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涂颗粒纤维涂层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40409发布日期:2023-10-06 07:0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厚涂颗粒纤维涂层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纺织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厚涂颗粒纤维涂层面料及面料。


背景技术:

1、随着“双碳”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人关注到资源回收再利用领域。废旧纺织品传统做法一般是将其焚烧或者填埋,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现在也有将废旧纺织品进行破碎后填充到鞋面印刷涂料中,但是这种布料中颗粒纤维与基布之间的接触面比较小,附着力差,颗粒纤维与基布比较容易脱落分离。

2、在如下文献中,还可以发现更多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关的信息:申请号为202221231629.3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颗粒纤维的布料,包括底层网布、印花层和颗粒纤维。所述底层网布具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设置有多条的条纹,相邻两条条纹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印花层设置在所述连接面上,所述条纹接触所述印花层。所述颗粒纤维掺杂在所述印花层中。

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4、颗粒纤维加入印花层后会导致印花层的表面凹凸不平,且树脂涂膜与布料接触面减小,附着力不足。而且因为所用方法是将镂空网版直接印在网布上,难以再施工多道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提高颗粒纤维涂层附着力的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表面凹凸不平导致附着力不够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厚涂颗粒纤维涂层,包括:

3、效果涂层,用于形成平滑的表面;

4、纤维颗粒层,设置于所述效果涂层上;所述纤维颗粒层包括预制浆和纤维颗粒,所述纤维颗粒分布于所述预制浆中;

5、热熔胶层,用于将所述纤维颗粒层热压复合于物体上。

6、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纤维颗粒外包裹蜡浆层。

7、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纤维颗粒的密度为0.8g/cm3,所述预制浆的密度为1.0g/cm3,所述蜡浆层的密度为1.2g/cm3。

8、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效果涂层为亮面效果涂层、珠光效果涂层或雾面效果涂层。

9、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亮面效果涂层采用油性聚氨酯浆料。

10、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热熔胶层采用水性热熔胶。

11、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纤维颗粒层的厚度为1-2mm。

12、在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厚涂颗粒纤维涂层面料,包括:

13、基布;

14、厚涂颗粒纤维涂层,设置于所述基布上;所述厚涂颗粒纤维涂层为第一方面所述的厚涂颗粒纤维涂层。

15、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效果涂层、纤维颗粒层和热熔胶层的配合,在本身回收纤维所具备的环保性的基础上,增加了表面的可加工性,外观效果增多;且效果涂层平整光滑,没有凹凸割手感。原本工艺在颗粒纤维干燥后,表面纤维突出,表面不平整,热熔胶层经热压贴合后,表面与玻璃面一样平整,且不破坏颗粒纤维的可视化效果,在不影响可视化效果的同时提高了附着力。

16、上述
技术实现要素:
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厚涂颗粒纤维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涂颗粒纤维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颗粒外包裹蜡浆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厚涂颗粒纤维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颗粒的密度为0.8g/cm3,所述预制浆的密度为1.0g/cm3,所述蜡浆层的密度为1.2g/cm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涂颗粒纤维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效果涂层为亮面效果涂层、珠光效果涂层或雾面效果涂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厚涂颗粒纤维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亮面效果涂层采用油性聚氨酯浆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涂颗粒纤维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层采用水性热熔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涂颗粒纤维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颗粒层的厚度为1-2mm。

8.一种厚涂颗粒纤维涂层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厚涂颗粒纤维涂层及面料,包括效果涂层、纤维颗粒层和热熔胶层。效果涂层用于形成平滑的表面。纤维颗粒层设置于所述效果涂层上。所述纤维颗粒层包括预制浆和纤维颗粒,所述纤维颗粒分布于所述预制浆中。热熔胶层用于将所述纤维颗粒层热压复合于物体上。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效果涂层、纤维颗粒层和热熔胶层的配合,在本身回收纤维所具备的环保性的基础上,增加了表面的可加工性,外观效果增多;且效果涂层平整光滑,没有凹凸割手感;提高了表面的平整性,表面与玻璃面一样平整,且不破坏颗粒纤维的可视化效果,在不影响可视化效果的同时提高了附着力。

技术研发人员:林鹏,刘猛,姜兴盛,陈冰冰,傅慧珊,黄雅竟,吴剑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莆田达凯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