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半纱罗组织制造地毯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873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半纱罗组织制造地毯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用半纱罗组织制造地毯的一种方法,其中,纱头,尤其是绒经被剪切并至少结在一根经纱上,且每根打结的纱头被带入经纱区,进入接结而打结是由一个接结夹纱器把纱绕在前述的经纱区的至少第一根经纱上,本发明还涉及有关用此方法生产的设备。
此方法和设备是在大家所知的欧洲专利申请号NO0098245中公开的。按此方法,从纱线退绕装置出来的绒经被带入经纱前方,详细地讲是指网眼粗布,在此区域内将进行接结。纱通过针传递并由接结夹纱器绕着两根经纱打结。
已知的专利方法和设备缺点是所要求的有关全套机器其运动机构复杂,使机器价格昂贵并需经常维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其中机器不太复杂。
按本发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接结前,第一根经纱和与所说的第一根经纱相邻的第二根经纱向纱线位移,第一根和第二根经纱拉向两侧,纱线围绕第一与第二根经纱后合并,所指的接结夹纱器被带入第一与第二根经纱之间且接结夹纱器夹住纱线的末端,然后经纱被带回原位置,此时接结夹纱器发生位移并拉出纱头打结,然后,纱结带向最近的一根纬纱。两根经纱位移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其方法不复杂并且也采用简单方法进行接结。由于所述的第一根和第二根经纱位移是相对于其它经纱而言,并分别拉向两侧,这样可使接结夹纱器在二根经纱间通过。在此方法中,采用一个或同类机器可打出几种结头如吉奥德结(Ghiordes)和森纳洁(Sehna)。接结是使纱线绕在二个经纱上后并纱,用接结夹纱器抓住纱线末端并拉出纱头后带入纬纱处而完成打结。这简单运动仅使用简单的装置并且能达到高的生产速度。
为了形成吉奥德结(Ghiordos),按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由接结夹纱器以闭口线圈形式围绕第一根和第二根经纱进行打结。
为了形成森纳洁(Sehna),按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结夹纱器以闭合口线圈形式围绕上述第一根经纱,以开口线圈形式绕上述第二根经纱合并。
按本发明一个最佳实施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纬纱按锯齿波或正弦波引入二根经纱之间。此方法采用引纬很简单。
按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位移部件,用来至少使第一根经纱和与第一根相邻的第二根经纱移向所述的纱线,所述并纱部件是使纱线围绕所述的第一根和第二根经纱。所说的接结夹纱器是安装在经纱同一侧,所述的纱线头位于传动部件上,并由接结夹纱器带入第一与第二根经纱之间。
按本发明第一个设备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并纱部件包括一个杠杆装置,它至少围绕一个轴线旋转,能使纱线快速和可靠进行合并动作。
按本发明第二个设备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并纱元件包括两个带有两个缺口的推舌。按此方法可得到简单的机构。
按本发明第三个设备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并纱部件是固定在第一园盘上并产生回转运动,因园盘旋转使织机达到高速接结。
