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防水结构及其烘干风道和洗烘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9854发布日期:2024-02-22 20:5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道防水结构及其烘干风道和洗烘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道防水结构,特别是一种门中风道的挡水结构,以及采用该挡水结构的烘干风道及其洗烘一体机。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洗烘一体机为了防止洗涤时洗涤水或泡沫进入整个烘干风道内,进而造成烘干器件发生损坏,其烘干风道基本上均设置在盛衣筒的顶部,如已有的专利号为zl202220506887.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洗烘一体机》就公开一种烘干风道设置在设备顶部的结构;但是,由于洗烘一体机的顶部空间无法做大,烘干风道的流体空间较小、管道阻力较大,致使洗烘一体机的烘干风量较小,最终导致烘干时间长、烘干效率低,以及能耗高等问题。

2、为此,有如专利号为zl202121952991.5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家用设备》就公开了一种烘干风道位于壳体底部的结构,包括壳体组件、导流装置和换热组件,壳体组件内有第一容纳腔,换热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用于干燥气体,导流装置用于引导气体在所述壳体组件内流动和引导气体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外之间流动。该专利通过将导流装置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一端,用户仅从壳体组件的外观即可直接了解到导流组件的工作状态,使得导流装置的工作可视化,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对导流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变换。

3、然而,上述专利中的烘干路径同时经过了门体,在门体上设置导流组件以在烘干时实现风的内循环,但是,门体上风道并未设置有效的防水结构,这种烘干风道布置如果设备用于洗涤,则洗涤水或泡沫很容易从门体上开设的通风孔进入,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藏污纳垢,造成设备损坏,降低烘干效果,甚至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无法有效应用于现有的洗烘一体机设备。

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针对风道经过或者开设在门体上的结构,需要考虑到洗涤过程中的水或者泡沫会溅入门体风道内的问题,需要设计合理的用于门体风道的防水结构,以避免水或者泡沫进入整个烘干风道内,防止烘干器件发生损坏,保证洗烘一体机设备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无需开合装置的风道防水结构。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防水结构实现工作的烘干风道。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防水结构和烘干风道结构实现工作的洗烘一体机。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道防水结构,该风道防水结构设置于洗烘一体机的门中风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中风道包括有可与洗涤内筒相连通的入风口,该入风口上设置有可供风通过的第一挡水部件,所述门中风道在入风口一侧还设置有可与入风口连通的进风分支口,进风分支口上设置有可供风通过的第二挡水部件,所述进风分支口的最低处要低于所述门中风道的入风口下缘的最高处。

5、为了能够更好的防水和挡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挡水部件可以为洗烘一体机处于洗涤状态时关闭、而洗烘一体机处于烘干状态时打开的开合装置。

6、为了简化结构,作为另一优选,所述第一挡水部件为固定设置于入风口上且可供风通过的开孔板,相应地,所述门中风道的入风口下缘的最高处高于洗涤内筒的最高水位。此时,只要保证洗涤内筒的最高水位不超过门中风道的入风口下缘的最高处,即便有洗涤水进入到门中风道,也可以从进风分支口处回流到洗涤内筒中,可以起到有效排水和挡水的作用。

7、为了更好兼顾通风和挡水的功效,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挡水部件为开设有间隔布置的蜂窝孔的开孔板。蜂窝孔的设计既保证了风可以通过,又能够提高挡水部件的强度。

8、为了扩大进风量,作为优选,所述门中风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分支口。

9、为了方便制造和安装,简化结构,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分支口有一个且位于入风口的下方,该进风分支口上的第二挡水部件为开设有间隔布置的蜂窝孔的开孔板,并且,第一挡水部件与第二挡水部件连成一体。

10、作为另一优选,为了增大风量,所述进风分支口有两个且位于入风口的下方,两个进风分支口上下间隔布置,可以减少开孔面积,至少其中一个进风分支口的最低处要低于所述门中风道的入风口下缘的最高处。

11、作为优选,两个所述进风分支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挡水部件,每一所述第二挡水部件为具有间隔布置的蜂窝孔的开孔板。

1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烘干风道,其特征在于:该烘干风道包括有

13、外风道,设置于洗烘一体机的洗涤外桶的底部,该外风道的一端具有可与洗烘一体机的洗涤内筒相连通的第一风口;门中风道,设置于洗烘一体机的可开合的门体上且与所述外风道的另一端相连通,该门中风道具有可与洗涤内筒相连通的第二风口;

14、其中,所述外风道和门中风道依次相连且形成封闭的管路,所述外风道的第一风口为整个所述烘干风道的排风口,所述门中风道的第二风口为整个所述烘干风道的入风口;在所述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门中风道的第二风口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风道防水结构。

1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洗烘一体机,包括有机壳以及设置于机壳内的洗涤内筒和洗涤外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内还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烘干风道。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结构简单巧妙,在门中风道的入风口侧开设了进风分支口,可以有效增大进风量,提高烘干效率;而进风分支口的最低处要低于所述门中风道的入风口下缘的最高处的结构设计,又保证了从入风口进入的洗涤水可以从进风分支口的最低处流出,避免水进入到门中风道中,起到对门中风道的防水效果;门中风道的入风口和进风分支口上设置挡水部件,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保证风正常流通的前提下,防止洗涤水进入到风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风道防水结构,该风道防水结构设置于洗烘一体机的门中风道(13)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中风道(13)包括有可与洗涤内筒相连通的入风口,该入风口上设置有可供风通过的第一挡水部件(3),所述门中风道(13)在入风口一侧还设置有可与入风口连通的进风分支口(2),进风分支口(2)上设置有可供风通过的第二挡水部件(4),所述进风分支口(2)的最低处(21)要低于所述门中风道(13)的入风口下缘的最高处(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部件(3)为洗烘一体机处于洗涤状态时关闭、而洗烘一体机处于烘干状态时打开的开合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部件(3)为固定设置于入风口上且可供风通过的开孔板,相应地,所述门中风道(13)的入风口下缘的最高处高于洗涤内筒的最高水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部件(3)为开设有间隔布置的蜂窝孔的开孔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中风道(1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分支口(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分支口(2)有一个且位于入风口的下方,该进风分支口(2)上的第二挡水部件(4)为开设有间隔布置的蜂窝孔的开孔板,并且,第一挡水部件(3)与第二挡水部件(4)连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分支口(2)有两个且位于入风口的下方,两个进风分支口(2)上下间隔布置,至少其中一个进风分支口(2)的最低处要低于所述门中风道(13)的入风口下缘的最高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风分支口(2)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挡水部件(4),每一所述第二挡水部件(4)为具有间隔布置的蜂窝孔的开孔板。

9.一种烘干风道,其特征在于:该烘干风道包括有

10.一种洗烘一体机,包括有机壳以及设置于机壳内的洗涤内筒和洗涤外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内还设置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干风道。


技术总结
一种风道防水结构及其烘干风道和洗烘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中风道包括有可与洗涤内筒相连通的入风口,该入风口上设置有可供风通过的第一挡水部件,门中风道在入风口一侧还设置有可与入风口连通的进风分支口,进风分支口上设置有可供风通过的第二挡水部件,进风分支口的最低处要低于门中风道的入风口下缘的最高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结构简单巧妙,在门中风道的入风口侧开设了进风分支口,可以有效增大进风量,提高烘干效率;而进风分支口的最低处要低于所述门中风道的入风口下缘的最高处的结构设计,又保证了从入风口进入的洗涤水可以从进风分支口的最低处流出,避免水进入到门中风道中,起到对门中风道的防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夏登枫,倪治明,黄仁忠,孙季一,张旭东,郑军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