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机红外光电子控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62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布机红外光电子控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织布机用的电子控制的设备,又涉及机械和电子方面的技术。我国及第三世界国家的织布机绝大多数都是老式机械控制的有梭织机,该机织造质量差;性能比较落后,因此所织出布的横挡织庇;稀密路和布机轧梭现象都是当前织机的老大难问题。国外新型织机虽然能解决上述问题,但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不允许将老机全部更新为80年代的新机型。为提高经济效益,织机的改造势在必行。
目前已有几种电子护经设备在纺织厂应用,其中在功能上最完全,性能比较好并在较多厂试用的如上棉21厂所用机型,该机在技术应用上还存在着某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制动器易溅上机油,使制动角变大不能正常运行;各运动部件之主要间隙随曲轴之不同心或窜动而变化其大小,影响制动性能,有时会撞坏传感器,机件分散安装,给拆卸维护带来很多困难。该机主要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有剖面线的为该机之机构,无剖面线者为原布机机件)P为固定在布机槽轮上之塑料圆盘,M为固定在P上的永磁钢块,N为由Q架固定在机罩上的传感器塑料盘,塑料盘上面固定有凸出的电磁传感器E、M与E之间有一个间隙,老布机一般曲轴不正,有时有纵向窜动,在槽轮旋转时,机上之机构分散,在大平车(拆机修理)时,给机修工带来很多困难,给清除工作带来困难,外观杂乱,容易撞坏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机型之缺点,提供一种性能比较完备,工作状态稳定的,专门适用于1511和1515型布机的控制装置。
一、在机械结构方面为了便于理解其装机的相互位置并与现有机型相对照,用图2示出其装机示意图,(有剖面线的机件为本机装于布机上之机件)(20)为整体之机罩,制动器固定件⑧用防油轴承固定在制动器座②上,动件也固定在制动器座②上,②用键固定在曲轴(19)上,定件⑧又用浮动叉(22)叉架在机架螺丝(24)上,此设计方案有效的解决了老机曲轴不同心和軸向窜动的问题;在设计上因制动器各部分间隙都是固定的,不论曲轴如何摆动变化,也不会影响既定值,所有曲轴产生的变化由浮动叉(22)来抵消。由图2可见,加到铜瓦(21)上之机油不会通过双面密封防油轴承流到制动器磨擦面上,因此制动角不变,停机位置是固定的,装机不用对老机作任何加工,固定螺丝(24)可安装在原机孔上。集中设计的优点由图2可一目了然。
为了详细说明设计的结构,对图3进行解释,制动磨擦动片④用螺栓⑩及压环③装在座②上,使成为一个转动的整体,用键固定在曲轴(19)上,由制动器定件⑧、⑤、⑦组成固定体,用双面防油轴承(18)与座②联结,(17)为制动线包,(15)、(14)分别为用铆钉固定的托片及制动片。当制动信号发出时,动片④与固定件以50kgM以上的力矩制动,在不足一秒的时间内,动片④由于消磁之反向力及弹簧①的合力而复位,因此可以保证制动间隙固定在0.5mm左右。光传感器(13)及其支架(11)固定在制动器定件⑧上,(16)为螺母⑨的止退垫圈,全部结构用罩(20)罩住,以防尘、防撞。
二、红外光信号的时位布机曲轴位于操作者对面时为后心位,以后心A为0°(参看图4)90°为上心B,180°为前心C,270°为下心D,以上是布机的理论位置。以左手机为例,旋转方向为反时针,本设计的时位比理论位置要超前一个角度,是为了将传感器都定位在制动器的上半圆附近,给安装、调整、维修带来很大方便。因此将光孔L及传感器
前移30~60°(其中以45°为最佳),制动器动片④的缺口和
前移90~120°(其中以105°为最佳),由此制动器的实际后心
、上心
、前心
、下心
、都是超前理论位置45°的。以后都按实际位置分析。
为梭道中间的电磁传感器,由梭子上所装之磁钢块感应出0信号。布机每转一周各传感器在其各自的位置上由光孔L产生出各自的0信号,所有信号都输入到逻辑电路中。各传感器的位置如图4各点,