按本发明第四个设备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每一杠杆带有一个夹持弹簧用来夹纱和握持纱头,按此方法可使纱线呈正确的直线状。
按本发明第五个设备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接结装置包括至少一对钩子用来夹持和将第一与第二经纱拉向两侧。这对钩子的作用完全是适用于夹持和将经纱拉向两侧。它们是简单和可靠的结构部件。
更可取的,本发明的设备包括一个第二圆盘,它带有一条边,并至少有一个窗孔而夹纱元件握住窗孔附近的纱线。为了窗孔每次能靠近并纱部件前侧,上述并纱元件安装在一个第二园盘内,并由第二园盘带动旋转;此方法即使用单一并纱部件也可达到相当高的工作效率。
现在用图解法将本发明描述更详细些,并按本发明方法和装置说明实施例。它将阐明本发明不局限于图示的例子。


图1详细表示一个在同一平面内用土耳其结或吉奥德结与经纱相结;
图2表示二个平面内,用土耳其结或吉奥德结与经纱相结;
图3表示在同一平面内用森纳结与经纱相结;
图4表示按本发明中一个装置举例说明的图解,此装置提供了一个第一园盘并带有几个并纱部件;
图5表示一个锥形配纱器的详图;
图6表示用锥形配纱器喂入绒经;
图7表示一个接结装置的详图和一个纱线喂给第二圆盘;
图8表示第二圆盘盘边的局部图;
图9表示并纱部件第一个实施例图;
图10表示图9并纱部件处于并纱的位置;
图11表示并纱部件第二个实施例。
图12和13表示并纱部件第三个实施例;
图14和15表示并纱部件第四个实施例;
图16至图25为按本发明表示接结方法的不同步骤;
图26和27表示在经纱之间引入纬纱的普通的方式。
在不同的图中,相同或相似部件给以相同的标号。
用半纱罗法生产地毯,有几种纱线接结方法,尤其是绕在一根或多根经纱上的绒经。这些纱可采用丝、毛、棉、金丝、银丝或其它矿物纤维或合成纤维纺成的单根或合股纱线。图1、2所示的土耳其结和吉奥德结常常用于接结纱线。吉奥德结其特性在于纱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图1)或不同平面(图2),按闭口线圈环绕相邻的经纱1和经纱2合并。相反波斯结或森纳结(图2)其特点在于纱线以闭口线圈绕在第一根经纱并以开口线圈绕在第二根经纱2上并纱。第一根和第二根经纱可位于同一平面或二个不同平面内。按本发明此方法可用吉奥德结,其效果与森纳结一样好。
图4为用透视方法表示本发明的设备。本装置包含一个配纱器3,其作用与一个带有打印杆的打印机类似。配纱器带有一系列空管,它以等距离方式排列在圆锥面上,圆锥面是按圆周半径为RA和RB,位于二个相隔一定距离的垂直平面(a、b)内。每一个管子的出口最好是稍带弧形使纱线定位好,在下文可知更详。
每根管子内装着一根指定色的纱5。一方面,每一根管子通过采用复曲面孔6,装在与XX′轴线正交的支撑板上,另一方面通过铰接一个叉7而位于活塞9或电磁铁的杆8一端。控制活塞或电磁铁9位于平面6b内与X-X′轴线垂直,并相对于B点即b面和XX′相交点呈径向设置。
活塞9或电磁铁的控制可用人工或(半)自动形式。在“系统前端”装置内,其控制可由计算机程序实施。
为了把指定的色纱带入XX′轴线,使相应的活塞式电磁铁动作。叉7的径向运动,使其运动终了时,管子4出口端位于XX′轴线上。在图5和图6的实施例中,导向管4刚性地安装在活塞9的杆8端部上。导向管的另一端联接于塑料管上,此塑料管用于供纱。塑料管可方便地跟随活塞9的杆8运动,每个活塞9与XX′轴线斜交。按后一实施例,活塞设在与轴线XX′对称并具有顶点B的圆锥表面上。
当导纱管低于XX′轴线时,色纱用这样方法带入导纱管,即纱头10从导纱管自由端伸出一定距离并足以被夹纱器握住。夹纱器是并纱部件11(图4)的一部分,由安装在杠杆14和15上的两个弹12和13组成的,杠杆14和15安装在第一圆盘16上,该盘围绕ZZ′轴线转动。可清楚看到为了把纱线带入并纱机构,夹纱器可由一个传统的,带有两臂的夹纱器握持色纱。
