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5130发布日期:2023-09-24 04:5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机线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具体为一种缝纫机线架。


背景技术:

1、缝纫机在缝纫作业时需要为缝纫机构提供用以缝纫的面线和底线,一般使用过线杆来支撑和从放线卷引出的线,并且提供起引导作用的导线装置,为缝纫机的提供缝纫所需的线。

2、现有的缝纫机线架一般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如公告号为cn204753079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缝纫机线架,主要包括过线杆、固定过线杆的立杆、固定立杆的底座和固定底座的台板。其中底座的顶面可拆卸连接有线托棒,线托棒上套接有线盘。供线卷套接在线托棒上,拉动供线卷上的线进行供线时,供线卷在线托棒上自转。供线卷引出的线穿过过线杆上的底线过线孔,然后再引向缝纫机的机头,为缝纫机供线,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供线卷为缝纫机供线时,供线卷套接在线托棒上自转会产生晃动,使得供线卷的供线稳定性较差,因此需要对缝纫机线架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其出现供线卷套接在线托棒上自转会产生晃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线架,具备供线卷供线时稳定性高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缝纫机线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线托棒,所述线托棒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供线卷,所述底板的顶部铰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供线卷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右侧铰接有拉簧,所述拉簧远离支撑架的一端与底板铰接,所述线托棒的表面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线托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圆盘架,所述圆盘架的表面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圆盘架的一端与限位杆铰接,所述圆盘架的顶部延伸至线托棒的上方。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圆盘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与转盘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环。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通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滚轴,所述滚轴与限位杆活动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1、本实用新型采用操作者向左侧拉动拉环,然后操作者将供线卷从上往下套在线托棒表面,然后操作者松开拉环,使得滚轮与供线卷的表面贴合,从而对供线卷有向下的压力,从而对供线卷进行第一级稳定处理,然后操作者旋转把手带动圆盘架旋转,使得限位杆向靠近供线卷的一侧移动,从而防止供线卷与线托棒分离,从而对供线卷进行第二级稳定处理,该装置具备供线卷供线时稳定性高的优点。

9、2、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的设置,可以使得操作者利用省力杠杆的原理,使得操作者可以轻易的旋转圆盘架。



技术特征:

1.一种缝纫机线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盘(2),所述转盘(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线托棒(3),所述线托棒(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供线卷(4),所述底板(1)的顶部铰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滚轮(6),所述滚轮(6)与供线卷(4)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5)的右侧铰接有拉簧(7),所述拉簧(7)远离支撑架(5)的一端与底板(1)铰接,所述线托棒(3)的表面开设有通口(8),所述通口(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线托棒(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圆盘架(10),所述圆盘架(10)的表面铰接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远离圆盘架(10)的一端与限位杆(9)铰接,所述圆盘架(10)的顶部延伸至线托棒(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架(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与转盘(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环(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滚轴(15),所述滚轴(15)与限位杆(9)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纫机线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线托棒,所述线托棒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供线卷,所述底板的顶部铰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供线卷活动连接。本技术采用操作者向左侧拉动拉环,然后操作者将供线卷从上往下套在线托棒表面,然后操作者松开拉环,使得滚轮与供线卷的表面贴合,从而对供线卷有向下的压力,从而对供线卷进行第一级稳定处理,然后操作者旋转把手带动圆盘架旋转,使得限位杆向靠近供线卷的一侧移动,从而防止供线卷与线托棒分离,从而对供线卷进行第二级稳定处理,该装置具备供线卷供线时稳定性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庞智,柳星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中科澳拓美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