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和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1833发布日期:2024-03-25 18:45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和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衣物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和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1、衣物处理设备中的换热器可以与气流换热,使得气流可以用于烘干衣物。换热器的冷媒管内的冷媒状态是存在相变的剧烈变化状态,冷媒状态的变化除了伴随有内能的变化还会伴随着的体积变化,相关技术中,如果通过整体增加冷媒管的内径来适应冷媒的体积变化,这会导致换热器的体积增大以及成本增高;如果为了减少成本和体积,整体减小冷媒管的内径,这样又牺牲了性能,增加了能耗。需要说明的是,本部分所描述的方案是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并不通过包括在本部分中而被现有技术承认,除非本申请另有说明,否则本部分所描述的方案对于本申请而言并不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换热器和衣物处理设备,能够兼顾成本和能耗。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用于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4、至少一路冷媒管,所述冷媒管的首端和尾端其中一个为冷媒入口,所述冷媒管的首端和尾端其中另一个为冷媒出口,所述冷媒管至少两个位置处的直径不同。

5、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媒管的数量为多路,至少两路所述冷媒管连通或者分立。

6、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分流接头,所述分流接头包括两个分流流道,两个所述分流流道分别连通一路所述冷媒管,两个所述分流流道连通或者分立。

7、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接头为多个,所述分流接头的两个所述分流流道连通,至少两路所述冷媒管的首端和尾端均通过一个所述分流接头连通。

8、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接头为至少一个,所述分流接头的两个所述分流流道分立并交叉,所述冷媒管包括多节连续管路;

9、所述分流接头的其中一个分流流道连通其中一路所述冷媒管的两节连续管路,以形成连续通道;所述分流接头的其中另一个分流流道连通其中另一路所述冷媒管的两节连续管路,以形成连续通道。

10、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媒管的各节连续管路的直径不同。

11、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沿左右方向被分为多个换热区,所述冷媒管包括多节连续管路,多节所述连续管路沿左右方向设置,同一个所述换热区的连续管路的直径相同,不同所述换热区的连续管路的直径不同。

12、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媒管的数量为多路,所述换热器包括分流接头,所述分流接头包括两个分流流道,两个所述分流流道连通或者分立,至少两路所述冷媒管的连续管路通过所述分流接头连通。

13、一实施例中,所述连续管路包括多个直管和多个两口接头,所述两口接头包括两个接口,所述两口接头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所述连续管路的两个直管以形成所述连续管路。

14、一实施例中,所述直管沿前后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换热区内的多个所述直管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形成直管组,多个所述直管组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

15、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接头的两个所述分流流道分立并交叉,所述冷媒管沿左右方向相邻的两节连续管路在上下方向错位布置;

16、所述分流接头的其中一个分流流道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冷媒管沿左右方向相邻的两节连续管路,以形成连续通道;所述分流接头的其中另一个分流流道连通其中另一个所述冷媒管沿左右方向相邻的两节连续管路,以形成连续通道。

17、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为蒸发器,所述冷媒管的冷媒出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冷媒管的冷媒入口的直径。

18、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沿左右方向被分为多个换热区,所述冷媒管包括多节连续管路,多节所述连续管路沿左右方向设置,同一个所述换热区的连续管路的直径相同,多个所述换热区的连续管路的直径沿流动方向变大。

19、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为冷凝器,所述冷媒管的冷媒出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冷媒管的冷媒入口的直径。

20、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沿左右方向被分为多个换热区,所述冷媒管包括多节连续管路,多节所述连续管路沿左右方向设置,同一个所述换热区的连续管路的直径相同,多个所述换热区的连续管路的直径沿流动方向减小。

21、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输入管、第一多通连接件、第二多通连接件和输出管,各路所述冷媒管的冷媒入口通过所述第一多通连接件连通所述输入管,各路所述冷媒管的冷媒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多通连接件连通所述输出管。

22、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媒管的长度不大于8m。

23、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换热器。

2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换热器和衣物处理设备,通过在冷媒管的首端和尾端中的一个设置为冷媒入口,在冷媒管的首端和尾端中的另一个设置为冷媒出口,这样,冷媒可以从冷媒入口进入冷媒管内并沿冷媒管的延伸方向流动,然后从冷媒出口流出。在冷媒沿冷媒管流动的过程中,待换热气流流经冷媒管外部并通过冷媒管的管壁与冷媒换热,冷媒与待换热气流换热过程中,冷媒会在全气态、气液混合态和全液态中的至少两个相态之间变化,冷媒管至少两个位置处的直径不同,当冷媒发生相态变化时,通过不同的直径大小适应不同的冷媒相态,这样可以兼顾成本和能耗。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器,用于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的数量为多路,至少两路所述冷媒管连通或者分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分流接头,所述分流接头包括两个分流流道,两个所述分流流道分别连通一路所述冷媒管,两个所述分流流道连通或者分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接头为多个,所述分流接头的两个所述分流流道连通,至少两路所述冷媒管的首端和尾端均通过一个所述分流接头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接头为至少一个,所述分流接头的两个所述分流流道分立并交叉,所述冷媒管包括多节连续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的各节连续管路的直径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沿左右方向被分为多个换热区,所述冷媒管包括多节连续管路,多节所述连续管路沿左右方向设置,同一个所述换热区的连续管路的直径相同,不同所述换热区的连续管路的直径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的数量为多路,所述换热器包括分流接头,所述分流接头包括两个分流流道,两个所述分流流道连通或者分立,至少两路所述冷媒管的连续管路通过所述分流接头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管路包括多个直管和多个两口接头,所述两口接头包括两个接口,所述两口接头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所述连续管路的两个直管以形成所述连续管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沿前后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换热区内的多个所述直管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形成直管组,多个所述直管组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接头的两个所述分流流道分立并交叉,所述冷媒管沿左右方向相邻的两节连续管路在上下方向错位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蒸发器,所述冷媒管的冷媒出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冷媒管的冷媒入口的直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沿左右方向被分为多个换热区,所述冷媒管包括多节连续管路,多节所述连续管路沿左右方向设置,同一个所述换热区的连续管路的直径相同,多个所述换热区的连续管路的直径沿流动方向变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冷凝器,所述冷媒管的冷媒出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冷媒管的冷媒入口的直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沿左右方向被分为多个换热区,所述冷媒管包括多节连续管路,多节所述连续管路沿左右方向设置,同一个所述换热区的连续管路的直径相同,多个所述换热区的连续管路的直径沿流动方向减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输入管、第一多通连接件、第二多通连接件和输出管,各路所述冷媒管的冷媒入口通过所述第一多通连接件连通所述输入管,各路所述冷媒管的冷媒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多通连接件连通所述输出管。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的长度不大于8m。

18.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中任意一项所述换热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和衣物处理设备,换热器包括至少一路冷媒管,冷媒管的首端和尾端其中一个为冷媒入口,冷媒管的首端和尾端其中另一个为冷媒出口,冷媒管至少两个位置处的直径不同。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和衣物处理设备,能够兼顾成本和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任玉妹,陈煜,牟秋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美芝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