在时间上早一点。以上所述光传感也可用触点式传感器代替。
三、集成电路板电路及原理采用cmos门电路组成单块电路板,以下分别列出电路的10项功能原理1、开机状态。(如图5)在正常供电情况下,揿下KG(开机)揿钮,0信号输入K1,则K1保持1信号输出,供给K3。此时,若传感器
在缺口处(机器位于后心时),H5输出1,则K3输出0,K4输出1,P-2为1时,电机正转运行。K5输出0延时供给K2复位,使K1输出为0,等待下次的开机信号。当总输出门K6输入全为1时,K6输出为0,并保持在此状态正常运行。
总门K6一旦有一路输入为0时,使K4输出变为0,则立即停机。
2、倒转状态。(如图5)若机器停在前心,即光孔L在
左右。(参看图4)
为1,此时揿下HA(后心)揿钮,A点为0,H1出1,H2三个入端全为1故H2输出0,H3输出1,P-1为1时电机反转。H4三个输入端为1,H4输出0,P-1锁死在1上。当反转到
在缺口时,
输出0,则H2输出1,H4输出1,P-1由1变为0,电机由反转而停止。此时,布机正停在后心位置上(即光孔L在45°的位置上)。
光孔在后心
时,揿HA无效(因
为0)。
3、打一梭。(如图5)揿下ys(一梭钮),经d2等于同时揿开机KG钮,则马达正转。同时,y1输入0,y2出1,y3有一输入端为1,而且锁住。布机由后心
开始正转。光孔L经
时,W2输入0而输出1,使y3的两个入端全为1,则y3出0,输入到总门K6,使正转停止。当布机在
时马达断电,经45°之制动角正常停于后心
处,完成一梭的功能。
在y3输出0时,经延时输入y2,于是y1、y2复位,以备下次打一梭。
d1、d2将ys、KG、HA联起来,即揿KG时等于同时揿HA,电机的正反转取决于
处于何电位,当光孔L在后心
为0则正转;而当光孔L在上心
、或前心

为1,电机反转。同理,按ys时,当光孔L在后心
时可打一梭,而当光孔L在上心
或前心
时,则反转到后心
,直到
变为0时反转停止。
之0信号经0.5秒时延,使H5出1,此时又可正转打一梭。也就是光孔不在后心,而揿下KG(开机)钮时,首先布机倒转到后心
,停0.5秒以后再自动正向运转,保证了定位于后心开机,使每次投梭力量足够。
4、点动功能。(如图5)揿下点动DD,则D1输出0,D4输入1,D2输出0,D3输出1,所以D4两个输入端全为1,故D4输出0到K4,使K4输出1、电机正转。当手抬起DD断开,则D1输出0,使总门K6一端输入0而停机。若点动之钮按着不放开,则正转延续直到
变为0,D2输出1,D3输出0,D4输出1、K4输出0,马达停转。若此时再揿点动也无效。只有揿HA后心钮倒机以后,DD才又开始起作用。即点动不许超过
是为D2,D3复位设计的。
5、关机功能。(如图6)在正转开机时,揿下关机GG钮,G1输出1到G3。等光孔转到
时,
变为0,G4输出1,G3两个输入端全是1,则G3输出0到K6的一端,使马达断电,所以停在上心
处。
6、经线断停。(如图6)若经线断,微动开关GT通地,T1输出1,供给T3,再等
有0信号时T3的两个输入端全为1,则T3输出0,停机于上心
。同时,T1之信号送至R,控制红灯亮、显示经线断。
7、纬线断停。(如图5)开机时,如纬线断,使微动开关WT动作,有1信号输入W1,故供给y1的为0信号,使y3一端有1输入,再等
变为0时W2输出1,则y3输出0,使停机于后心
。同时WT之1信号送至W以控制黄灯亮、显示纬线断。
8、护经停功能。在投梭力正常时
之信号总是先于
之信号到来。一旦投梭力不够或梭子飞行慢时,

来得晚了,就会停机。
(如图6)
先有0信号,S1输出1,
为1,S2输出0,当

变为0时,S3输出1,S4输出1,S5输出0,S6输出1,正常开机。若梭子飞行慢了,
仍为1,S1输出0,S2输出1,电路自锁。当
变为0时S3输出1,则S4有两个输入端为1。此时,S4输出0,S5输出1,S6输出0,停机。同时,S5之1信号送至G以控制绿停亮、显示梭子不正常。其中