图7表示另一实施例,并纱部件17以LL′为轴线安装在第二圆盘18上方。第二圆盘带有一盘边20,至少有一个,最好是几个窗孔19。如图8所示,为边盘的部分剖面图。这边盘向上延伸并至少遮盖并纱部件17的一部分,并纱部件17位于此区域但不固装在第二圆盘上并不随第二圆盘转动。在每一窗孔中心两侧,位于第二圆盘的边盘上的弹簧12和13组成了二个夹纱件。当第二圆盘转动把纱线带入一对经纱前面时,窗孔允许前面的并纱器17通过一次。第二圆盘18一端如同第一圆盘16一样安装在一个轴上并与马达相连驱动圆盘进入回转。
为了切断纱线21,通常指的是绒经,按本发明装置包括一个切纱部件22(图7)安装在配纱器出口处。举例来说,切纱部件包含一个刀片,纱线被夹纱器握持后刀片打向冲击点23。冲击点23是属圆盘16或18的组成部分。此种切纱部件使用时,使同一平面内纱线以单根绒经排列在圆盘的圆周上,以这样方式来提高接结的规律性。图7的例中,每次切断纱线时,圆盘转动,转动角度为β。在转动期间,夹纱器夹紧选用的纱端并握住。待回转一角度β后,切纱部件作用并切断纱线,然后纱线被夹纱件12和13握持。图4例子中第一圆盘每转动一个角度β和纱切断后,纱线由弹簧12和13握持,弹簧12和13是每个活动并纱部件整体的一部分。另一实施例中,例举的切纱部件是由一对剪刀组成的。
图9表示按本发明的并纱部件第一个实施例,如上所述此部件包括一个夹纱弹簧12和13,安装在杠杆14和15上。夹纱弹簧最好安装在杠杆端上的凹槽内。例中弹簧12是左旋弹簧,弹簧13是右旋弹簧,杠杆14和15分别由杆24和25与板26相连。这些杠杆中心分别位于27和28。在并纱作用期间(图10),板26沿YY′轴线向前进入XX′轴线方向。杆24和25给予杠杆14和15一个力,并使它们绕轴线27和28,并合纱线21由弹簧握持。实际上是按U型围绕在经纱1和2上,即按此法纱头将结合成一个。在此并纱作用中,杠杆位移是为了使夹纱弹簧离开圆盘16的圆周边,相互连结是为了把纱头带入所需位置,板26运动是由活塞或电磁铁控制(在图中没有显示)。
当用第二圆盘18(图7)时,夹纱部件的前部穿过窗孔并抓住纱头然后并纱。此动作后,夹纱件前端退出使圆盘转动并提供另一窗孔然后作用另一纱线。
图11表示按本发明的并纱部件第二个实施例。在此机构中,并纱部件包括二个推舌并由板26和杆29和30作用。杆29和30分别与推舌31和32相连,每个推舌带有缺口33、34,呈U形或V形或二者结合形。纱线位于缺口,实际上与板26平行。在并纱过程中,板按纱头方向向前使位于缺口之间的纱线按U形合并以使纱相互结合,缺口保持纱线定位正确并防止相结。
图12和13表示一个并纱部件第三个实施例的机构,这里杠杆35和36绕轴线37和38转动。上述杠杆有一个类似手的作用,它们推动纱并使纱呈U形并合。
图14和15表示并纱部件第四个实施例,此杠杆外形呈凸轮39、40状。杠杆并纱作用是由一个叉43作用于滚珠轴承41、42端完成的,而打开是由与二个转轴同心的回火弹簧起作用。
为了得到纱线不同长度,这里有不同方法。第一或第二圆盘16、18分别由另一同直径圆盘代替但并纱部件和窗孔不同,在此情况下,圆盘的回转角将发生变动。另外圆盘的回转角和用纱数保持常数,在此情况下,替代的圆盘直径随纱线减短而减小,随纱线增长而加大。
为了使接结纱绕两根经纱,按本发明装置包含一个位移部件,使第一根经纱和第二根经纱向纱线21移动。具体说明如图16示,位移部件是由活塞44组成并在经纱表面范围内发生位移,活塞头44推动二根相邻经纱1和经纱2朝向纱线21接结。经纱另一侧不是安装活塞(图17)而装有一对钩子45、46。这些钩子安装在马达47、48上,最好用电动或气动马达使钩子产生摆动夹住纱线并移动边侧的二根经纱,经纱由活塞推向前。钩子的正下方,相对于经纱而言,位于同一侧有接结夹纱器49并装在运动件上(图中没有显示),把接结夹纱器带入经纱之间,经纱由钩子钩入并使接结夹纱器相对于钩子进行往复运动。
为了用吉奥德结接结纱线,可按本发明方法使用,绒经选定是通过运动着的活塞来选定导纱管中的包纱。活塞按这样方法使导纱管位移,即纱线从导纱管中伸出并被并纱部件夹纱器夹住。在具体机构中,并纱部件位于第一圆盘16上,圆盘运动并转动一个角度(β),结果将拉出导纱管中的纱头。然后纱头由夹纱弹簧12和13作用并夹住。当圆盘转动一角度β时,回转结束并由切纱部件22作用使选定的色纱21切断。第二圆盘18夹住纱线并带动并纱部件前曲的窗孔一起转动。
