了保证,进而保证面料穿着时的舒适性。



技术特征:

1.高强度罗纹布,包括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由第一纬纱组(1)与第二纬纱组(2)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纬纱组(1)由亲肤纱(11)与耐磨纱(12)并线而成,所述亲肤纱(11)与所述耐磨纱(12)的数量比为2:1,所述第二纬纱组(2)由强化纱(21)缠绕于结构纱(22)的外围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罗纹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由单面八针道编织而成,其花型以六路为一循环,其花型依次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罗纹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纱(21)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强化纱(21)的捻向为z捻,所述强化纱(21)的缠绕方向与其自身捻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罗纹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纱(22)包括芯纱(221)以及包覆于所述芯纱(221)上的外包纱(222),所述芯纱(221)为异形涤纶纤维且截面呈十字形,所述外包纱(222)由棉纤维加捻而成且捻向为z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罗纹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纱(11)由羊毛纤维加捻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罗纹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12)由一根腈纶纤维与四根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罗纹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12)的直径大于所述亲肤纱(11)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高强度罗纹布,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罗纹布用于袖口、领口时需要较高的亲肤性,但是亲肤纱线容易断裂,导致面料强度不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由第一纬纱组与第二纬纱组编织而成,第一纬纱组由亲肤纱与耐磨纱并线而成,亲肤纱与耐磨纱的数量比为2:1,第二纬纱组由强化纱缠绕于结构纱的外围形成。本技术通过并线编织的形式,加强第一纬纱组的强度,进而使得编织完成后的面料整体强度得到保证,而强化纱对结构纱的强化作用也可以使得第二纬纱组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由于编织结构中大部分由第一纬纱组进行编织,因此使得面料的亲肤性得到了保证,进而保证面料穿着时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礼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仪诚纺织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