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移动的服装缝制平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0733发布日期:2024-02-20 20:1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移动的服装缝制平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服装缝制平车领域,具体是一种方便移动的服装缝制平车。


背景技术:

1、平缝缝纫机主要是用一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

2、公开号为cn21699880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缝制的肩缝电脑平车,通过循环件与缝制的服装同步滑动,避免肩部缝制移动时的错位,使电脑平车的缝制更为顺畅,降低加工难度,通过转动螺杆调节首连接架和循环件的倾斜角度,通过连接轴块调节循环件的弯曲程度,适应肩部的曲面,方便观察肩部的曲面缝制,降低新手肩部缝制的上手学习难度,但是对比专利中的服装生产缝制的肩缝电脑平车在使用时,如果将两张布料缝制在一起,则需要人工将两张布料叠加在一起,并且一直用手进行导向,这样会增加人力成本,并且人工用手对布料进行移动导向,难以保证布料移动的稳定,可能会影响缝制的精准性,且如果利用一般的夹片对布料进行定位,夹片与布料会产生一定的摩擦,阻力较大,可能难以让布料平滑地进行移动,容易影响缝制的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方便移动的服装缝制平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对比专利中的服装生产缝制的肩缝电脑平车在使用时,如果将两张布料缝制在一起,则需要人工将两张布料叠加在一起,并且一直用手进行导向,这样会增加人力成本,并且人工用手对布料进行移动导向,难以保证布料移动的稳定,可能会影响缝制的精准性,且如果利用一般的夹片对布料进行定位,夹片与布料会产生一定的摩擦,阻力较大,可能难以让布料平滑地进行移动,容易影响缝制的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便移动的服装缝制平车。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服装缝制平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制平车本体、移动支撑机构、缝制机构和布料移动导向机构;所述移动支撑机构位于缝制平车本体的下端,所述缝制机构位于缝制平车本体的上端,所述布料移动导向机构位于缝制机构的外端;

3、所述布料移动导向机构包括阻尼转轴一、连接片一、阻尼轴二、连接片二、压片一、压片二、上槽、下槽、上滚珠、下滚珠、连接轴、上磁吸片和下磁吸片,所述连接片一转动连接在阻尼转轴一的外端,所述连接片二转动连接在阻尼轴二的外端,所述压片一固定连接在连接片一的右端,所述压片二固定连接在连接片二的左端,所述连接片二位于连接片一的上端,所述上槽开设在连接片一、连接片二的上端,所述下槽开设在压片一、压片二的下端,所述上滚珠滚动连接在上槽的内部,所述下滚珠滚动连接在下槽的内部,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在上槽、下槽的内壁,所述连接轴与上滚珠、下滚珠转动连接,所述上磁吸片固定连接在连接片二的下端,所述下磁吸片固定连接在连接片一的上端,所述上磁吸片与下磁吸片异极相对设置。

4、优选地,所述移动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支撑腿、移动滚轮、伺服电机一、往复丝杆一、往复丝杆二,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缝制平车本体的下端,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下端,所述移动滚轮固定连接在支撑腿的下端,所述伺服电机一装配在支撑板的左端,所述往复丝杆一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一传动端的右端,所述往复丝杆二固定连接在往复丝杆一的右端,所述往复丝杆一、往复丝杆二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5、优选地,所述移动支撑机构还包括丝杆螺母一、丝杆螺母二、支撑座、连接块、连杆和吸盘,所述丝杆螺母一活动连接在往复丝杆一的外端,所述丝杆螺母一与往复丝杆一向适配,所述丝杆螺母二活动连接在往复丝杆二的外端,所述丝杆螺母二与往复丝杆二相适配。

6、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位于缝制平车本体的下方,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上端,所述连接块呈对称分布,所述连杆转动连接在连接块的上端。

7、优选地,所述连杆与丝杆螺母一、丝杆螺母二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呈对称分布,所述吸盘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下端,所述吸盘的数量为若干,所述吸盘呈等距排布。

8、优选地,所述缝制机构包括机台、机头、压脚和缝制针,所述机台铰接在缝制平车本体的上端,所述机头固定连接在机台的上端,所述压脚通过螺栓连接在机头的下端,所述缝制针通过螺栓连接在机头的下端。