当纱线被切断时,被带到经纱前侧环绕并打结。本例中是由圆盘16转动来实现的。当纱线21位于经纱1和2前面时(图16和17),在摆动钩45、46一侧,活塞44进入动作。活塞头44向选定的经纱1和2运动并一起向纱线方向运动即向摆动钩45和46运动如图18所示。然后摆动钩(图19)作用于二根相邻经纱上,目的是使经纱向前运动期间起捕纱作用。钩子的运动是由马达47和48上的二个相对的微型联轴器作用引起的。每个钩子都有各自的摆动轴,当钩子拉经纱时,摆动轴自动地推向经纱侧。如图20所示,钩子简单地把经纱推向一侧,使接结夹纱器在选定的两根经纱间通过。
两根经纱1和2完成向纱线21位移后,后者实际上按U形并纱。因在前面已陈述,板26推向纱头侧,杠杆轴各自围绕轴心转动。纱头如图10所示按U形绕在两根经纱上。
图21和22表示接结夹纱器49为了夹住两个按U形并合的纱头在二根经纱间向上运动。当接结夹纱器49夹住纱线二个头时,钩子45和46回到原始位置,即打开位置,如图22所示,使经纱释放。接结夹纱器向下(图24)后,带着已成形但没有拉紧的结头拉向底部。图24也表示当钩子释放经纱时,活塞44的头端45也退出,然后完全释放经纱。此刻,原位于二经纱间的接结夹纱器脱开并继续向下运动。在向下运动期间,结头渐渐被拉紧。当接结夹纱器运动到达最底部,图25所示,结头作用于已有的纬纱52上并完全靠紧。纱线接结循环结束,接结器将向上运动来夹住其他纱线并作重复接结动作。
为了制造一个完整的地毯,方法是按位移一点一点进行接结,每次按预定的距离,活塞、接头夹住器、钩子甚至并纱部件平行于经纱面,以上都是对每个结头来说的。
为了打森纳结,可采用类似方法,不管怎样,纱线在第一根经纱按闭口线圈形式绕纱,而在第二根经纱按开口线圈围绕并合。
图26和图27依次表示通过纬纱的第一与第二的实施例图。在二排结头间通常有一根、二根甚至三根纬纱。通常用人工逐根引入这些纬纱,从没采用机械化。所有的情况下,纬纱长度至少要大大超过地毯的宽度。手工操作是很慢的。按本发明方法,纬纱按波浪形引入的目的是使纬纱长度超过地毯宽度。图26、27所举的例子,纬纱50和51分别按锯齿波和正弦波引入。纬向的边饰允许使用纬纱并很容易。
权利要求
1.一种用半纱罗组织制造地毯的方法,其中,纱线一般地指绒经纱,被切断并绕在至少一根经纱上,每根接结纱线带向经纱区并将进行接结,然后用接结夹纱器在所述的区域内围绕至少为一根经纱进行接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线打结前,第一根经纱和与第一根经纱相邻的第二根经纱向纱线位移,然后第一根和第二根经纱拉向两侧,纱线围绕第一和第二根经纱并合,然后接结夹纱器被带入第一与第二根经纱间,纱线二端由接结夹纱器夹住,此后经纱被带回原处而接结夹纱器位移,纱结拉出并带向最靠近的纬纱。
2.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方法,特征在于,为了采用吉奥德结,所述纱线由接结夹纱器作用围绕第一和第二经纱打闭合式的结。
3.如权利要求2的一种方法,特征在于纱线实际上按U形围绕经纱并合,在此之前是由接结夹纱器夹住。
4.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形成森纳结,纱线由接结夹纱器作用以闭口线圈形式围绕第一经纱和以开口线圈形式围绕第二经纱合并。
5.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方法,在二根经纱之间至少有一根纬纱引入,其特征在于二根经纱间纬纱以锯齿形引入。
6.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方法,在二根经纱之间,至少有一根纬纱引入,其特征在于二根经纱间的纬纱以正弦波形引入。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被带入并在第一和第二经纱附近处切断。
