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裁剪机使用的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6945发布日期:2023-10-21 23:0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用于自动裁剪机使用的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织物帐篷,尤其涉及用于自动裁剪机使用的辅助结构。


背景技术:

1、织物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织物帐篷在加工制作时需要使用自动裁剪机对制作织物帐篷所使用的材料进行裁剪,自动裁剪机在使用时需要将收卷完成的织物卷筒与机体进行连接,之后通过电机带动织物卷筒旋转使需要裁剪的织物在输送带上移动至裁剪刀的位置,现有的织物卷筒与机体之间是通过螺栓连接的,更换时需要拆卸螺栓,花费时间较长,但是现有的自动裁剪机没有对使用完的织物卷筒进行便捷更换的构件,所以特提出用于自动裁剪机使用的辅助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自动裁剪机使用的辅助结构,具备使用完的织物卷筒进行便捷更换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织物帐篷在加工制作时需要使用自动裁剪机对制作织物帐篷所使用的材料进行裁剪,自动裁剪机在使用时需要将收卷完成的织物卷筒与机体进行连接,之后通过电机带动织物卷筒旋转使需要裁剪的织物在输送带上移动至裁剪刀的位置,现有的织物卷筒与机体之间是通过螺栓连接的,更换时需要拆卸螺栓,花费时间较长,但是现有的自动裁剪机没有对使用完的织物卷筒进行便捷更换的构件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于自动裁剪机使用的辅助结构,包括两个机体壳和两个卷筒壳,两个卷筒壳相反的一侧与两个机体壳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卷筒壳的内腔通过电机活动连接有转壳,两个卷筒壳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装置壳,所述装置壳的数量为三个,并均匀分布于装置槽的内腔,两个卷筒壳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织物卷筒,所述织物卷筒的数量为三个,并均匀分布于两个卷筒壳之间,所述织物卷筒的左右两侧均与装置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控制块,所述控制块的顶部贯穿装置壳并延伸至装置壳内腔的外部,所述装置壳的内腔设置有限位装置。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相反的一侧均贯穿装置壳并延伸至装置壳内腔的外侧,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圆形柱,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当织物卷筒移动至合适位置时,限位装置对织物卷筒的位置具有限制作用。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装置壳内腔底部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底部与装置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柱的底部与转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块的右侧与转块的表面接触,通过设置转块和扭簧,控制块移动带动转块通过转轴旋转,转块旋转时可以带动圆形柱在方形孔的内腔移动,当转块旋转时产生的力使扭簧发生弹性形变,扭簧使转块的旋转具有稳定性。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稳定环,所述装置壳内腔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与稳定环配合使用的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表面与稳定环的内腔接触,两个稳定环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稳定杆的表面,通过设置稳定环、稳定杆和弹簧,限位块移动带动稳定环沿着稳定杆的表面移动,稳定块移动时产生的力使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稳定环、稳定杆和弹簧的配合使用对限位块的移动位置具有限制作用。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控制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方形块,所述第一方形块的底部与装置壳的表面接触,所述控制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方形块,所述第二方形块的顶部与装置壳内腔的顶部接触,通过设置第一方形块和第二方形块,控制块移动时带动第一方形块和第二方形块移动,第一方形块和第二方形块的配合使用对控制块的移动位置具有限制作用。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转壳和装置槽内腔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腔接触,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若干个,并均匀分布于转壳和装置槽的内腔,通过设置限位槽,当装置壳移动至合适位置时松开控制块,弹簧恢复形状产生的恢复力带动限位块卡进限位槽的内腔,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使用对装置壳的位置具有限制作用。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装置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控制块配合使用的把手,通过设置把手,握住把手时拉动控制块时更加便利使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卷筒壳、装置壳、限位装置、限位块、方形孔和圆形柱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织物帐篷在加工制作时需要使用自动裁剪机对制作织物帐篷所使用的材料进行裁剪,自动裁剪机在使用时需要将收卷完成的织物卷筒与机体进行连接,之后通过电机带动织物卷筒旋转使需要裁剪的织物在输送带上移动至裁剪刀的位置,现有的织物卷筒与机体之间是通过螺栓连接的,更换时需要拆卸螺栓,花费时间较长,但是现有的自动裁剪机没有对使用完的织物卷筒进行便捷更换的构件的问题。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当转块旋转时带动圆形柱在方形孔的内腔移动,此时圆形柱对限位块产生挤压力,圆形柱对限位块产生的挤压力带动两个限位块移动相互靠近,限位装置对织物卷筒的位置具有限制作用。



技术特征:

1.用于自动裁剪机使用的辅助结构,包括两个机体壳(1)和两个卷筒壳(2),其特征在于:两个卷筒壳(2)相反的一侧与两个机体壳(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卷筒壳(2)的内腔通过电机活动连接有转壳(3),两个卷筒壳(2)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装置槽(4),所述装置槽(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装置壳(5),所述装置壳(5)的数量为三个,并均匀分布于装置槽(4)的内腔,两个卷筒壳(2)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织物卷筒(6),所述织物卷筒(6)的数量为三个,并均匀分布于两个卷筒壳(2)之间,所述织物卷筒(6)的左右两侧均与装置壳(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壳(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控制块(7),所述控制块(7)的顶部贯穿装置壳(5)并延伸至装置壳(5)内腔的外部,所述装置壳(5)的内腔设置有限位装置(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裁剪机使用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8)包括两个限位块(801),两个限位块(801)相反的一侧均贯穿装置壳(5)并延伸至装置壳(5)内腔的外侧,所述限位块(801)的顶部开设有方形孔(802),所述方形孔(80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圆形柱(8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动裁剪机使用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5)内腔底部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块(9),所述转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扭簧(10),所述扭簧(10)的底部与装置壳(5)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柱(803)的底部与转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块(7)的右侧与转块(9)的表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动裁剪机使用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8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稳定环(11),所述装置壳(5)内腔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与稳定环(11)配合使用的稳定杆(12),所述稳定杆(12)的表面与稳定环(11)的内腔接触,两个稳定环(1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套设于稳定杆(12)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裁剪机使用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方形块(14),所述第一方形块(14)的底部与装置壳(5)的表面接触,所述控制块(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方形块(15),所述第二方形块(15)的顶部与装置壳(5)内腔的顶部接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动裁剪机使用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壳(3)和装置槽(4)内腔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801)配合使用的限位槽(16),所述限位块(801)的表面与限位槽(16)的内腔接触,所述限位槽(16)的数量为若干个,并均匀分布于转壳(3)和装置槽(4)的内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裁剪机使用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控制块(7)配合使用的把手(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用于自动裁剪机使用的辅助结构,包括两个机体壳和两个卷筒壳,两个卷筒壳相反的一侧与两个机体壳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卷筒壳的内腔通过电机活动连接有转壳。通过设置卷筒壳、装置壳、限位装置、限位块、方形孔和圆形柱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织物帐篷在加工制作时需要使用自动裁剪机对制作织物帐篷所使用的材料进行裁剪,自动裁剪机在使用时需要将收卷完成的织物卷筒与机体进行连接,之后通过电机带动织物卷筒旋转使需要裁剪的织物在输送带上移动至裁剪刀的位置,现有的织物卷筒与机体之间是通过螺栓连接的,更换时需要拆卸螺栓,花费时间较长,但是现有的自动裁剪机没有对使用完的织物卷筒进行便捷更换的构件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国,劳爱君,李勇,张冬梅,徐晶,孙海涛,王和金,劳红美,侯迎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阳信华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