9、优选地,所述阻尼转轴一固定连接在机台上端的右侧,所述阻尼轴二固定连接在机台上端的左侧。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布料移动导向机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如果需要对两张不一样的布料进行缝制,则将一张布料的边缘放置在压片一与连接片一的缝隙中,利用具有弹性的压片一对布料进行限位,将另一张布料的边缘放置在连接片一、压片二的缝隙中,利用具有弹性的压片二对另一张布料进行限位,从而可以将两张布料的边缘叠放在一起,不需要人工将两张布料的边缘叠加在一起,的功能,解决了对比专利中的服装生产缝制的肩缝电脑平车在使用时,如果将两张布料缝制在一起,则需要人工将两张布料叠加在一起,并且一直用手进行导向,这样会增加人力成本,并且人工用手对布料进行移动导向,难以保证布料移动的稳定,可能会影响缝制的精准性的问题,不仅节省了人工,而且利用两个压片对布料限位还能让缝制的线路更加精准、稳定;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布料移动导向机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设置了上滚珠、下滚珠,在布料缝制过程中,电脑控制平车缝制,布料在缝制时会进行滑动,上滚珠、下滚珠可以减小连接片一、连接片二、压片一、压片二对布料造成的摩擦,减小阻力,从而可以让布料在移动时更加顺滑,更加方便布料进行移动的功能,解决了如果利用一般的夹片对布料进行定位,夹片与布料会产生一定的摩擦,阻力较大,可能难以让布料平滑地进行移动,容易影响缝制的效果的问题,保证了布料缝制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移动的服装缝制平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制平车本体(1)、移动支撑机构(2)、缝制机构(3)和布料移动导向机构(4);所述移动支撑机构(2)位于缝制平车本体(1)的下端,所述缝制机构(3)位于缝制平车本体(1)的上端,所述布料移动导向机构(4)位于缝制机构(3)的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服装缝制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板(201)、支撑腿(202)、移动滚轮(203)、伺服电机一(204)、往复丝杆一(205)、往复丝杆二(206),所述支撑板(201)固定连接在缝制平车本体(1)的下端,所述支撑腿(202)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01)的下端,所述移动滚轮(203)固定连接在支撑腿(202)的下端,所述伺服电机一(204)装配在支撑板(201)的左端,所述往复丝杆一(205)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一(204)传动端的右端,所述往复丝杆二(206)固定连接在往复丝杆一(205)的右端,所述往复丝杆一(205)、往复丝杆二(206)与支撑板(20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服装缝制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机构(2)还包括丝杆螺母一(207)、丝杆螺母二(208)、支撑座(209)、连接块(210)、连杆(211)和吸盘(212),所述丝杆螺母一(207)活动连接在往复丝杆一(205)的外端,所述丝杆螺母一(207)与往复丝杆一(205)相适配,所述丝杆螺母二(208)活动连接在往复丝杆二(206)的外端,所述丝杆螺母二(208)与往复丝杆二(206)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服装缝制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09)位于缝制平车本体(1)的下方,所述连接块(210)固定连接在支撑座(209)的上端,所述连接块(210)呈对称分布,所述连杆(211)转动连接在连接块(210)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服装缝制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11)与丝杆螺母一(207)、丝杆螺母二(208)转动连接,所述连杆(211)呈对称分布,所述吸盘(212)固定连接在支撑座(209)的下端,所述吸盘(212)的数量为若干,所述吸盘(212)呈等距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服装缝制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制机构(3)包括机台(301)、机头(302)、压脚(303)和缝制针(304),所述机台(301)铰接在缝制平车本体(1)的上端,所述机头(302)固定连接在机台(301)的上端,所述压脚(303)通过螺栓连接在机头(302)的下端,所述缝制针(304)通过螺栓连接在机头(302)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服装缝制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转轴一(401)固定连接在机台(301)上端的右侧,所述阻尼轴二(403)固定连接在机台(301)上端的左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服装缝制平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方便移动的服装缝制平车,包括缝制平车本体、移动支撑机构、缝制机构和布料移动导向机构;所述移动支撑机构位于缝制平车本体的下端,所述缝制机构位于缝制平车本体的上端,所述布料移动导向机构位于缝制平车本体的上端;通过布料移动导向机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将一张布料的边缘放置在压片一与连接片一的缝隙中,利用具有弹性的压片一对布料进行限位,将另一张布料的边缘放置在连接片一、压片二的缝隙中,利用具有弹性的压片二对另一张布料进行限位,从而可以将两张布料的边缘叠放在一起,不需要人工将两张布料的边缘叠加在一起的功能,并且能让缝制的线路更加精准、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陆光宏,柳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滨县卿衫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