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纤维绒面人工皮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84002发布日期:2024-03-01 12:4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细纤维绒面人工皮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后处理,尤其涉及一种超细纤维绒面人工皮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超细纤维人造革由于具有柔软、耐磨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家具、生物医用材料、鞋服等。但其易滋生细菌且抗菌性能差的缺点使得超纤革的应用范围受限,尤其是应用在公共场所中的人造革制品。超纤革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微生物,而且超纤革制备过程中添加的各种功能性助剂和人体在使用过程中所残留的汗液、皮脂等物质都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营养物质,从而促进了细菌的繁殖生长。这些细菌则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预料的损害,而且会降低超纤革的各项性能甚至丧失使用价值。

2、随着科技的发展,多种抗菌物质(有机、无机以及天然类)被引入超纤革中以提高其抗菌性能,但是,随着抗菌产品种类与数量的不断增加,微生物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强。因此,研究新型具有可再生抗菌功能的超细纤维绒面人造皮革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细纤维绒面人工皮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超细纤维绒面人造皮革具有高效、持久稳定以及可再生抗菌性能。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细纤维绒面人工皮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将超细纤维绒面人造皮革半成品在抗菌整理液中第一含浸处理后,进行热处理,得到抗菌皮革;

5、将所述抗菌皮革在氯化整理液中第二含浸处理后,进行热干燥处理,得到超细纤维绒面人工皮革;

6、所述抗菌整理液的组分包括多元醇类环状卤胺化合物前驱体、封闭型异氰酸酯、水溶性扩链剂、催化剂和水;

7、所述多元醇类环状卤胺化合物前驱体具有式1所示结构:

8、 式1。

9、优选的,所述多元醇类环状卤胺化合物前驱体在抗菌整理液中的浓度为2~20g/l。

10、优选的,所述封闭型异氰酸酯为ipdi、hdi和tdi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封闭型异氰酸酯在抗菌整理液中的浓度为5~20g/l。

11、优选的,所述水溶性扩链剂为1,4-丁二醇、1,5-戊二醇和2,3-丁二醇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水溶性扩链剂在抗菌整理液中的浓度为5~20g/l。

12、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锡和异辛酸铋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催化剂的质量为封闭型异氰酸酯和水溶性扩链剂质量的0.1wt%。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含浸处理的温度为30~50℃,时间为5~20min;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130~150℃,处理时间为1~3min。

14、优选的,所述氯化整理液为次氯酸钠水溶液,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的ph值为7.0;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0wt%。

15、优选的,所述第二含浸处理的温度为30~50℃,时间为0.5~1h;所述热干燥处理的温度为40~60℃,处理时间为0.5~1h。

16、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超细纤维绒面人工皮革,包括超细纤维绒面人造皮革基层以及负载于所述超细纤维绒面人造皮革基层上的抗菌涂层。

17、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超细纤维绒面人工皮革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细纤维绒面人工皮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多元醇类环状卤胺化合物前驱体作为聚氨酯扩链剂在纤维表面交联处理,多元醇类环状卤胺化合物前驱体经过氯化处理后含有卤素,作为抗菌功能组分,具备优异的杀菌性能,而且卤胺化合物不仅作为多元醇组分与封闭型异氰酸酯、扩链剂在超细纤维表面聚合成型,而且由于相似相溶原理所形成的卤胺基聚氨酯可以在聚氨酯表面成膜,并结合卤胺的羟基官能团与人造皮革半成品基布水性聚氨酯反应以增强固着效果,在超细纤维绒面人造皮革表面形成牢固的抗菌涂层,从而制得具有高效、持久稳定以及可再生抗菌性能的超细纤维绒面人造皮革成品。



技术特征:

1.一种超细纤维绒面人工皮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环状卤胺化合物前驱体在抗菌整理液中的浓度为2~2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型异氰酸酯为ipdi、hdi和tdi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封闭型异氰酸酯在抗菌整理液中的浓度为5~2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扩链剂为1,4-丁二醇、1,5-戊二醇和2,3-丁二醇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水溶性扩链剂在抗菌整理液中的浓度为5~20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锡和异辛酸铋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催化剂的质量为封闭型异氰酸酯和水溶性扩链剂质量的0.1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含浸处理的温度为30~50℃,时间为5~20min;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130~150℃,处理时间为1~3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整理液为次氯酸钠水溶液,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的ph值为7.0;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0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含浸处理的温度为30~50℃,时间为0.5~1h;所述热干燥处理的温度为40~60℃,处理时间为0.5~1h。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超细纤维绒面人工皮革,其特征在于,包括超细纤维绒面人造皮革基层以及负载于所述超细纤维绒面人造皮革基层上的抗菌涂层。

10.权利要求9所述超细纤维绒面人工皮革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细纤维绒面人工皮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纺织品后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多元醇类环状卤胺化合物前驱体作为聚氨酯扩链剂在纤维表面交联处理,多元醇类环状卤胺化合物前驱体经过氯化处理,使得卤胺化合物含有卤素,作为抗菌功能组分,具备优异的杀菌性能,卤胺化合物不仅作为多元醇组分与封闭型异氰酸酯、扩链剂在超细纤维表面聚合成型,而且由于相似相溶原理所形成的卤胺基聚氨酯可以在含浸水性聚氨酯表面成膜,并结合卤胺的羟基官能团与人造皮革半成品基布水性聚氨酯反应以增强固着效果,在超细纤维绒面人造皮革表面形成牢固的抗菌涂层,从而制得具有高效、持久稳定以及可再生抗菌性能的超细纤维绒面人造皮革成品。

技术研发人员:钱能,钱国春,潘能宇,董爱学,欧阳裕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梅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