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变径渔线自动化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0530发布日期:2024-03-12 19:2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织变径渔线自动化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变径渔线加工,具体是一种编织变径渔线自动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1、钓线是指垂钓活动中,用于连接钓钩及各种小配件的丝、线或细绳。钓线的型号指钓线的粗细,是有标示的。其标示的是钓线横剖面的直径,但是因为其位数太长,于是统一采用了号数制,数字越大的表示越粗,数字越小的表示越细,一般从0.2号一直到30号,共有29种尺寸。变径渔线作为渔线的一种,一般长度有2.2米、2.7米、3.6米、4.5米等,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将渔线连续拉伸成型为粗段-变径段-细段-变径段-粗段依次相接而的、线径不等的直线。

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710653141.7的一种氟碳变径渔线的牵伸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牵伸辊组,机架上还设有用于调节压辊压力的压力调节机构。本发明通过设加热辊与牵伸辊,通过压辊将将要变径的渔线压紧在加热辊和牵伸辊上,得到牵伸成型距离,实现对应变径牵伸,以确保变径渔线的粗段和细段不在同一时间段得到牵伸,设置对应的牵伸速度和时间,很好地解决了氟碳变径渔线的成型问题,还提高变径渔线的产品质量,实现了高精度的变径要求,但是,现有变径渔线生产技术采用热熔拉丝的方式,存在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人工成本高的缺点,而且无法实现自动变径编织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变径渔线自动化生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变径渔线生产技术采用热熔拉丝的方式,存在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人工成本高的缺点,而且无法实现自动变径编织功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变径渔线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侧安装有限位支座,所述限位支座上侧中部通过第一转轴旋转设有圆盘,所述圆盘外侧的滑槽内滑动设有锭杆,所述限位支座内部开设有临时轨道,且锭杆下端可滑动设置在临时轨道内,所述机座上侧安装有上机架,所述上机架中部安装有断线机构,所述上机架顶部安装有绕线轴,所述绕线轴内插设有收卷辊,所述绕线轴一端安装有限位机构。

3、进一步的,所述锭杆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且锭杆采用跑马锭杆。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下端通过第一齿轮组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机座内下侧。

5、进一步的,所述绕线轴一端通过第二齿轮组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上机架内顶部。

6、进一步的,所述断线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机架内部的横向支板,所述横向支板上侧通过第二转轴安装有熔断切刀,所述第二转轴下端通过第三齿轮组传动连接有第三电机,上机架外侧安装有plc控制柜。

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机架上端一侧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通过轴承座旋转设有限位压板,限位压板与绕线轴一端水平卡设。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的编织机圆盘进行改造,对称设置多组对称临时轨道,用于锭杆的进入圆盘或退出圆盘,通过拉伸机构控制锭杆的进入或退出,从而实现编织股数的增加或者减少,而且能够减少人工,提升编织变径线的效率,稳定产品的质量。且结构简单,在原有基础上即可实现改动。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机架中部安装有断线机构,断线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机架内部的横向支板,横向支板上侧通过第二转轴安装有熔断切刀,第二转轴下端通过第三齿轮组传动连接有第三电机,使得通过第三电机驱动第二转轴旋转调节,从而便于通过熔断切刀进行切断丝线处理,便于减少编织股数。

11、3、本实用新型通过绕线轴一端安装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机架上端一侧的液压缸,液压缸一端通过轴承座旋转设有限位压板,限位压板与绕线轴一端水平卡设,使得通过液压缸驱动限位压板水平移动调节与绕线轴一端水平卡设,能够将插设在绕线轴外侧的收卷辊一端进行限位处理,而且便于对收卷辊进行拆装处理,上下料辊方便快捷。



技术特征:

1.一种编织变径渔线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侧安装有限位支座(2),所述限位支座(2)上侧中部通过第一转轴(5)旋转设有圆盘(3),所述圆盘(3)外侧的滑槽(21)内滑动设有锭杆(17),所述限位支座(2)内部开设有临时轨道(20),且锭杆(17)下端可滑动设置在临时轨道(20)内,所述机座(1)上侧安装有上机架(4),所述上机架(4)中部安装有断线机构,所述上机架(4)顶部安装有绕线轴(19),所述绕线轴(19)内插设有收卷辊(13),所述绕线轴(19)一端安装有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变径渔线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锭杆(17)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且锭杆(17)采用跑马锭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变径渔线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5)下端通过第一齿轮组(6)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7),且第一电机(7)固定安装在机座(1)内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变径渔线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19)一端通过第二齿轮组(14)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15),且第二电机(15)固定安装在上机架(4)内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变径渔线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线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机架(4)内部的横向支板(8),所述横向支板(8)上侧通过第二转轴(9)安装有熔断切刀(10),所述第二转轴(9)下端通过第三齿轮组(11)传动连接有第三电机(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变径渔线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机架(4)上端一侧的液压缸(22),所述液压缸(22)一端通过轴承座旋转设有限位压板(18),限位压板(18)与绕线轴(19)一端水平卡设。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织变径渔线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机座,机座上侧设有限位支座,限位支座上侧通过第一转轴旋转设有圆盘,圆盘外侧的滑槽内滑动设有锭杆,限位支座内部开设有临时轨道,且锭杆下端滑动设在临时轨道内,机座上侧设有上机架,上机架中部设有断线机构,上机架顶部设有绕线轴,绕线轴内插设有收卷辊,绕线轴一端安装有限位机构,本技术通过对现有的编织机圆盘进行改造,对称设置多组对称临时轨道,用于锭杆的进入圆盘或退出圆盘,通过拉伸机构控制锭杆的进入或退出,从而实现编织股数的增加或者减少,而且能够减少人工,提升编织变径线的效率,稳定产品的质量。且结构简单,在原有基础上即可实现改动。

技术研发人员:仲静,郭子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富司达钓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