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大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4690发布日期:2023-09-21 02:4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针织大圆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织,具体是针织大圆机。


背景技术:

1、纺织的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

2、目前,工作人员在进行纺织工作时,通常会使用到针织大圆机,由于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所以发展很快,现有的针织大圆机在安装时,大多通过安装支架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只能配套固定尺寸的微机保护装置进行安装,不能对其进行调节,从而不能适配不同尺寸的的微机保护装置,且拆卸和安装步骤较为繁琐,后期拆装都非常麻烦,不便于实际使用。

3、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09307570u的一种针织大圆机机架,包括底座、壳体、微型摄像头、散光罩和散热孔,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壳体,壳体底端的边缘位置处设有等间距的复合弹簧,且复合弹簧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两内侧壁上皆设有灯具,所述壳体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微型摄像头,所述壳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圆环架。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在对针织大圆机进行安装时不能对针织大圆进行快速固定,容易造成针织大圆机在安装时产生晃动的现象,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安装,降低工作效率,因此,亟需设计针织大圆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针织大圆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针织大圆机,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呈对称分布设置,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应分布设置安装杆,位于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的两个所述安装杆呈对称分布设置,四个所述安装杆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机构。

4、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远的两个侧壁均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应分布设置的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防滑垫。

5、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安装箱、转盘、转杆、齿轮、齿板和移动杆,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相邻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安装箱和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呈“l”型设置,所述安装箱靠近第二底板的一侧开设有槽口,所述移动杆与安装箱上的槽口呈滑动贯穿设置,所述移动杆位于安装箱的杆体侧壁固定设置有齿板,所述安装箱的顶部转动贯穿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位于安装箱内的一端与安装箱的底部内壁呈转动设置,所述转杆位于安装箱的杆体上固定套接设置有齿轮,所述转杆位于安装箱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齿轮与齿板呈相互啮合设置。

6、优选的,所述第二底板靠近第一底板的侧壁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应分布设置的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远离第二底板的一端均与第一底板相近的侧壁呈滑动贯穿设置。

7、优选的,分别位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的两个所述安装杆远离限位板的一侧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固定杆,分别位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的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均固定设置有三个结构相同且呈线性阵列分布设置的第一固定架。

8、优选的,四个所述安装杆相对的侧壁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贯穿设置有结构相同的滑块,所述安装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内壁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安装杆的顶部呈螺纹贯穿设置,所述螺纹杆位于安装杆内的一端与安装杆的底部内壁呈转动设置,所述螺纹杆位于安装杆内的杆体与相近的滑块呈螺纹贯穿设置,分别位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的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结构相同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应分布设置的伸缩板。

9、优选的,两个所述伸缩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应分布设置有第二固定架。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中,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四个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带动两个连接杆移动,带动两个伸缩板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对不同高度的针织大圆机进行安装,通过转动转盘,带动转杆进行转动,带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齿板和移动杆进行移动,能够对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进而能够对不同宽度的针织大圆机进行安装,实现适配不同尺寸的针织大圆机,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相互配合,能够在针织大圆机在安装时进行快速固定,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且便于进行拆卸和安装。



技术特征:

1.针织大圆机,包括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呈对称分布设置,所述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2)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应分布设置安装杆(8),位于所述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上的两个所述安装杆(8)呈对称分布设置,四个所述安装杆(8)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大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相远的两个侧壁均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应分布设置的支撑腿(3),四个所述支撑腿(3)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防滑垫(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大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安装箱(17)、转盘(18)、转杆(19)、齿轮(21)、齿板(22)和移动杆(20),所述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2)的相邻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安装箱(17)和移动杆(20),所述移动杆(20)呈“l”型设置,所述安装箱(17)靠近第二底板(2)的一侧开设有槽口,所述移动杆(20)与安装箱(17)上的槽口呈滑动贯穿设置,所述移动杆(20)位于安装箱(17)的杆体侧壁固定设置有齿板(22),所述安装箱(17)的顶部转动贯穿设置有转杆(19),所述转杆(19)位于安装箱(17)内的一端与安装箱(17)的底部内壁呈转动设置,所述转杆(19)位于安装箱(17)的杆体上固定套接设置有齿轮(21),所述转杆(19)位于安装箱(17)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盘(18),所述齿轮(21)与齿板(22)呈相互啮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大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2)靠近第一底板(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应分布设置的限位板(5),两个所述限位板(5)远离第二底板(2)的一端均与第一底板(1)相近的侧壁呈滑动贯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大圆机,其特征在于:分别位于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上的两个所述安装杆(8)远离限位板(5)的一侧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固定杆(6),分别位于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上的两个所述固定杆(6)之间均固定设置有三个结构相同且呈线性阵列分布设置的第一固定架(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大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架(10)、电机(16)、螺纹杆(15)、滑槽(9)、滑块(11)、连接杆(12)和伸缩板(13),四个所述安装杆(8)相对的侧壁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滑槽(9),四个所述滑槽(9)内均滑动贯穿设置有结构相同的滑块(11),所述安装杆(8)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的顶部内壁固定设置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固定套接设置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与安装杆(8)的顶部呈螺纹贯穿设置,所述螺纹杆(15)位于安装杆(8)内的一端与安装杆(8)的底部内壁呈转动设置,所述螺纹杆(15)位于安装杆(8)内的杆体与相近的滑块(11)呈螺纹贯穿设置,分别位于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上的两个所述滑块(11)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结构相同的连接杆(12),两个所述连接杆(12)之间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应分布设置的伸缩板(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织大圆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伸缩板(13)的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应分布设置有第二固定架(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针织大圆机,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呈对称分布设置,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应分布设置安装杆,位于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的两个所述安装杆呈对称分布设置,四个所述安装杆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机构。本技术在安装时不仅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针织大圆机,还能在对针织大圆机安装时,进去快速固定,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发生晃动现象,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市海宏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