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线结构及围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6301发布日期:2023-09-20 17:5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线结构及围边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缝纫,特别是一种切线结构及围边机。


背景技术:

1、在使用围边机对床垫进行围边缝纫时,需要对缝纫到床垫上的底线和面线进行剪断。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剪线结构可以剪断底线和面线,但是剪线结构本身占空空间大,将其安装在围边机上使用时,容易与围边机或者床垫发生干涉,因此现有的剪线工作通常都是由人工完成,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线结构及围边机,旨在解决现有围边机的剪线工作由人工完成,操作繁琐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切线结构,包括面板、固定刀组件、连杆组件和动刀,所述固定刀组件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面板铰接,所述动刀与所述面板铰接,所述动刀与所述连杆组件铰接,所述面板在所述动刀上的铰接位置与所述连杆组件在所述动刀上的铰接位置间隔设置,所述动刀用于勾住面线和底线,带动面线和底线往所述固定刀组件方向移动,使所述固定刀组件与所述动刀咬合剪切面线和底线。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刀组件包括固定刀主体、螺钉和压片,所述螺钉依次穿过压片和固定刀主体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刀组件还包括弹簧片、垫块和压片,所述固定刀主体设置在所述垫块与所述面板之间,所述弹簧片设置在所述压片与所述垫块之间,所述螺钉依次穿过压片、弹簧片、垫块和固定刀主体,所述螺钉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推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中部与所述面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刀铰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刀包括第一动刀段和第二动刀段,所述第一动刀段和第二动刀段相连续,所述第一动刀段和第二动刀段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小于90°的夹角,所述第一动刀段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刀段和第二动刀段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所述动刀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面板铰接,所述动刀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连杆组件铰接;所述第二动刀段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夹角之间,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用于勾住底线和面线。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设置为底部往顶部逐渐缩小的第一尖角和第二尖角,所述第一凸起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凸起的底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刀段上,所述第一尖角的角度范围为35°~38°,所述第二尖角的角度范围为31°~33°。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所述第一动刀段的长度延伸方向为x轴,所述第二动刀段的末端、所述第一凸起的末端、所述第二凸起的末端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与x轴的距离分别为a、b、c和d,d为负数,a:b:c:d的绝对值为21~22:16~17:14~15:1~1.5。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动刀段的末端、所述第一凸起的末端、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以及第一动刀段的末端与y轴的距离分别为e、f、g和h,f和g为负数,e:f:g:h的绝对值为2~3:2~3:12~13:11.25。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板上还设有拨线组件,所述拨线组件包括叉针和滑块,所述叉针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面板上设有与所述滑块适配的滑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前后滑动,所述叉针用于分开面线和底线。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围边机,包括缝纫机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切线结构,所述缝纫机设置在所述面板的顶面上,所述固定刀组件、连杆组件和动刀均设置在所述面板的下方。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切线结构通过设置连杆组件,在推动连杆组件时,动刀随之运动勾住面线和底线,同时带动面线和底线往固定刀组件方向移动,从而使固定刀组件切割面线和底线,实现切割功能。

15、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围边机,通过直接将缝纫机构设置在面板顶面上,使用切线结构进行切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固定刀组件、连杆组件和动刀,所述固定刀组件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面板铰接,所述动刀与所述面板铰接,所述动刀与所述连杆组件铰接,所述面板在所述动刀上的铰接位置与所述连杆组件在所述动刀上的铰接位置间隔设置,所述动刀用于勾住面线和底线,带动面线和底线往所述固定刀组件方向移动,使所述固定刀组件与所述动刀咬合剪切面线和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刀组件包括固定刀主体和螺钉,所述螺钉穿过固定刀主体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刀组件还包括弹簧片、垫块和压片,所述固定刀主体设置在所述垫块与所述面板之间,所述弹簧片设置在所述压片与所述垫块之间,所述螺钉依次穿过压片、弹簧片、垫块和固定刀主体,所述螺钉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推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中部与所述面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刀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包括第一动刀段和第二动刀段,所述第一动刀段和第二动刀段相连续,所述第一动刀段和第二动刀段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小于90°的夹角,所述第一动刀段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刀段和第二动刀段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所述动刀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面板铰接,所述动刀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连杆组件铰接;所述第二动刀段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夹角之间,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用于勾住底线和面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设置为底部往顶部逐渐缩小的第一尖角和第二尖角,所述第一凸起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凸起的底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刀段上,所述第一尖角的角度范围为35°~38°,所述第二尖角的角度范围为31°~3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所述第一动刀段的长度延伸方向为x轴,所述第二动刀段的末端、所述第一凸起的末端、所述第二凸起的末端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与x轴的距离分别为a、b、c和d,d为负数,a:b:c:d的绝对值为21~22:16~17:14~15:1~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刀段的末端、所述第一凸起的末端、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以及第一动刀段的末端与y轴的距离分别为e、f、g和h,f和g为负数,e:f:g:h的绝对值为2~3:2~3:12~13:11.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还设有拨线组件,所述拨线组件包括叉针和滑块,所述叉针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面板上设有与所述滑块适配的滑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前后滑动,所述叉针用于分开面线和底线。

10.一种围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缝纫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切线结构,所述缝纫机设置在所述面板的顶面上,所述固定刀组件、连杆组件和动刀均设置在所述面板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缝纫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切线结构,包括面板、固定刀组件、连杆组件和动刀,固定刀组件设置在面板上,连杆组件与面板铰接,动刀与面板铰接,动刀与连杆组件铰接,面板在动刀上的铰接位置与连杆组件在动刀上的铰接位置间隔设置,动刀用于勾住面线和底线,带动面线和底线往固定刀组件方向移动,使固定刀组件与动刀咬合剪切面线和底线。本技术的切线结构设计简单,安装方便,割线效果好。此外,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该切线结构的围边机。

技术研发人员:廖勇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智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