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92427发布日期:2023-08-20 19:3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新型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一种晾衣架,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晾衣架。


背景技术:

1、晾衣架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很多晾衣架不能折叠收纳,因此在不使用是占用较多空间,且不易挪动位置。现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可折叠或可收纳的晾衣架,如申请号为202222116270.1公开的一种晾晒装置,该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收纳成很小的体积,便于使用者携带至不同位置使用。但是该晾晒装置的晾晒部中包括的晾晒杆只有单层的,使得晾晒空间受到较大限制,每次晾晒的衣物较少,晾晒空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新型晾衣架。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晾衣架,包括收纳筒、第一层晾晒杆和第二层晾晒杆,收纳筒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设于外筒的内侧,内筒内侧设有第一容纳腔,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一层晾晒杆设于外筒的顶端,且可收纳于第二容纳腔内,第二层晾晒杆在使用时,位于第一层晾晒杆的上方;第二层晾晒杆可收纳于第一容纳腔内。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通过第一层晾晒杆和第二晾晒杆分别收纳到不同的容纳腔,因此,可以方便收纳筒内空间的合理利用,且方便两层晾晒杆的收纳;通过设有第一层晾晒杆和第二晾晒杆,可以在在先晾衣架的基础上增加一层晾晒杆,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晾晒空间,提高了晾晒空间的利用率。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新型晾衣架还包括支脚,支脚为多个,支脚设于收纳筒的底部,并能收纳于第二容纳腔内。由此,通过设有支脚,可以方便对收纳筒的支撑,增加整体使用时的高度。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新型晾衣架还包括底盖,底盖盖设在外筒和内筒的底端,底盖上设有贯穿孔,支脚通过贯穿孔后能够收纳于第二容纳腔内。由此,通过设有底盖,方便支脚与收纳筒的配合。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筒的顶端设有安装头,安装头盖设在内筒的顶端,第一层晾晒杆包括多根第一晾晒杆,安装头上设有多个安装孔,第一晾晒杆与安装孔一一对应,第一晾晒杆的一端与安装孔相配合,安装孔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第二层晾晒杆能够贯穿安装头后伸出。由此,通过设有安装头,可以方便第一晾晒杆的安装,且使用后,方便第一晾晒杆通过安装孔插入到第二容纳腔内,方便第一晾晒杆的打开和收纳。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晾晒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安装头的内侧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转轴与第一限位槽相配合。由此,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限位槽相配合,方便第一晾晒杆在使用时进行限位固定。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新型晾衣架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设有连接头,第二层晾晒杆包括多个第二晾晒杆,各第二晾晒杆与连接头转动连接,并能容纳于第一容纳腔内,支撑杆的另一端设于第一容纳腔内。由此,通过设有支撑杆,可以保证两层晾晒杆在使用时两者之间的高度距离;且通过连接头,方便第二晾晒杆的展开和收纳。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贯穿孔为倾斜孔,支脚的上端设有限位柱,贯穿孔的内壁设有限位台,限位柱与限位台相配合,支脚的底端设有防滑块。由此,贯穿孔为倾斜孔,方便支脚在打开时处于倾斜状态,大大提高了支脚支撑的稳定性。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块,安装头的中部设有通孔,限位块与内筒的内壁相配合,通孔的顶端内径小于限位块顶端的外径。由此,方便实现安装头对限位块上升位置的限定,防止限位块以及支撑杆脱离第一容纳腔。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头包括固定块和压块,第二晾晒杆的一端设有弧形部,并与固定块转动连接,固定块上设有限位柱,弧形部的一侧与限位柱相对应,压块与固定块相配合,压块与限位柱的外端面抵接。由此,通过连接头的结构,可以方便第二晾晒杆的展开和收纳。



技术特征:

1.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筒(1)、第一层晾晒杆(2)和第二层晾晒杆(3),所述收纳筒(1)包括内筒(11)和外筒(12),所述内筒(11)设于外筒(12)的内侧,所述内筒(11)内侧设有第一容纳腔(4),所述内筒(11)与外筒(12)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5),所述第一层晾晒杆(2)设于外筒(12)的顶端,且可收纳于第二容纳腔(5)内,所述第二层晾晒杆(3)在使用时,位于第一层晾晒杆(2)的上方;所述第二层晾晒杆(3)可收纳于第一容纳腔(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脚(6),所述支脚(6)为多个,所述支脚(6)设于收纳筒(1)的底部,并能收纳于第二容纳腔(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盖(7),所述底盖(7)盖设在外筒(12)和内筒(11)的底端,所述底盖(7)上设有贯穿孔(71),所述支脚(6)通过贯穿孔(71)后能够收纳于第二容纳腔(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2)的顶端设有安装头(8),所述安装头(8)盖设在内筒(11)的顶端,所述第一层晾晒杆(2)包括多根第一晾晒杆(21),所述安装头(8)上设有多个安装孔(81),所述第一晾晒杆(21)与所述安装孔(8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晾晒杆(21)的一端与安装孔(81)相配合,所述安装孔(81)与第二容纳腔(5)连通,所述第二层晾晒杆(3)能够贯穿安装头(8)后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晾晒杆(21)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22),所述安装头(8)的内侧设有第一限位槽(82),所述第一转轴(22)与第一限位槽(82)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一端设有连接头(10),所述第二层晾晒杆(3)包括多个第二晾晒杆(31),各所述第二晾晒杆(31)与连接头(10)转动连接,并能容纳于第一容纳腔(4)内,所述支撑杆(9)的另一端设于第一容纳腔(4)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71)为倾斜孔,所述支脚(6)的上端设有限位柱(61),所述贯穿孔(71)的内壁设有限位台(72),所述限位柱(61)与限位台(72)相配合,所述支脚(6)的底端设有防滑块(3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9)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块(20),所述安装头(8)的中部设有通孔(83),所述限位块(20)与内筒(11)的内壁相配合,所述通孔(83)的顶端内径小于限位块(20)顶端的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0)包括固定块(101)和压块(102),所述第二晾晒杆(31)的一端设有弧形部(311),并与固定块(10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101)上设有限位柱(103),所述弧形部(311)的一侧与限位柱(103)相对应,所述压块(102)与固定块(101)相配合,所述压块(102)与限位柱(103)的外端面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晾衣架,包括收纳筒、第一层晾晒杆和第二层晾晒杆,收纳筒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设于外筒的内侧,内筒内侧设有第一容纳腔,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一层晾晒杆设于外筒的顶端,且可收纳于第二容纳腔内,第二层晾晒杆在使用时,位于第一层晾晒杆的上方;第二层晾晒杆可收纳于第一容纳腔内。通过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通过第一层晾晒杆和第二晾晒杆分别收纳到不同的容纳腔,因此,可以方便收纳筒内空间的合理利用,且方便两层晾晒杆的收纳;通过设有第一层晾晒杆和第二晾晒杆,可以在在先晾衣架的基础上增加一层晾晒杆,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晾晒空间,提高了晾晒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史普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史普芹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