之补充,即当
有故障不起作用时,由
代替
的作用。同样,

的补充,以保证动作正确无误。
9、制动及关断电路(如图7)P-1为反转信号,P-2为正转信号,经d3、d4组成的2输入端或门,只要停机(不管正停或反停)C点就有一个0信号。P1、P2组成单稳电路,使B点有延续0.1秒的0信号发生,使BG1截止,BG2导通,经d7触发3CT1,高压大电容C2经制动线包EO放电,达到制动的目的。
P2的输出经P3反相,给P4输入一个负跳沿而触发P4、P5之单稳电路,在P5输出持续0.5秒的0信号通过P6反相使J3动作,而关断可控硅3CT1。
在C2放电的同时,G点电压下降,使BG3截止,则3CT2上有一触发电压,使3CT2导通。将20V之交流电反相加于3CT1之E点,使3CT1关断。为了关断3CT1起到万无一失的目的,设计了两路关断的方案。
10、事故断电护经电路。布机在运转中忽然停电,会造成卡梭现象。(如图7)J4在运行时给C3充足的12V电,一旦事故断电时,C3经3CT1触发极放电,而触发3CT1,使C2放电达到自动制动,避免卡梭的现象产生。
四、双向可控硅拖动电路(如图8)0.8KW的布机电机的反正转是由4套双向可控硅控制,由图5来的正反信号P-1,P-2控制J1或J2的导通。380V交流电由电阻1.1KΩ压降,经继电器接点直接控制双向可控硅之触发极。保护用0.47μ/360V电容串接300Ω电阻,再并接在可控硅上。J1、J2本身组成联锁保护电路。
由于采用双向可控硅,取消了电磁开关,其总耗电量为10W左右,在停机时电机是不耗电的,总的来看,采用了红外光电子控制比不采用还要省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1、本机为定间隙设计,适于老机改造不受老机大轴之不同心或窜动之影响。
2、本机有完善之防油溅设计,制动角不会变化,保证定位停定位动。
3、制动角为45°消除卡梭现象,现有技术为75°~90°有的90°~110°都不能完善的解决卡梭现象,国外比加诺织机为60°,未加控制的老机在720°~1080°左右。
4、红外线信号源干扰最少信号准确,可达到集中设计互不影响。
5、集中设计,所有机件集中在一个机罩之下,成为一个整体,装机时不用在老机上加工,便于装拆给布机平车带来方便,便于清整工作,外表美观。
6、双向可控硅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是全电子设计,无触点无火花干扰;无烧蚀;体积小;寿命长。由此电控箱已缩小到350×170×150之小箱之中,在密集的布机排列之中固定是很有利的。
本机有以下功能1、布机操作按钮化,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非熟练工可以操作;操作错误不起作用。
2、消除卡梭现象,制动角为45°。
3、达到定位开车,定位停车。
4、可选择有利的停机位置便于操作。
5、经纬线断自停。
6、停机原因显示。
7、有事故停电,或突然断电自动制动功能避免卡梭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布机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制动器动件、制动器固定件、传感器等,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用键固定在曲轴上的制动器座,制动器 动片用螺栓、压环及弹簧固定在制动器座上(与制动器座可有0.5mm的动量,制动器固定件用防油轴承固定在制动器座上,同时又用浮动叉叉架在机架螺栓上使其不能转动,传感器固定在制动器固定件上,由此成为定间隙的一个整体装置。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布机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采用红外线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布机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位置的布置超前于理论位置一定角度即光孔L及传感器K1、K2、K3、K4前移30°~60°其中以45°为最佳,制动器动件摩擦片的缺口和K5前移90°~120°其中以105°为最佳。
专利摘要
布机红外光电子控制机,它是加在老型有梭织机(I5II或I5I5型)上的一种电子机械控制设备,可把老型机改为具有先进的电子控制性能,达到80年代新型织机的水平,可以消除卡梭,减少稀密路横挡织疵,提高织机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本机采用红外信号源,集中一体设计,各转动部位之间隙为定值,有完善的防油污电磁制动器。有定位停动、护经、按钮操作等主要功能。
文档编号D03D51/18GK86200211SQ86200211
公开日1987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86年1月20日
发明者何晓 申请人:何晓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