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织机梭子移动轨道的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8697发布日期:2023-11-30 14:35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织机梭子移动轨道的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编织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圆织机梭子移动轨道的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1、圆织机是常见的一种编织设备,圆织机的经纱架上有许多纱锭,依据编织布幅宽和扁丝宽度,使用规定范围数量的经纱;经纱进入圆织机前,由经纱的棕框对经纱进行交叉开口,纬纱梭子在交叉开口中作圆周运动穿过经纱,编织成筒布。

2、目前国内外的圆织机的引纬机构采用推梭臂推动梭子沿底部圆形水平轨道做圆周运动,梭体上的梭轮和梭子后推轮都会对纱线造成不可避免的碾压;使得经丝被反复揉搓,产生起毛、劈丝等现象,导致强度降低,甚至导致经丝断裂的缺陷。

3、为解决经丝被碾压,强度被破坏问题,公告号为cn20688733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圆织机栅栏式梭子跑道及圆织机,包括上门圈和下门圈,上门圈与下门圈之间设有多个栅板,相邻的栅板之间形成用于穿过经丝的缝隙,栅板内设有用于支撑机梭的凹槽,凹槽上设有朝向主轴的开口,开口的高度小于凹槽的高度,栅板上位于开口上方设有上限位凸起、位于开口下方设有下限位凸起,凹槽的顶面低于上门圈的下表面,凹槽的底面高于下门圈的上表面,所有栅板内的凹槽形成用于机梭运动的轨道;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机梭与经丝的接触,在提高机梭运动速度的同时能够保证经丝的强度,避免经丝断丝;其虽然解决了经丝被碾压问题,但该技术方案中经丝是从相邻栅板之间缝隙穿入圆织机内,因两栅板之间缝隙一般较小,使得工人进行穿丝操作不便,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织机梭子移动轨道的限位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圆织机梭子移动轨道的限位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门圈和下门圈;所述上门圈和下门圈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梭子,所述上门圈和下门圈的外侧间隔设有若干能阻止梭子偏离中心的限位组件,所述梭子朝向限位组件的一端部连接有弧形滑板;

4、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架和分别安装于支架上下端部的上滚轮和下滚轮;

5、所述弧形滑板的上下端部分别滑动设置于上滚轮和下滚轮上,使梭子沿着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做圆周运动。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弧形滑板外侧面的上下两端相对倾斜设置有上滑行面和下滑行面,所述上滚轮在上滑行面上滚动,下滚轮在下滑行面上滚动。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滚轮与上滑行面相对的倾斜设置于支架上端,所述下滚轮与下滑行面相对的倾斜设置于支架下端。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弧形滑板外侧面的中部向内凹陷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支架的中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在导向滑槽内滚动。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的上端部、下端部、中部均设有安装孔,所述上滚轮、下滚轮和导向轮均通过安装柱安装于安装孔上。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所述上安装部安装于上门圈上,下安装部安装于下门圈上。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弧形滑板内侧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梭轮和下梭轮,所述上梭轮滚动设置于上门圈上,下梭轮滚动设置于下门圈上。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该圆织机的梭子通过弧形滑板滑动设置于限位组件的上滚轮和下滚轮上,使得相邻限位组件之间可以设置较大的间隙,也能使弧形滑板始终平稳地滑动于各限位组件的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使梭子沿着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做圆周运动,有效避免梭子在转动过程中出现离心情况而脱离轨道,实现圆织机的编织工作;而经丝从相邻限位组件之间的间隙穿入圆织机内,工人的穿丝操作更加便捷,缩短工人的穿丝时间,以提高圆织机的编织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圆织机梭子移动轨道的限位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门圈和下门圈,所述上门圈和下门圈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梭子;其特征是:所述上门圈和下门圈的外侧间隔设有若干能阻止梭子偏离中心的限位组件,所述梭子朝向限位组件的一端部连接有弧形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织机梭子移动轨道的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弧形滑板外侧面的上下两端相对倾斜设置有上滑行面和下滑行面,所述上滚轮在上滑行面上滚动,下滚轮在下滑行面上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织机梭子移动轨道的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滚轮与上滑行面相对的倾斜设置于支架上端,所述下滚轮与下滑行面相对的倾斜设置于支架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圆织机梭子移动轨道的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弧形滑板外侧面的中部向内凹陷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支架的中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在导向滑槽内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织机梭子移动轨道的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的上端部、下端部、中部均设有安装孔,所述上滚轮、下滚轮和导向轮均通过安装柱安装于安装孔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圆织机梭子移动轨道的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所述上安装部安装于上门圈上,下安装部安装于下门圈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织机梭子移动轨道的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弧形滑板内侧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梭轮和下梭轮,所述上梭轮滚动设置于上门圈上,下梭轮滚动设置于下门圈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织机梭子移动轨道的限位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门圈和下门圈;所述上门圈和下门圈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梭子,所述上门圈和下门圈的外侧间隔设有若干能阻止梭子偏离中心的限位组件,所述梭子朝向限位组件的一端部连接有弧形滑板;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架和分别安装于支架上下端部的上滚轮和下滚轮;所述弧形滑板的上下端部分别滑动设置于上滚轮和下滚轮上,使梭子沿着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做圆周运动;有效避免梭子在转动过程中出现离心情况而脱离轨道,实现圆织机的编织工作;而经丝从相邻限位组件之间的间隙穿入圆织机内,工人的穿丝操作更加便捷,缩短工人的穿丝时间,以提高圆织机的编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缪昌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恒宣塑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