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盘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24093发布日期:2024-02-20 20:0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盘带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卧式盘带机,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卧式盘带机。


背景技术:

1、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的带状织物,其品种繁多,广泛应用于服饰、鞋材、军需等产业部门,织带在生产出来之后需要将其盘起来进行收集,比较常见的便是卧式盘带机;现有技术中,卧式盘带机采用转盘与突出其顶部的轴芯将织带卡住,然后经过旋转将织带带动并盘起来,其上料和切料均利用气缸实现了无人工参与的自动化,但切料过程中,现有技术中有些设备采用的高温切除法,这种方式容易造成织带切面的不平整,且在进行切料时需要停止织带的转动收集,使折叠中的织带出现松动现象;因此,本申请将改变装置的切料方式,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盘带机,具有切面平整、防止上料松动和进料稳定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盘带机,包括工作台、固定架、工作组件、织带,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压紧组件和切料组件;

3、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压柱,所述压柱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压筒,所述压柱呈“v”形走向设计,所述气缸二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顶部的前侧;

4、所述切料组件包括容纳筒,所述容纳筒的前后两端分别活动套接有伸缩柱一和伸缩柱二,所述伸缩柱二的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切刀,所述伸缩柱二的内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二,所述伸缩柱二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柱一朝向织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触板,且伸缩柱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一,所述伸缩柱一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拉簧,所述容纳筒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顶部的右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组件包括转筒和气缸一,所述转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转筒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动力组件,所述转筒的内部卡合套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与气缸一的伸缩端挤压接触,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气缸一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顶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织带绕接于工作组件的外表面,所述织带的绕接转动方向为顺时针。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缸二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气缸二对称分布在工作台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架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压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架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筒的形状为圆锥筒形,所述压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压筒对称分布在压柱外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压筒外表面的底部呈水平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筒靠近压柱中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安装在压柱的外表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刀的水平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切刀的外侧尖端部分可与织带的上料部分接触,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容纳筒和挤压块二弹性连接,且弹簧被压缩设置在容纳筒内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挤压块一和容纳筒弹性连接,所述接触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圆弧过渡角。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以切料组件加装于工作台的顶部,其部与转盘固定连接,通过接触板与逐渐扩大的织带接触,并被动带动伸缩柱一、挤压块一朝容纳筒的内部移动,通过拉伸拉簧提供回弹力一,在织带的直径值扩大至即将到位并可以出料时,通过挤压块一推动挤压块二、伸缩柱二并带动切刀向后移动,使切刀的尖端部分与织带的进料部分,使高速运动的织带被切刀瞬间切除,且切面保持平整,同时,弹簧被挤压块二挤压产生的回弹力二可带动切刀复位,而回弹力一则反向作用于挤压块一、伸缩柱一和接触板,使切除后的织带能够收紧,防止发生松动。

14、2、压紧组件主要由左右两组气缸二提供动力,在织带进料并在工作组件的转动下形成初步盘式叠加状态时,通过气缸二带动压柱和压筒向下移动,使得压筒的外表面与织带挤压接触,通过将压筒设置成锥筒状,使其较细一端朝向压柱的中部,在织带进行转动时,利用压筒和织带之间因挤压而产生的摩擦力带动压筒同步转动,从而弥补织带转动时内外圈线速度的不同,使装置对织带的磨损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卧式盘带机,包括工作台(1)、固定架(2)、工作组件(3)、织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压紧组件(5)和切料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盘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组件(3)包括转筒(31)和气缸一(35),所述转筒(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32),所述转盘(32)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33),所述转筒(31)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动力组件(34),所述转筒(31)的内部卡合套设有连接柱(36),所述连接柱(36)的底端与气缸一(35)的伸缩端挤压接触,所述连接柱(36)的顶部开设有卡槽(37),所述气缸一(35)固定安装在固定架(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盘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4)绕接于工作组件(3)的外表面,所述织带(4)的绕接转动方向为顺时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盘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二(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气缸二(51)对称分布在工作台(1)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架(52)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压柱(5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架(5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盘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筒(54)的形状为圆锥筒形,所述压筒(5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压筒(54)对称分布在压柱(53)外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压筒(54)外表面的底部呈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式盘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筒(54)靠近压柱(53)中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5),所述限位环(55)固定安装在压柱(53)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盘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63)的水平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切刀(63)的外侧尖端部分可与织带(4)的上料部分接触,所述弹簧(69)的两端分别与容纳筒(61)和挤压块二(68)弹性连接,且弹簧(69)被压缩设置在容纳筒(61)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盘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66)的两端分别与挤压块一(65)和容纳筒(61)弹性连接,所述接触板(6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圆弧过渡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卧式盘带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种卧式盘带机,包括工作台、固定架、工作组件、织带,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压紧组件和切料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压柱,所述压柱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压筒,所述压柱呈“V”形走向设计。本技术通过挤压块一推动挤压块二、伸缩柱二并带动切刀向后移动,使切刀的尖端部分与织带的进料部分,使高速运动的织带被切刀瞬间切除,且切面保持平整,同时,弹簧被挤压块二挤压产生的回弹力二可带动切刀复位,而回弹力一则反向作用于挤压块一、伸缩柱一和接触板,使切除后的织带能够收紧,防止发生松动。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源通织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