8.一种用半纱罗组织制造地毯的设备,包括一个位于切纱部件上方的配纱器,切断部件是用做切纱的,通常是指绒经,接结装置与切纱部件相连并包括一个接结夹纱器,用来夹住纱线的两端,接结每根纱至少是围绕第一根经纱进行而并纱至少是围绕第二根经纱进行,接结装置包括一个纱头并纱部件,特征在于此机构包括一个位移部件,它至少将第一根经纱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根经纱移向纱线,并纱部件是用于将纱线围绕第一和第二根经纱并合,接结夹纱器安装在经纱和所说纱线同侧,接结夹纱器位于输送部件上并带到第一与第二根经纱之间。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并纱部件包括一个杠杆装置用来绕至少一根轴线旋转。
10.按权利要求8的设备,特征在于并纱部件包括两个带有两个缺口的推舌。
11.按权利要求8的设备,特征在于并纱部件包括两个凸轮,每个凸轮围绕一轴线旋转。
12.按权利要求8到11任意一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并纱部件安装在第一圆盘上,并作回转运动。
13.按权利要求12的设备,特征在于圆盘至少包括二个并纱部件,它们位于圆盘同一侧和同一平面上。
14.按权利要求9或11的设备,特征在于每个杠杆带有夹紧弹簧用于夹住和握紧纱线。
15.按权利要求8至14中任意一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配纱器包含预定数量的活塞,每一活塞带有一杆与导纱管相连用于引出纱线。
16.按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切纱部件包括一个切刀并沿第一圆盘的圆周边缘安装。
17.按权利要求8至16中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移部件包括一个活塞,其头部的作用是推动至少一根经纱,活塞安装在与并纱部件相对的经纱侧。
18.按权利要求8至17中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结装置至少包括一对钩子,用于捕纱并把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根经纱拉向一侧。
19.按权利要求8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盘边的第二圆盘,盘边上至少有一个窗孔,而用于握持纱线的夹纱元件靠近所述窗孔,夹纱元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二圆盘的圆周内,第二圆盘作回转运动并每次使窗孔靠近所述并纱部件的前面。
20.按权利要求8设备中使用的并纱部件,其特征在于实质上纱线按U形围绕第一和第二根经纱而并纱。
21.按权利要求12、13或14的设备中使用的圆盘,其特征在于使其进入回转传动。
全文摘要
一种用半纱罗组织制造地毯的方法和设备,其中绒经纱至少围绕一根经纱打结,每一根纱是由一个接结夹纱器围绕至少一个经纱打结而成。纱线接结前,将纱线切断且第一根经纱和与第一根经纱相邻的第二根经纱移向纱线,且第一根经纱与第二根经纱各自拉向一侧,然后纱线围绕第一和第二根经纱而并纱,接结夹纱器带入第一和第二根经纱间并夹住纱线的二端,当接结夹纱器打结并将中带向纬纱时,经纱被带回原位。
文档编号D04G3/04GK1047712SQ90102769
公开日1990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12日
发明者皮埃尔·弗朗西斯·欧内斯特 申请人:埃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